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约束是一种艺术

三岁的淘淘正是最调皮的年龄。家中请客的时候,餐桌上摆满了各式饮料,淘淘不停地指使妈妈拿给他喝。淘淘“贪婪地”品尝著,脸上露出快乐而认真的神情。突然,他指著一瓶红酒说:“我要喝那个!”妈妈笑著摇摇头:“不,这个你不能喝。”淘淘却不以为然,挣扎著爬到椅子上要亲自动手给自己“满酒”,妈妈迅速地拿开酒瓶,板起面孔说:“不行,这个不能喝!”淘淘顿时大哭,挥舞著小手抢夺酒瓶。妈妈把酒瓶放到淘淘够不到的地方,孩子声泪俱下,看上去委屈极了。妈妈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似乎在说:“没办法,哭吧,反正我不会让你喝酒的。”哭闹了一会,见妈妈毫不松动,淘淘也识趣地跑到别处去玩了。

妈妈知道,酒精不利于孩子的发育,所以,尽管孩子哭闹不止,妈妈仍然坚守著这个界线——你不能喝酒。

不止对于身体,对孩子的心灵发育而言,这种坚守同样重要(当然,它并不单单意味著禁酒)。通过它,妈妈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在哪儿——你可以喝任何饮料,但不可以喝酒。它不仅限定了孩子的行为边界,更重要的是,在此互动中,妈妈塑造了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安全结构——“在面临危险时,必将有人警示我,所以,当没人警示我时,我是安全的。”这是一个深刻的内心体验过程,也是构成安全感的重要部分。

所有孩子都“胆大妄为”,在遭遇足够的挫折之前,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伴随挫折体验的逐渐增多,孩子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弱小。于是,他们从“无所不能”逐渐变得“一无所能”。(这正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某个阶段由“胡作非为”变得胆小退缩的原因)显然,这两者都不是事实,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外部的危险。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的安全结构帮助孩子逐渐确信——“在被警示的范围里,我要学会避免危险,而在此范围之外,我仍然是无所不能的。”

一个被恰当约束的孩子,可以在内心形成稳定的安全结构,他既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又懂得规避危险、有所不为。然而“恰当的约束”是一种艺术,多一分则苛,少一份则溺,年轻的父母们,请自斟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