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变化”

孩子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孩子欣喜的事物,孩子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孩子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孩子就会以各种情绪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绪表达,其实也反应了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焦虑、厌恶、恐惧……

如何正确调整孩子这时的心理变化,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生活中始终充满了各种变化。因此,当孩子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千万别只是一味地简单让孩子去适应,还应适当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这一变化。

环境变化1:父母出差

孩子的症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孩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显得非常焦虑,以至于突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们会变得不愿离开他们、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爸爸或妈妈一去不复返。

在爸爸或妈妈离开时则会出现焦虑、抑郁、悲伤、退缩等情况,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一般在学龄前比较明显。

建议:首先应在出差前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孩子说明,爸爸或妈妈出差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并不是代表不喜欢孩子了,而且出差也并不表示去了就不回来了。

其次,父母出差后应保证每天给孩子打一通电话,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期待早日回来。同时也可询问孩子今天发生的事情,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孩子在爸爸或妈妈出差期间的哭闹行为,另一位家长则要注意不要采取单一的冷处理,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是否自己忽略了什么。

例如妈妈原本一直在孩子睡觉前讲故事给他听,但现在妈妈出差了,就没人给他讲故事了,对此,爸爸要承担起讲故事的责任。此外,当家长出差回来后,要记得给孩子带礼物,表示爸爸或妈妈一直都在关心着孩子。出差后带回的礼物,可以令孩子觉得爸爸或妈妈出差也是有惊喜的。

环境变化2:搬家、转学远离好友

孩子的症状:情绪低落、话少不愿与人交流。孩子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有时还会达到异常程度。他们会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孩子离开了他原本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伙伴,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里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并一起玩耍,而孩子自己则像个局外人一样,这在他心理上肯定会造成影响,直接反应便是不愿意上学、情绪低落,喜欢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出去玩。

建议:父母应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在孩子抵触情绪最强烈的时候,不要勉强孩子,让他先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以各种外界的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引导他参加各种户外或集体活动。若孩子出现胆怯心理,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参与玩耍,并将孩子主动介绍给其他的孩子。

环境变化3:亲人生病

孩子的症状:焦虑不安、恐惧、无故发脾气。当亲人生病时,孩子通常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他们一方面因为担心亲人的病情而变得忧虑;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也会生病而变得恐惧。

在幼儿的心理中,生病一直都是灾难的一种代名词,生病时要打针、吃药,不能出去玩,身体变得难受,这些都导致孩子对于生病有种潜意识里的抗拒。因此,有些家长带孩子去探望生病中的亲人时,孩子会突然哭闹不止,想要赶快离开这里。

建议:家长首先应向孩子保证,去探望病人并不代表自己也会得病,这可以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家长可以向孩子表示,如果你去看望病人,会使病人心情愉快,进而更快康复。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甚至对一些事情会发生的结果进行无限的扩大,从而变得非常恐惧胆小。这时,家长应对他授予正确的知识,消除其害怕心理。

环境变化4:亲人去世

孩子表现:自闭、选择性缄默症,或攻击他人。当亲人去世时,有些孩子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紧张、胆小、爱哭、粘人、焦虑、怕黑、不能独处、不合群、急躁、爱发脾气等。无疑,亲人的突然去世很容易对幼儿心理产生影响。

建议:首先要多给孩子一些保护,比如多接近他们,多抚摸他们,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着,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使他们没时间去琢磨那些悲伤的事。最后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起那些事,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家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通俗的话语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劝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