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角色不可错位--刚强严父与柔美慈母

在子女的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共同组成一个健全完整的和睦家庭,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欢乐家园;那么,父母的角色与作用各具什么特点与优势呢?

母亲,象征着自然形象,更多关注孩子自然性的一面,主要是身心健康,并注重教孩子学会生活;母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和心灵上温柔抚慰方面,偏重于耐心的教导,细心的叮嘱,多表现于“管理”和“语言”上。

父亲,则象征着社会形象,更多关注孩子社会性的一面,父亲一般有能力教会孩子如何适应社会,善于人际交往,并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父亲的作用表现为,是坚定、勇敢、敏捷、探索方面的楷模,多表现于“形象”和“行为”上。

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全方位的,父母的作用,应是“柔”与“刚”的组合,柔情的体贴加上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发育顺畅,人格塑造完整。心理需要的两个方面也正好体现出学会生存和适应社会两个层次。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各有特色和优势,分工合作,互动互补,刚柔相济,协调一致。

1.刚强严父顶梁柱

今天的孩子在呼唤:父亲!父亲!在如今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中,父亲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家庭的注意。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顶梁柱,父亲应该为孩子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蓝天!

笔者在近年来的心理咨询中发现,中小学生来进行心理咨询时,80%以上是由母亲陪同来的;父母一起陪同孩子来咨询的约占10%;而由父亲陪同孩子来咨询的也只占约10%。北京市对中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父亲,在业余时间都把教育孩子放在第四位;而居前三位的是:看书报、做家务和看电视。

11岁的小星是五年级小学生,她与心理医生交谈时,要求妈妈回避;她说到了以下的问题:

①妈妈太唠叨,什么事都要管,让人烦,最大的意见是:妈妈天天给增加家庭作业,她给买的衣服自己也不喜欢。②自己总是胆小,不敢一个人单独睡一屋;在学校里有同学好欺负人,不知该怎么办,妈妈只让自己忍耐。③爸爸辅导功课效果好,可是他老是工作忙,星期天他不带我出去玩;晚上爸爸还老爱在电脑上工作,是不是电脑是他女儿?工作比女儿更重要吗?本来聪明的小星,现在学习成绩很不稳定,高兴时能考全班第一名;可最近期中考竟落到第21名。小星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她十分看重与父母的感情,可是她父亲显然并不理解女儿的感情需要。

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缺少父亲关心和教育的中小学生,大多有以下的心理障碍:

一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紧张、焦虑;

二是自卑心理严重,女孩缺乏自信心,男孩缺少阳刚之气,安全感很差,胆小、怯懦;

三是与其母亲的关系容易紧张,甚至对母亲产生反感或敌意;

四是意志薄弱,做事缺乏坚强的毅力。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可将家庭中父母的角色进行一些对比和分析:

母亲的作用是:精心的教养,周到的照料,温柔的抚慰,耐心的诱导;

父亲的榜样是:坚定的意志,勇敢的行动,忍耐的力量,勤奋的探索。

家教中父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是与母亲教育的互补作用,协同作用,奠基作用和深化作用。

在现代社会怎样作个称职的好父亲呢?其实,作为一位父亲是孩子的好榜样,同时,也时时刻刻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孩子。所以,作父亲不仅仅给予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以下10个方面是一位父亲可以给予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1.合群与合作性:善于交际,奉献爱意,关心他人,宽松天地;

2.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规律,营养合理,不嗜烟酒,锻炼身体;

3.知识广信息灵:求知若渴,日有所得,博知有识,勇于思索;

4.心灵手巧全能:动手动脑,勤于创造,善解难题,追求美好;

5.诚恳严谨信用:待人诚恳,信誉为本,言行一致,做人精准;

6.应激沉着镇定:大事有方,遇难不慌,自主果断,转危为安;

7.民主平等和谐:有话就说,平等切磋,良师益友,父子亲和;

8.敢于承认错误:有错不瞒,心地坦然,知错就改,性格更坚;

9.豁达睿智幽默:心胸豁达,教子多法,含蓄风趣,疏导点化;

10.夫妻配合默契:优势互补,协作有术,目标同一,成功无疑。

今天的孩子在呼唤:父亲!父亲应该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父亲应该成为孩子的心理动力的主要源泉。一位父亲,如果每天下班后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与孩子在一起活动,或者,每周安排3~4个小时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您的孩子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而这对每一位父亲来说,并不是什么沉重负担,因为你自己也应该有放松和休息的时间。许多研究表明,享受父爱更多的孩子,也会智商更高。

从中小学生的口中,也会听到他们谈父亲的一些缺点,主要的有: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有时打人、骂人,无耐心,爱发脾气;说大话,不讲信用;懒惰,不爱干家务;不爱学习,一问三不知等。中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和鉴别能力,父亲如果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当然他们也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天的孩子在呼唤:父亲!当孩子早上醒来时,父亲应该说:“孩子!快起床,跟爸爸去跑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应该说:“好小子!勇敢点,你会成功的!”当孩子受到挫折流眼泪时,父亲应该说:“好孩子!别哭,爸爸来给你讲个故事吧!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呀……”

请试试,只要您真心关心孩子,向他伸出您坚实健壮的臂膀,扶助孩子一把,您一定会成为一位受欢迎的好父亲,您的孩子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进步。

2.社会导入要杰出

朋友,是自我发展的伟大资源;朋友,是到手的富矿,也是身边的良师与成功的法宝。自从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主持的《朋友》节目一亮相,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这个节目告诉人们: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各种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不仅影视明星们如此,普通人也同样如此,在现代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太需要真诚的朋友了。

例如,高一男生小孙本是个好学生,却因一次交友不慎,被一个称兄道弟的假“朋友”骗去了学费数百元,此人说是某同学的表哥,但连姓名、地址、电话等均是假的,小孙起诉无门,后悔不迭。他明白了,朋友之间也必须有法律意识,不可轻信,不可轻率决策,更不可不与“真朋友”商量,就轻信别人。

后来,小孙与父母讨论这次交友的教训,父母也谈到自己人际交往的一些经验教训。小孙终于明白,虽然,有时会遭遇“假朋友”,但并不说明不能交到“真朋友”,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分辨和鉴别朋友,朋友不是只听口头说得热闹,主要还是要看行动。古人说“择友必端”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要看到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必然要经过交往的实践来“筛选”你的交往对象,“不打不成交”,才有真朋友。

小严是初二女生,她也是很爱与人交往的。在她当上班委以后,觉得当班长的那个男生有点讨厌,总是对女生“特别热情”,是不是动机不纯,图谋不轨?有一次,学校派代表去外校参加一个活动,这样小严与班长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乘车的路上,班长主动与小严交谈,两个人谈得越来越投机,回来的路上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后来,小严也认真观察班长的所作所为,觉得他有许多优点值得自己学习。小严与父母谈起对班长的印象,父母对小严说:“对任何人不要有偏见,当你不了解、不信任、对他印象不好时,也要设法与他接触,这样才能地到准确的信息,使自己增强分辨能力,得到真正的朋友,”

其实,朋友的范围是很广的,除了同学、同事、同行可成为朋友;亲人之间也都可以成为朋友。不同年龄、性别、行业、地域、国籍的人同样可以成为朋友。为了某种共同的兴趣,为了某个共同的目的,为了相互的欣赏或互补等等,也都可以成为朋友。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时代,朋友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发展的伟大资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是由于人类越来越走向全球一体化,于是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今天已经逐步走向人才的全球化,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从事多样性的职业和事业,会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工作,因而人才的可选择性越强,也越需要朋友的帮助。我们可以想象,不同的朋友可以为你编织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一样的网络,使你在生活、学业和事业上畅行无阻。如果你没有朋友,便会闭目塞听,寸步难行,怎么能够适应联网时代的社会呢?

朋友是自我发展的伟大资源,其含义深远:朋友意味着信息、思想、观念、启迪、机遇、交流、互助、合作、取长补短、牵肠挂肚……您可以找到无数与朋友有关的词汇。有老人说,要是不能维下几个好朋友,真是白活了一辈子!这话很有道理。

社会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有些人道德方面严重滑坡;有人专门“杀熟”,对熟人、朋友竭尽坑蒙拐骗之能事,使人们寒心,于是有人认为,天下难找真朋友了。如何使孩子学会结交真正的朋友;不善交往的孩子内向孤僻,对今后适应社会不利;而社交活跃的孩子又常常令人担心,有的与伙伴冲突打架,有的因结交坏朋友,而出现不良行为。父母对孩子要有一种正确的“社会导入”,鼓励孩子扩大人际交往,同时引导孩子在交往中学会观察、判断,正确地选择朋友。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朋友”这个资源。不是指“功利主义”地使唤朋友,而主要的是三点:

1)以友为镜,从朋友处得到人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使自己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更聪明、更完善。

2)向友借智,从朋友处获得信心勇气和锦囊妙计,帮助自己战胜挫折和失败,是一种精神心理上的他人不可替代的资源。

3)与友合作,与朋友同心协力、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生必修课。

3.柔美慈母教生存

许多10岁以上的孩子,常会对妈妈的唠叨和过分管束非常反感。有的孩子下学后一走进自己小房间,就将房门锁上;有的孩子避免与妈妈一起吃饭;有的孩子不愿意和妈妈上街购物,也不让妈妈给自己购买衣服和用品;有的孩子不让妈妈给自己开家长会;更有甚者,不许妈走进自己房间,以避免书包和抽屉等被搜查……有些母亲对孩子下了不少功夫,简直操碎了心,但往往费力不讨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母亲的情感集中在爱心上。女性的爱心是家庭里心理环境的主宰者、导向者,是为使家庭幸福一种天职的奉献者。女性的爱心不仅崇高,而且力量无穷。母爱能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爱心,会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人欣慰。真挚的爱情可唤起男性自身的强大力量,雕琢美的心灵,启迪创造的火花。

女性的魅力还可以使闯入误区的男性迷途知返。社会需要爱心,女性的爱心撒满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成了社会安定、家庭和谐温馨的主宰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在家教心理咨询中,听到孩子对母亲的不满意也是最多的,什么样的母亲不受孩子欢迎,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常唠叨,过度教育;2)一切满足,过度溺爱;

3)强迫命令,过度专制;4)动辄打骂,过度粗暴;

5)怯懦担忧,过度保护;6)依赖丈夫,过度自卑;

7)不会打扮,过度浅薄;8)情绪低落,过度忧郁,等等。

有些母亲,还没有发现发现女性的自身优势。女性遨游太空早已成为世人皆知的事实。美国宇航局认为:女性能够担当起这种在体力、智力、精力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十分出色的探险工作,这足以说明女子有着与男子同等,甚至更强的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男女两性在智力上没有高低的差异,只是在学科和专业的领域上各有所长;女性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不象男性分工那么明确,而是具有一种“镶嵌效应”,因而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女性在语言、文学、艺术、教育、医学、体育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可超过男性,甚至取得很高的成就。女性在生理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她们在身体素质上可表现出极高的韧性、自我控制和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与耐受力;女性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待人处世的温柔、文雅、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出色协调能力,在我国如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崭露头角。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也决定了女性那种“母性之爱”会使人间更温馨。

母亲的责任在于,发现和激发女孩特有的优势,给她自强、自立的勇气和力量,尤其应该帮助女孩增强竟争意识,敢于与男孩比个高低,相信女孩有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的广阔天地,这样,您的女孩就会在21世纪创造奇迹。另一方面,母亲应该在家教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确立母亲的良好形象。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做母亲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倾听,自己的声音不可占据家庭,给孩子和丈夫更多说话机会,创造良好对话氛围;

②要温柔,以稳定心态、开朗乐观情绪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③不告密,对孩子的错误、缺点决不向丈夫、向老师“告密”和告状,相信孩子可改正;

④要自信,在生活态度、待人处世、良好习惯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要有自信心;

⑤多宽容,在家庭内外对人宽容理解,体现女性的善良、爱心;

⑥要学习,在知识、观念上加强学习,向孩子学习,使自己不会落伍;

⑦少代替,从小训练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孩子的生活顾问,但不作保姆;

⑧要得体,在打扮、气质风度、言行举止上要大方得体,符合时代发展。

如果您能够经常注意以上8个方面,一定会不断有所进取,做一位使孩子引以为自豪的好妈妈,也是您终生的幸福。

4.刚柔相济和谐步

“难道我们的家教方式违背科学?”有些思维敏锐的家长开始扪心自问。他们开始觉醒,他们在反思自己教育观念和方法中的问题;他们是在极端困惑中才提出了,看来确实存在不可思议的疑团。但大多数家庭仍是处在迷茫之中,或是麻木,或是处于不知所措中。而父母们是否意识到夫妻二人的和谐配合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晓勇10岁,四年级,妈妈带他来心理咨询。母亲说他学习不努力,成绩忽好忽坏;不愿主动叫爸爸妈妈。晓勇在和我们单独交谈时,倒出了积郁了多日的“苦水”:

① 父母经常为教育孩子的事发生争吵,让他不知所措。

② 妈妈说爸爸太主观,不尊重人;爸爸说妈妈太无知、太浅薄,不会教育孩子,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真让人烦。

③ 妈妈经常把我在家不好的表现告诉老师,从不征求我的意见,弄得我在学校没面子!

④ 在家里,爸爸对电视最亲,对我学习不闻不问;要不他就出去钓鱼、打麻将,也不做家务事。妈妈就唠叨爸爸太懒惰。

本来很聪明伶俐的晓勇,学习成绩很不稳定,还产生了厌学情绪。晓勇虽然是个有个性,而且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但他又是很懂事,十分看重与父母的感情的孩子。可他的父母,如何去理解儿子的心理需要,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呢?

父母家庭角色的互补性,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资源。夫妻若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互助、互补,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其合力不是简单的加法,而犹如核反应堆中的中子与原子核撞击发出的能量,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就需要这样巨大的“连锁反应”能量。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发现,父母在家教的合作协调中有问题的中小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良家庭氛围时时在影响着孩子的心态,这些孩子常出现许多心理障碍。

一是情绪不稳定,常伴有忧郁、恐惧、紧张、焦虑;

二是自卑心理严重,女孩不自信,男孩少阳刚之气,而导致胆小、怯懦;

三是极易与父母闹僵,表现为偏执任性;

四是意志薄弱,承受不了一点挫折;

五是拙笨无能,动手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欠缺等。

父亲与母亲在教育孩子上如何矫正和避免不和谐的问题?可从以下6个方面来努力:

①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研究适当对策。父母间不应相互指责、埋怨,避免“谴责风暴”。

②父母要经常商量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父母间要有基本一致的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只是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不下。

③父母在教育观念上要基本一致。尤其是对孩子的严格与控制、评价标准、奖励或惩罚等方面要达到共识;若二人不一致,一方就成“坏人”,父母之间要相互补台,不要拆台。

④对孩子的态度与要求上要有比较接近的尺度。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之间应互相“发信号”,暂时离开孩子一会儿,商量一个合适的办法,再来疏导孩子。

⑤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孩子不在场时,父母要经常沟通,任何一方都不要充当孩子的保护伞,也不能成为孩子的敌人,而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一个牢固的整体,是无懈可击的。

⑥家庭文化素养需要提高。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家庭的文化品味,以适应孩子的成长;如果有些事情把握不准,处理有困难,应该向心理、教育专家请教。

父母亲在家教中的和谐,应表现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给其理解和尊重,父母应该以一个统一的“团队”形象出现,并吸引孩子加入这个团队,从而使整个家庭成为一个和谐一致、幸福美满的集体;应突出下列的特点:

1)各有独特性; 2)互补协调性; 3)默契一致性;

4)应急变换性; 5)科学合法性; 6)情感融合性。

有心计的父母,最好能够为孩子建立“成长日记”和“成长档案”,这是您的家庭的一笔宝贵财富,甚至可代代相传。当孩子18岁成人时,父母可将孩子的“成长日记”和“成长档案”移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保管和“续写”,作为“成人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他对自己真正负责起来,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