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孩子是否很焦虑
生活中,常常会一些孩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烦躁、吵闹、胆怯,害怕去幼儿园或陌生的环境。有些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却表现出对学校的厌倦,具体表现为:每天上学前非常难受、萎靡不振甚至装病不肯去学校。他们的父母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束手无策。 专家表示:其实,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它是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而且近年来,儿童焦虑症的患病率有所上升。但由于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的困难、独生子女的任性、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等等原因,孩子在很多情况下会发脾气,或有不愿意去陌生的地方、哭闹、紧张等一系列表现,父母及家人很少把它与“病态”联系起来,因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那么,父母该如何区分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属于偶尔的情绪不好,还是真有焦虑症的倾向呢?
·幼儿期,焦虑症患儿的主要特征表现
1、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
2、情绪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
3、和同龄的孩子比明显地胆小,在很多场合容易害怕或有大祸临头的不祥感觉,急性发作能达到惊恐的程度。
4、不愿离开父母,尤其纠缠母亲,在幼儿园惶恐不安,有发作性紧张、恐惧。
5、六七岁的学龄孩子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
6、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也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
7、病情严重的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头晕、出汗、脸红、口干、四肢发冷、便秘、尿急、尿频等。
8、晚间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噩梦等。
判定孩子是否有焦虑症倾向的关键在于:观察孩子是否在情绪、行为方面有与其他孩子明显不一样的地方,与他自己以前的情绪、行为有较大的出入;有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很不相称的地方,或给孩子自身、父母、监护人等带来持续的、重复性的痛苦和麻烦。如果孩子有上述现象,父母就要向儿童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了。
·是什么让孩子如此焦虑
对于儿童焦虑症的诱因,主要与孩子的心理因素、自身性格、遗传、环境因素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
1、违背儿童心理
这是导致孩子焦虑症的主要因素
一些父母认为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也要会,且样样都得精通。由于有了这样的“高起点”,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不认可,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2、过度保护和溺爱
2-5岁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这时什么事孩子都想自己做。但父母家人的包办代替太多,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并产生一种错觉,即“我是最重要的”,从而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3、家族史
比如爸爸妈妈对某些危险估计过高,时时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孩子就很容易被“传染”。
·如何降低孩子的焦虑
面对焦虑症孩子,父母家人要反思:在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给了他过多的压力刺激?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
1、父母率先甩掉忧虑
父母的敏感、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人格的表现,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所以,父母对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面对孩子的焦虑表现,父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自信、果断,避免大惊小怪;将内心的焦虑彻底甩掉或克制自己,在孩子面前不显露出蛛丝马迹。因为,此时父母脸上流露出哪怕一点点的焦虑,对孩子来说都无异于雪上加霜。当孩子被焦虑困扰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支持,看到父母对此的“无所谓”态度,希望爸爸妈妈轻松地和自己一起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这会逐渐淡化孩子对焦虑的感受。
2、压力只需一点点
案例:雪儿1岁半能说简单的儿歌、2岁多开始背唐诗、3岁多学外语、4岁弹钢琴画画跳舞、5岁又学了游泳。她的时间表总是排得“严丝合缝”,如果哪个环节不慎“超时”,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在外面疯玩,雪儿一脸地羡慕:“我什么时候才能玩一会儿呀?我真的太想玩了!”她得到的是爸爸冷冰冰的回答:“赶紧把琴弹好了、画画好了、英语儿歌背熟了……否则,像你这么磨磨蹭蹭的,就什么也不能玩!”在期盼和压抑中备受煎熬,雪儿的脾气逐渐“升级”。如今,7岁的她一提起写作业,就控制不住地发火,并且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对待像雪儿这样的孩子,比较好的办法是每天给她足够的玩的时间,让她彻底放松。借助身边的一些事物,启发她思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动力”,雪儿对学习的焦虑情绪会慢慢缓解。
为孩子制定学习标准,应遵循“兴趣第一、量力而行”的原则。年龄、智能水平是不可忽略的依据,可以高出其实际能力一点点,让她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看到可喜的成果和自身的潜力,明白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更好;不苛求、更不能让孩子头脑中牢牢绷紧“第一、最好”这根弦。如果父母为了“赶进度”逼孩子,或孩子急大人也急,孩子的焦虑症状就会恶化。
3、营造和睦的家庭
焦虑症孩子时时担惊受怕,内心敏感、容易受伤,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因而特别需要一个温馨、和睦、踏实、能给他安全感的家,父母的体贴、呵护、安慰和精神上的引领,能有效地降低孩子的焦虑指数。所以,夫妻不论有多大的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更不能吵闹,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刺激孩子。
4、学会鼓励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情绪不稳时,告诉他“没关系”、“大胆些”、“不要怕”、“再试一次”、“爸爸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可能会走出焦虑,建立起自信,学会应对困难,并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5、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孩子在父母面前不设防,自觉自愿地吐露内心的忧虑。在听孩子述说时,爸爸妈妈对他所说的内容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其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这有助于孩子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控制不安全感的袭击。
6、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比如在小朋友面前讲故事总是卡壳,父母就可以每天设定10分钟的“讲故事时间”,全家人当听众,讲完之后给孩子鼓掌;也可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搞个小聚会,为孩子创造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
7、进行药物治疗
患有严重焦虑症的孩子不能回避药物治疗。通常,安定类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效果比较好。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剂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