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没时间去爱,还谈什么成功?
记得很久之前,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老人正在切菜时电话响了,儿子说:“本来说好今天回家看您的,可公司要请客户吃饭。”孙女说:“我今天要和同学去游乐园玩,奶奶再见。”老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对方就已经挂断了电话,只剩一声声“嘟……嘟……嘟……”
随后,女儿又打来电话,说:“我要去健美班,今不回家了。”老人站在电话旁低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忙,都忙,唉……忙点好啊。”
脑海中,一直对这则公益广告印象深刻。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众多的明星阵容,没有浮夸的视觉震叹,只是真实的反应出最常见的生活情景。或许正因如此简单纪实,一下子就击中很多人内心的一片柔软。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回家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而这一切的原因,我们习惯性的归结为:忙。
上大学之后,大部分人离开家,远行读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趁着学生时期的寒暑假,我们一年回两次家,一次能待一个月左右。
而在回家这段短暂的时间当中,参加同学聚会、逛街购物、窝在沙发玩手机、躲进卧室打游戏、春节与亲戚朋友相互拜年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真正能坐下来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的时间便寥寥无几。
工作之后,我们在全新的环境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努力在陌生的城市立足,想要更快的晋升,想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与这些相比,回家似乎成为了一件排名不怎么靠前的事情。
或者说,回家这件事,被上升到荣归故里的高度,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被放在最后一步。
不可否认,在工作时间固定、假期短暂,加之路途遥远、空间距离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回家确是不是一件易事。
那么,暂且不说回家,我们来聊聊出门在外时,与家人联系这回事。
在一次我刚结束与妈妈的视频,放下手机之后,同住的室友问我说:“你是怎么做到能天天给你妈妈打电话,还聊这么久啊?”我回答说这不是很正常吗。
她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说:“大家都那么忙,哪有空像你们似的如此频繁还占用大量时间地联系啊。”
我问她是如何与家人联系沟通的,她表示自己好多天才与家里人联系一次,短则三四天一个周,有时半月一个月才想起来给父母打次电话。
而每次也不过寥寥数语,内容多是重复“吃了吗?”“最近冷,添衣保暖,防止感冒。”“工作忙,也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之类的简单寒暄,就匆匆挂了电话。
我问她有没有注意到自己与家人通话的时候,最常见的结束语就是:“先不说了,我去忙了。”她不以为然,反问我:“有么?那又怎么了?”我笑了笑,这就是问题所在啊,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忙”,是我们给自己,也给彼此所找的理由。可我们的工作学习,真的有那么忙么?忙到没有时间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忙到没有时间回复一条消息;忙到没有时间多说几句关心的话吗?并不是这样吧。
仔细想想,你到底在忙什么呢?这样的忙,让你丢失了什么?
回想最初离开家时的选择,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心中一份不灭的希望,希望自己通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给自己的以后,也为父母的将来带来更好的生活,这是初心。为此,我们不停地奔跑,不断打怪升级。
可后来,我们忙着走路,忙着向前跑,甚至都忘了回头看一看,父母的翘首期盼一直守护在身后,等待着被拾起。我们只顾着为了未来,越走越远,只用背影,留下一句“不必追”。
如今本末倒置的忙碌,可是辜负了当初自己的那份初心?
每个父母所期望的,不过是儿女安好。他们理解儿女的忙碌,也心疼这份忙碌,所以从未计较自己被冷落。面对这份包容体谅,你还如何拿“忙”做推辞,这个锅,“忙”不背。
一天24个小时,除去必须的工作、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余很多时间都是由我们自己自由支配。
拿出一点打游戏、刷网页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抛去以往“官方式”的问询,跟父母讲讲工作中趣事,聊聊家里的近况,说说家长里短,都能让自己和父母有更多的感情交流。
以前的我,也不太懂这个道理,习惯性的做法是和室友一样,将“忙”挂在嘴边,对父母的态度也不过敷衍。
后来离家久了,自己试着改善,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多与父母聊几句心里话,彼此沟通增多以后,真挚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表达并且加深,自然而然体会到其间的乐趣。
在联系中,对父母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得知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安好,儿女在外的打拼和努力才更得安心,也更有动力。
有时与父母讲述不得不面对的不顺心,即使他们并不能给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仅是几句浅显通俗的建议,也是能从中体会到他们的关切与支持,对我们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减压的放松方式。
回到最初说到的回家这个问题,和与家人联系其实是殊途同归。
太多远行在外的人,以“忙”为由,一年只回一次家,甚至多年不归。时间久了,对于心中原本重要的事情,竟也失了惦念。
同样是央视的公益广告,另一部短片“回家”,总能让我每一次都眼眶湿润。纵使生活不易,忙碌到一年结束,人们也要想尽办法,不远千里地拖着行李箱,变换各种交通工具,或骑着摩托车回家过年。
这份坚持,就是源自于忙碌是为了自己与家人更好团聚的初心。
生活中的诉求诸多,对于感情的诉求,无论如何也不该被放在最后一位。别再用“忙”,丢失家人间该有的美好。
前不久,闺蜜小北像我抱怨男友“不懂事”。
原因是小北正在参加一个活动,没有来得及告知男友,当她正和同事忙着整理活动的礼品,分类装袋准备发放给嘉宾时,手忙脚乱中男友打来电话,小北拿出电话看了一眼便挂断。
可男友竟“不依不饶”,又连续打了十几通,忙碌中的小北一开始还拿出手机挂断,后来干脆关了静音将手机放置一边。
事后,小北和男友因此大吵一架。男友责备小北为何不接电话,说他也不过是因为不知情况,担心她才连续拨打电话。
小北却更加生气,指责男友她在工作有什么好担心,明明就是在她正在忙的时候不知体谅,无理取闹。两人争执不下,闹得不欢而散,冷战了好几天。
作为闺蜜,小北的抱怨并没有得到我的安慰,反而在我这里又吃了闭门羹。小北不满,说自己又没做错什么,我干嘛还火上浇油倒说是她的不对。
我跟小北说,这件事情中,男友打电话的时候,你的确在忙,他不该打扰。但他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你并未事先告知他你去参加活动了,联系不到你,电话又被连续挂断,他有些着急,就算是气急败坏地多打了几通电话,也在情理之中。
你用一个‘忙’字将他的关心拒之千里,又要责备男友不知体谅,才导致了两个人都生气吵架。
假使小北一开始告诉男友自己要去参加活动,或者在男友最初打电话的时候,接通说明正在忙一会回复,这几句话也不会占用过多时间,却可以完美的避免后来的事情,也免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
小北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发觉是自己在忙碌时太过较真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如同小北一般,因为“忙”,一时之间以此为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换个角度想,我们在说“忙”的时候,丢了自己的耐心,伤了身边人的真心,岂不是得不偿失。
不知你有没有发觉,有的时候,我们连对待自己,也是在用“忙”做挡箭牌而敷衍了事。
看到喜欢的书,买的时候兴致勃勃,结果买回来就摆在书桌,隔了好久都没有翻动。
想着天气渐暖,春光正好,要约朋友一起去爬山郊游,公园赏花。结果待到花期已过,也还没有真的动身出发。
计划要带父母去看一次3D电影,下一次旅行要陪着父母一起,结果转眼又一年已逝,也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诸如此类,原本不难完成的事情,我们却总有理由给自己,说自己还有事需要忙,于是一再推托。许多意愿之中的美好,都因这一个“忙”字,而错失在我们的生命中。
你还打算因此,丢失多少呢?
所以啊,面对在意的感情,面对重要的事情,就斩钉截铁的去完成吧。
不要再说,你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