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昨晚,深圳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卢宁教授在深圳市科学馆为年轻的父母们开讲如何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讲座开始前,卢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
青少年人格具有可塑性
晶报:您的讲座为何选择“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这个主题?
卢宁:青少年人格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我希望此讲座能唤起父母、老师及青少年本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康人格,走向幸福人生!
晶报:作为心理学术名词,“人格”该如何理解?
卢宁:“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动机、信念、兴趣等成分,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毕生发展性等特性。
晶报:在您的演讲稿里有这么一句话——“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核心成分;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基石。”那么,您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卢宁: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如果一个人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与自我,富有人类的同情心,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并能适时而有意识地控制与调整自己的情绪、态度、行为,那么这个人就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人格缺陷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晶报:“健全”的对立面是“缺陷”或“障碍”。那么,青少年人格缺陷有何危害性?
卢宁:人格缺陷者特殊的行为模式开始于童年期和青少年期,比如,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与自我,对他人情感冷淡或敌视,不愿同别人接近和交往,不能适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情绪、态度、行为。人格缺陷除了自己或他人痛苦外,还造成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困扰,影响个人职业功能/学业功能。人格缺陷者易于遭遇心理危机,人格缺陷者易合并为精神障碍。
晶报:青少年人格缺陷有哪些主要类型?
卢宁:青少年人格缺陷最主要有3种:强迫型、冲动型、焦虑回避型。比如,小A做作业时总反复检查,作业常要重新写5-6次。小A是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女生小B在家上网时间太多,父母只说了一句她就猛然大怒,她情绪常不稳定且有自杀倾向,事后又极度后悔。小B是冲动型;“焦虑回避型人格缺陷”者小C,易害羞,发言时总紧张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每次和别人打交道时总是在心里觉得“他不会喜欢我”,“他们不会接受的”,觉得自己卑贱、微不足道、没有朋友等等。
家庭是人格“加工厂”
晶报:该如何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卢宁:首先,家庭是人格“加工厂”,父母教养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其次,学校是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作用。此外,除了优化社会教育外还要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要“心中有数”
晶报:您说过,青少年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善于接纳自我,积极延伸自我,努力创造自我”。而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人格缺陷的可能性行为,该怎么办?
卢宁:人格缺陷的有效干预方式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多个家庭共同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多个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多个父母组合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上述方式建议家长在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心中有数”,但切记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