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

指责,是逆反的开始;接纳,是交流的前提。如果你想打开孩子的心扉,那么,接纳将成为一把金钥匙。

从“不知道”开始的心理咨询

一个13岁的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我的工作室。从一进门开始,这个男孩所有的肢体语言都在试图告诉我:我不愿意来你这里,都是妈妈逼我来的。

三个人坐成一个三角形,开始进入咨询。

咨询师:知道妈妈今天带你来到老师这里的原因吗?

孩子:不知道。

咨询师:那你能告诉我,你和妈妈一起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吗?

孩子:不知道。

咨询师:那好,我们先来听听妈妈的想法,好吗?

孩子不作声。咨询师示意孩子的妈妈先讲。

妈妈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前几天孩子参加语文考试,在誊写作文的时候,时间来不及了,当老师来收考卷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考卷撕得粉碎。除了这次事件以外,发现孩子平时情绪上来的时候,也很难控制自己。这次来咨询,是孩子班主任的建议。另外她觉得孩子做作业的习惯不是很好,很拖拉,明明可以早点完成的作业会拖到周末最后一天的下午去做,所以经常会完不成作业,而且还会骗妈妈已经完成了(咨询师发现,这位家长在讲述孩子作业、发脾气这些细节的时候,尽管她在努力掩饰,但是神情中还是流露出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候,孩子忍不住开始辩解,说骗她是因为怕她要求他一定要完成。咨询师趁机接过孩子的话,开始重新面向孩子交流。

咨询师:老师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你之所以撕掉考卷,实际上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你当时一定很着急,很难受,对吗?

孩子:(用力点了点头)是的,我很着急。

咨询师:你担心没有完成的作文交上去,会影响语文成绩。这种心情我想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的。我想知道,后来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

孩子:老师开始的时候没有给我分数,后来给了我75分。

咨询师:老师真的很够意思,说明她也是能够理解你的心情的。

孩子:是的。

咨询师:现在我知道,今天你和妈妈一起来,其实是想知道如何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吗?

孩子:(点点头)还有我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想做很多事情,却做不到。

咨询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孩子:比如说。我很希望自己不要睡懒觉,可是每天起床的时候就是做不到。

咨询师:恩,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真是非常好。这是改变一个人习惯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

……

随后的四十分钟里,我们讨论了“老师为什么布置作业”(让孩子换位成一个老师的角色来思考)、“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该怎么办?”(让孩子在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习惯了说不知道的孩子,他的大脑会怎么样?”(鼓励他遇到任何事情,都想一想该如何去解决)、“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咨询师告诉了他习惯改变的原理,还跟他交流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规律)、“如何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会用1分钟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做深呼吸、改变一个角度看看这件事情、给自己1分钟时间的冷静、找一些合适的渠道发泄情绪等)

咨询中,我发现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很多话题只要我一点,他就能够说出个一、二,而且很愿意和我进行交流。他甚至告诉我,他的语文成绩之所以不是很理想,是觉得语文考试的一些理解题,他的答案并不一定能够对得上标准答案。如果老师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的要求给分,他就很容易丢分了。他说的太对了,这就是理科考试和分科考试的很大区别呢!他能这么客观地分析,起码说明他是个爱思考、喜欢分析事情的原因的孩子。

当我要求给我五分钟的时间单独和他妈妈谈谈的时候,他起身后拍了拍妈妈的肩膀,似乎是在鼓励妈妈,也似乎是在表达一份特别的意思。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孩子。

后面的咨询进行的非常顺利,和刚开始孩子只会说“不知道”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

其实,转变的关键点很简单,就是我用几句话点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理解和接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