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
当代人越来越希望自己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因为当用武之时,我们方感到过去在学校和工作中,这种锻炼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从成长开始就伴随着这种训练。
电视台中对热点新闻的报道,内容丰富、时效性强,但专家和记者的表现却差别较大,这就与个人的概括能力、语言能力和驾驭现场的能力,也就是演讲能力有很大关系。首先,主持人的思维、品位以及关注点,应该和观众的思考期待一致,甚至更高一筹,那就会把谈话引向一个逐渐深入的境界,使观众兴趣不减、有所收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在电视机前。如果主持人或被采访者象私塾先生那样不紧不慢地老生常谈,不等讲完,观众就会换台。凡是在公众面前演讲(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电视节目中),都应尽可能做到:语言紧凑、用词准确、条理分明、论点突出、心安神定。如此,演讲者就不但具有了鲜明的个性,还有了驾驭现场的能力,这就是演讲者的综合素质魅力!我们对听众不能奢望“六秒钟定律”即知端详,但却可能像精彩电影那样,几分钟就吸引住观众的目光。
除了论坛的演讲及电视台的演讲之外,大千世界中充满了演讲艺术。演讲者的准备要认真充分,不可信口开河、无知涉险!
鲜活的思维是演讲中的智慧之光
几年前电视台转播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目光。人们为这种争论问题的形式、青年学子所谈论的话题以及所焕发出来的辩才而吸引。但是,由于国际大专辩论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观众的目光开始转向充满鲜活思维的“对话”栏目。观众更愿意看到知识丰富、紧跟现实、实话实说、与成功者近距离、充满鲜活思维的对话。在今年5月11日中央二台的“对话”栏目中有这样一个精彩场面:宏德公司董事长施振荣说,子女不愿接他的班,愿当教授什麽的,施先生也怕步王安的后尘,就把接力棒交给了几个德才兼备的“外人”。这时主持人问一位在宏德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你是追随施振荣这个人,还是追随宏德的企业文化?”回答是:“我追随宏德的企业文化,施振荣先生创立的企业文化。”紧接着,方太橱具公司董市长茅理翔先生对施振荣董事长的交班有不同看法。他说他把方太公司分给儿子一部分,分给女儿一部分,因为法律不够健全、经理人不够成熟、信誉也不够等等,所以传给子女放心。这时,主持人有一句幽默而意味深长的插话:“施先生把企业当孩子,茅先生把孩子当企业。”这类在现场迸发出来的鲜活的思想会给人们带来很深的启迪。
演讲的成功最终还要靠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演讲艺术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取决于长期的文化积淀与实践历练。我认为,从层次上,演讲艺术可分为四种:就是“技”“道”“悟”“空”。“技”就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演讲。“道”就是各行各业的理论宣讲。“悟”就是对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并能鞭辟入里且奔放自如。“空”不是无,而是一种自由状态,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至深。说到底,演讲是人类的活力和智慧之光的体现。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演讲人才辈出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许多专门从事“游说”的思想家和纵横家,他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还有着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等,也都是演讲艺术的绝妙的典范。他们杰出的辩才无一不是建立在独到的思想、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社会,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一些着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大学教授和企业家,也同时是演讲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增加了交往,阐明各种事物的演讲机会无处不在。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演讲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