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任性妄为咋办?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 2 ~ 4 岁最为常见。尤其当今社会,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百依百顺。这样容易促使孩子任性妄为。

面对孩子的任性妄为,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孩子一旦走上犯罪道路,就追悔晚矣。

牛小强是个11岁的小孩。小家伙漂亮可爱。牛小强小时候经常不声不语,非常听话,家里人都宠爱他。慢慢地牛小强的话成了“圣旨”,吃、喝、玩、乐全都由着牛小强的性子,稍不顺心,就哭闹、打滚,在幼儿园学习得了零分,回家后却自豪地高喊:“一二一,大零分。”家里人不但没有予以制止,反而被牛小强的幼稚激乐了。牛小强不但没有认识自己的不对,而且认为得零分是件好事。经过一段时间后,谁也管不住牛小强了,

昨天牛小强在楼下跟别的小朋友玩,过了一会回家对妈妈说:“他们用玩具枪打我。”。妈妈说:“打着你了吗”。牛小强说:“没有,如果打着我怎么办,我要拿着我的枪打他们。”妈妈说:“不行,你的枪威力太大,如果伤着人怎么办?”牛小强说:“我不打他们了。”妈妈说:“你把子弹拿出来后可以拿枪出去玩。”牛小强不肯说:“我不打他们,妈妈拿出去跟他们玩,我打别的动西。”妈妈怕牛小强伤着人然后说:“妈妈跟你一起下去玩。”

但牛小强说什么也不听,就是不让妈妈跟自己一起下去,妈妈坚持,牛小强非常生气又是哭又是闹。妈妈下楼跟那些小朋友说,别用枪打人。等妈妈上楼后牛小强还在哭闹,并且还不断摔东西。

上面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就是任性妄为。

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会任性地大哭、大闹。如果父母为此而心疼做了第一次让步,这就让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以后就会不断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滋养了孩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

孩子的任性妄为不外乎两种原因:

l.一种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而造成的任性;

2.一种是孩子年龄大些后,独立意识增强,不希望父母再把自己拴在身边,而是希望做一些显示自己能力的事,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任性。

因此,父母首先应该认清孩子“任性”与“韧性”的界限。“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意志坚强,是良好的品质,父母应给予大力支持。而“任性”则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愿受任何约束,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又不听劝告的一种表现。任性不仅有碍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将来的发展。

父母如何防止和纠正孩子任性妄为,教育专家建议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正确诱导

正确诱导的方式有:

一是用近来发生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追根溯源地讲述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全面灌输,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培育自强奋进的种子。

二是每当孩子犯拧时,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办法诱导,用谈心的办法真诚地表扬孩子平时的优点,转变孩子的情绪。不要乱给孩子下定论,认为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天生就是一个拧种。

2、强化教育

孩子的小毛病、坏习惯较多,父母首先要从自己的言行中找问题,做到正人先正己。当孩子任性时或任性后,在说服教育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是必要的。孩子的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控制自己的能力都比较弱,父母应当注重引导与惩罚结合的尺度,迫使孩子真正认识到任性是一种坏毛病和一种错识行为。此时,父母做到坚决不妥协,不能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样才能遏止孩子犯拧、任性的行为。

3、冷漠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4、转移注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5、拒绝娇惯

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在社会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保护关怀使孩子不断成长,但过分的娇惯也会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如孩子任性时,在必要的惩罚中,父亲打孩子一下,母亲不干,护着孩子;母亲打了一下孩子,父亲反过来又向着孩子一边。一来二往,不仅增加了孩子任性心理滋长,而且父母亲的行为在孩子眼中,乃至心中失去严肃权威性。这种方式无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改变孩子任性的毛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孩子任性妄为的毛病,就必须要求父母在长期的教育中,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像种植一棵树一样,从小扭正树干,精心修理树枝,使他们将来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