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心态好于城市居民?

中科院心理所日前发表了《2007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报告称,我国居民心理和谐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谐程度要高于城市和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落后于农村和城市居民,处于最低的水平,心理和谐程度最差;东部地区总体状况低于中西部地区。

这个报告遭遇网民“恶攻”和质问,尤其对“农民工心态好于城市居民”这一条,从受众反应看“总体上处于不可接受水平”。专项研究结论和大众经验感受往往不同,这种情况本来完全正常。但由于以往许多专家昧心发言罔顾常识、常理,如今的公众,对来自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信息产生了戒心,特别是对看上去貌似“正面新闻”同时又不符合个人直感的信息,一旦入眼则当即起而攻之。其实,每个成熟的专业都有超出常规群体的特定优势,只要遵循了科学精神与科学规则,它的技术性信息就该受到重视,而不应轻率地对其一概抹杀。

“心理和谐状况研究”中,“农民工心态好于城市居民”这一说法是真是假呢?以我对心理科学以及社会人群的了解,我可以确认:这并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蓄意误导出来的;同时还要说,这其中有真有假。

“心理和谐”这个词,流行历史并不悠久。它是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政治家提出的,本应该视为政治术语,不应被直接当作一个规范的心理学术语。起码,它还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术语。

政治家提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家紧跟着注释、服务政治,尽管这种彰显中国心理学界“苟且”和无能的现象并不光彩,然而借“和谐”之旗招来研究资金,并对各类人群扩大心理测量以利学术与社会,也未尝不可。至于技术方面,则几乎没有障碍。编制“心理和谐”方面的量表,构建心理和谐指数等等,由于前人成果积累和专业的车轻驾熟,主要采取在“心理和谐”名义下重新组合调整资料的办法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创新,也耗费不了大量人力财力。所以说,心理学专业直面社会深入城乡,有假在前,但可存实在后。

“东、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趋势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效应”;“农村、城镇和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也呈现分离效应”。经济水平高,但心理和谐程度低,出现这个现象毫不为奇。心理学用这种语言表述的情况,和社会学、经济学的正解并不冲突。实情是,经济水平高地区的“机会总量”大,同时“个人差别”也大,因而许多人的期望值和失落感就大。而经济水平低的地区,许多人则因“没想头”而“心理和谐”。这和精神文明、道德水平无关,由此而感“安贫乐道”或者“宁要什么草不要什么苗”理论合理,更荒唐。如有质疑此论者,请以实际行动驳我:你去当农民、农民工如何?

研究者认为,农民工心理和谐水平高于城市居民,这可能和他们在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各个方面时选取的参照点有关: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尽管生活在城市,但对自己的定位仍在农村,因此在进行比较时,他所参照的对象并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家乡的农村居民。心理学学者解读到这里,也就可以了,能自圆其说。但是这还需要其他人,从另外的视角做深度解读。农民工为什么不拿城市居民当参照对象呢?都是人,都是中国国民,并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劳动繁重而艰难,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认定他们比身边的城市居民低等和廉价,他们凭什么不比呢?难道农民工、农民都是瞎子聋子傻子吗?

严重的问题就在这里——他们比过了,但他们隐瞒了。口头上和纸面上的信息是真实的,但那属于表象真实而不是全面的和本质真实。他们不是有意欺骗心理调查人员而是下意识地隐瞒,原因是内心虽愤懑但不做无奈表达已成习惯,另外,现实环境告诉他们,如果自己和城市居民对比,会被视为狂妄和不智,让自己无端遭到嘲讽和白眼。这一切,不会在限制性较强的问卷中显现。再则,心理和谐量表的内容忽视城乡人群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特点,也是不能挖掘本质真实的一个原因。

透视农民、民工等弱势人群处境与心态,主要依据还得是经济、治安等民生“硬指标”。误读或歪曲心理学调查结果,使它往利于政绩评价的方向倾斜,这样的“乐观”非常可悲。健康的公权及其学研头脑,埋头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而不是借谁的“心理和谐”随时一惊一乍地沾沾自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