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辩论赛|北大:怎样提升思辨能力

1. 辩论是对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考验。平时会进行怎样相关的积累呢?

李牧翰:一方面注重阅读,中外名著都是作家用心打磨的智力成果,许多文学名著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从语言特征来看,德语是一门很有逻辑的语言,许多德语作家也擅长表达哲思,他们的作品本身又像一个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远有歌德,近有托马斯?曼,这样的作家不胜枚举。阅读德语名家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对语言本身的熟练程度和对句法词法的理解深度,更是一种思维的操练。另一方面,我会习惯阅读国内外新闻,经常思考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常常与朋友们进行相关讨论。同时我也使用一些德国新闻的客户端,如die Zeit, der Spiegel等。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德语水平。

张皓莹:我呢首先是之前有过短暂的中文辩论的经历,在学长学姐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积累了少许的辩论经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一定锻炼。但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要多读书、勤思考,学思结合,就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读理论性的书籍和文献,思考作者是如何陈述问题、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的,自己能不能把同样的思维方法用到平时的交流、写作或者实践中。信息时代,网络也是提升自我的方便渠道,许多微信公众号都会发布一些针对热点时政、学术研究等各方面的优秀评论性文章以及相关的公众讨论,这都是我们扩大知识面、培养问题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很好的平台。此外,北大的课程也为我视野的扩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思维的训练提供了宝贵资源。我的专业是德语语言文学,划分在人文学部大类下,学科设置的初衷不仅仅在于技术性的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学和文化方面的启蒙,是人文修养的奠基、思想方法的传授与人格的综合塑造。一方面,老师平日的言传身教启迪我们对问题独立思考、不懈探索;另一方面,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要求——阅读、分析、论证、批判与写作等等,也对我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思维的培养、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张皓莹:首先,做好赛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广泛查阅资料、多与他人讨论交流、综合探察多方观点,了解辩题产生的语境与诉诸的核心关切。许多辩题乍一看令人无从下手,比如这次初赛的“996的引入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纯素食是否有利于气候保护”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走出既往的思维定势、学会换位思考,从认真琢磨辩题中的字词出发,思考双方各有哪些可能的论点及论据,可资进攻和防守的点何在,进行战场和转战场问题的设计,起草立论和结辩陈词。这个过程可能是相当复杂、痛苦的,不但要夜以继日地写稿改稿背稿,而且赛前身边所有的辩论队大佬基本都被我戳了个遍:)当然,在交流过程中收获的思考的快乐和友情也是无与伦比的。

比赛当天,首先要调节好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赛场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给予对方辩友充分的尊重,善于倾听。辩论是双方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和谐交流,不是咄咄逼人地一味向对方灌输己见,也不应演化成各执一词的冲突。在认真倾听对方立论和提问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进行礼貌的回应和批驳。同时,场上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灵活应变。辩论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其变幻多端,针对同一辩题,我们不可能复制出两场相同的辩论,即使已经提前演练过一百次,也无法准确预测第一百零一次。如果双方就某一争论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或者对方持续攻击己方的薄弱点,不妨尝试利用“受身打法”等方式换个话题,重新掌握赛场上的主动权。结辩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拘泥于先前准备的草稿,一定要立足于当日的赛场实况,在指出对方问题、拆解对方逻辑、重申己方观点的基础上做好价值升华。

李牧翰:我自以为是一个不怎么会辩论的人,比起让别人听从我的观点,我其实更愿意听听对方怎么说。不过,有时这种聆听的姿态在辩论过程中反而可以起到积极的意义。在我的理解中,一场有益的辩论并不在于某一方的咄咄逼人,使另一方毫无还手之力,而应该是就一问题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同时,对对方发言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也是己方进一步阐述观点的基础。因此,有时不要过于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学会让给对方一些时间,这未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与此同时,和搭档的配合也尤为重要。两人风格的差异经常能互为补充,从而产生良好效果。一方善攻,一方能守;一方善于建立逻辑框架,一方能够及时提供补充。这样的搭配能够让两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 其他关于辩论赛的心得和感想:

李牧翰:准备辩论和参与比赛的过程永远都是最有意义的。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搭档和我在赛前的两周内进行了许多准备工作,学习了各种辩论中能够用到的德语表达方式,以及训练了如何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德语表达和思考能力,更加深了和搭档的友谊。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我感触良多:如何在台上克服紧张感、如何在短时间内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如何和搭档合作——这些都是这次比赛带给我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在比赛中结识了许多在国内各个高校学习德语语言文学的同学和老师,从大家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建立起新的友谊。衷心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

张皓莹:比赛之后和搭档调侃说,这次意外的成功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从“天时”来看,主要是抽签运气还不错,遇到的所有对手都非常友好,赛后我们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且各场比赛之间也有充裕的准备和调整时间。从“地利”来说,是因为我自己就是济南人,当时看到比赛安排在济南就觉得特别惊喜,这场比赛也是家乡留给我的最美好回忆之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和”。首先,一定要特别感谢系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鼓励,还有各位同学们的无私帮助!系里的两位外教老师不但陪我们一同乘车前往济南,而且在赛前准备阶段,例如辩题的分析、辩词的修改打磨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比赛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发生在返程的高铁上——外教Christine从包里掏出两大袋零食,分别递给我和搭档,告诉我们,她们担心我们如果提前被淘汰,可能会很伤心,所以提前为我们准备了礼物。袋子里附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们为你而骄傲(Wir sind stolz auf dich)”。我想,这是我此行收到的最好的奖励。

此外,班里其他有丰富辩论经验的同学也陪我们一起进行了赛前模拟演练,提供了专业指导,令我们受益匪浅。因此,这次的冠军头衔无疑是赋予我们全体的,正是集体的智慧和温暖推动我们走得更远。

最后,当然不能忘记感谢我魅力无穷、才貌双全、体贴靠谱的搭档!无需解释,这里就不再啰嗦了哈哈哈哈~

另外,最后的最后,感谢主办方精心的筹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独一无二的宝贵机会!一者,比赛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得到认可、锻炼成长的舞台,也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了我们对于自己专业的热爱。二者,这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辩题启迪我以全新的角度对以往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走出校园的象牙塔、建立个体与时代的理性关联的宝贵机会。而最最重要的是,这次比赛为我提供了与全国其他高校德语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切磋交流的平台,新朋友的笑容、老朋友的问候,相互鼓励的温暖、一起努力的约定,无疑是我这次比赛所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就像赛前说的,重要的不是胜利与否,而是辩论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Wichtig ist, dass es Spa? macht)。那么,最后,祝我们的比赛越办越好,欢迎广大学弟学妹投身德语事业,祝大家都能学有所成、乐在其中!


NSDA“SDcamps”全国英语演讲与辩论大赛(大学组)/SDcamps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大会(中小学及幼儿组)/美式辩论赛(以下简称大赛/大会)现诚招全国省市合作伙伴或城市合伙人,共同进行推广NSDA赛事品牌、举办赛事及培训活动、开展素质教育、美式营地项目等多方面合作。

我们希望认同NSDA理念,有赛事组织经验,或有教育资源,特别是有理想有热情的机构或个人一起携手,共同推广NSDA品牌、赛事及素质教育。以机构的形式,或以城市合伙人的方式均可。具体的赛事组织、盈利模式,欢迎电话或微信咨询。

微信:0012133598196

详情查看:NSDA(全美演讲与辩论联盟)赛事活动诚招全国各城市合作伙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