精彩演讲的三种技巧

如何完成一篇精彩的演讲?演讲时谈自己真实的感情,情动而辞发,最能激起听众的共鸣。

因为,只谈经历,听众会说你在讲故事——不够深刻;

只谈感受,听众会觉得味同爵蜡——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所以,演讲中最好是要既讲故事经历又谈理解感受。

这样你说,我们才愿意听。

演讲不要总是拿权威来压听众。

请想想,谁喜欢演讲者一张口就从亚里士多德谈到康德,一会谈孔子一会讲梁启超,从字辞经史雅到仁义礼智信?

要从浅层的阅读需求入手,比如刺激休闲、娱乐花边新闻等等。

大家都喜欢听花边新闻,网上一大堆要多少有多少。

当然,若只谈这些听众会以为你肤浅。

所以,最能考验演讲者水平的是,能否从最肤浅的事中发掘深邃隽永的道理,从浅层的阅读需求进入到深层的阅读需求。

  • “讲得好吗?”

  • “好”

  • “说来听听”

  • “忘了”

  • ……

讲得好可惜听众不能记住,有什么用?

作为演讲者,听众记不得你的话完全是你的责任。

那么,怎么样让听众记住呢?

讲演里面有三种技巧:

一、学会比喻

古人曰,君子善譬。

成功的演讲者都善用比喻来说明问题和道理。

例如,我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非常善用比喻,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关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时,提到美国人总是抱怨的贸易是逆差,其实是他们不愿卖给我们高技术,而只愿卖给我们大豆和加利福尼亚的柑橘,因为他们认为卖给我们高技术,我们将会用于军用。

接下来他就用了一个比喻,实际上,很难说得清楚什么叫军用,什么叫民用。

比如说这杯茶,我和董主任喝了就是民用,那要是当兵的喝了就是军用,说得清楚吗,这个比喻就很有说服力。

二、善用换算

换算是加速人们理解的一种方式,原本是数学概念,指把一种单位的数量折合成另一种单位的数量,如把斤和两换算成千克。

在这里,指我们在讲话过程中,把不太容易理解的事理用听众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理来说明,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

比如电视剧《成吉思汗》中的一段对白,着急赶路的信使问驿站的马夫,新都离这里还有多远。

马夫回答说:“不远,当这匹马跑出汗的时候就到了。”

这就是一种换算,信使问的是距离,马夫回答的却是一种现象,通过这种换算,马背上长大的信使很清楚地知道了距离的远近。

三、使用交替

广播电视等传媒通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规律,人的关注力分为:重复关注、视觉关注、参与关注、概括关注、关联关注和创新关注,其中视觉关注,又称视听注意力,在5到7分钟时是一个段落。

7分钟是人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人就走神,运用这个原理看新闻节目主持人,通常语言表述一两分钟,就穿插一个画面,然后再说几句或几分钟又插入一个画面,语言和画面不断交替,吸引观众的关注力和注意力。

又如,很多人都爱看美国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星际迷航》,细心人会发现。

无论钢铁侠、蜘蛛侠和美国队长战斗的场面多么激烈,开始前后五分钟左右,通常会切入商场、宴会、做饭、拥抱、接吻、母爱,草地街道,公园等平和而温柔的场面,再过五分钟左右,又切入很激烈的鏖战打斗场面,强烈的音乐,盘旋地直升飞机,炸弹爆炸、枪械扫射。

人们四散奔逃、激烈与平和、残忍与温柔、速度与激情、强与弱、动与静、明与暗不断交替出现,紧紧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讲演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说,我们愿意听。你整个演讲的内容,不能充斥得过多、过杂、过乱,要不然听众是承受不了的。讲演的主线一定要单一明晓,让语言和画面交替更嬗,保证脉络的清晰和交错的精彩,牢牢地攥住听众刁钻而散漫的眼球。

四、小结

不过,也别太被西方人骗了。

一方面要借鉴学习,我们承认西方研究演讲和沟通在语言表达上比中国更成体系。但是另一方面,整合优化、取长补短,我们对比较一下东西方的电影,语言交流的方式差异,着实很大。

具体表现在,西方人更加注重体式语:摇头、摊手、耸肩,几乎充斥整个语言表达过程。

在我们日常演讲中体势语绝对需要,但是也不能太多,水多漂木,观众会觉得眼花缭乱,华而不实。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看来中国人更欣赏正式、端庄、厚重的表达方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