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
教师应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调查表明,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前小学生“有中度心理行为问题”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所占的比例达16%左右。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特别给予关注,自觉将其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目前小学生心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经过观察,笔者认为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方面:易激动、不稳定、自制力较差。
意志方面:怯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做事瞻前顾后,缺少主见、缺乏自信;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性格方面:(1)自私狭隘型。常为小事闹矛盾,斤斤计较;(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缺少对他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孤僻,不善交际。
尽管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由于小学生心理的可塑性与可变性、过渡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只要班主任掌握和了解问题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能够纠正和调整的。
二、开展丰富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相互沟通;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锻炼能力;也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此外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帮助自卑学生寻找自信,正确认识自我。
自信是人们充分估计自我力量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要保持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健康心态,树立信心并踏实学习,才会取得好成绩,使其潜能充分发挥。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活动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信心。在活动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显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在他人和集体的肯定性评价中,心理得到满足,于是获得了干得更好的动力,个性得到主动发展。为自信心的培养、发展创造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活动中,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我利用教室的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优秀作业展示、书法展览、个人风采小制作、劳技编织成果展等,焕发了他们内在的热情,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每次展示活动,都有意外的收获。全班同学,都在展示活动中都显示了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尝到创新与竞争的乐趣,树立自信,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如在班里设立了这些奖项:最佳班干部、最佳组长、最佳课代表、最佳劳动标兵、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等。
第二、敞开孤僻同学的心扉,达到人际和谐。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孤僻、不善交际的心理障碍。
首先,我让学生感受“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多次组织“尊老爱幼”、“慰问解放军叔叔和孤寡老人”等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另一方面,让学生敞开闭锁的心扉,沟通感情,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我组织学生进行“我的好朋友”、“我能帮助你”、“怎样与他人沟通”、拔河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变得热情、团结、互相关心帮助,我及时加以评价和表扬,让学生尝到帮助他人和被别人帮助的乐趣,整个班集体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三、鼓励情感脆弱的同学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教育。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为此需要向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勇气战胜困难。如学生因患病对学习、生活感到灰心,我结合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中主人公桑兰,在胸部脊椎骨骨折的情况下,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生活,。她不因为自己的不幸自暴自弃,反而要在生活中比正常人笑得更加灿烂。她对待困难的积极精神、乐观态度和不断的上进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学生,使他们今后遇到挫折就会勇于挑战。
三、心与心的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应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班主任,应是学生信赖的朋友和长辈,与学生平等相待,坦诚交流,调动学生自我的力量,发挥自我指导的作用,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我发现笔谈是个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让每个学生利用周记本和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经常把自己难以说出口的悄悄话、知心话写在上面,几次都让我深受感动,写下自己大段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让我很深入地了解他们,从而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天真,有憧憬、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