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辩论中如何取胜应注意的问题和策略
辩论赛中,技巧是取胜的关键。
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 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 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 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 概念的模糊和清晰: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 煽情: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
辩论之策
论辩论之“攻”
没有任何经验,尽管也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什么“一辩”、“二辩”,但至少现在看来,咱班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于是“辩论四善”中首当其冲的“攻”自然也由“单枪匹马”变为了“群舌共愤”。这样也好,团结的力量大嘛!上半场,我方恐怕是有些落后了,被对方的提问弄得团团转,比如对方问题一个接一个“培优不是浪费时间吗?”、“有必要培优吗?”……对手的功力真让人敬佩,的确,辩论就该这样,要想取胜就得进攻,要想赢得全城就必须先攻下城门。一个问题接一个,让对手的我们毫无余地,这一仗,他们打得真妙!
论培优之“守”
象棋中“田”子格里的“将”的两旁便有两位忠心耿耿的“士”,他们走不出田字格,当然也不能进攻。第一局中的我们显然与之类似,那可真像成了反方的“顾问”。虽然问题目不暇接,但就算敌人再多,我方的回答那也是毫不逊色。“就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要说……”,这是“守”中最常见的句式,面对对方的枪林弹雨,不要恐慌,及时应对对方问题,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就算不进攻,只要努力守住自己的城池,那么比分还是1:1
论培优之“转”
“总不能一直就让人这样牵着吧…”我方队员显得有些担心了。“四善之三”——转!张潇雨以一种成熟的风范,话语虽不尖锐却满富杀气:“那么请问,现在别人都在培优,你不培优就会落后,那么请问对方怎么回答?”厉害!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其实在她发言之前对方就一个已经争执了好几回合的问题再次向我们发出挑战,再这么下去,我方非落后不可。在这时候,可以移转话题,这一块攻下来便可转移阵地,继续以一个全新姿态应对挑战者。感谢她的这一“话锋一转”,我方终于由“守”过渡到“攻”。
论辩论之“断”
有了刚才的那一“转”,我方终于渐渐趋上。“我认为……”,“你们说得不对……”这是“断”中最常用的句式了。”化整为零“这道理大家都懂。一个个的论据总会有胜利的一方,当然也有失败的一方,那么失败的一方当然不会再提这个论据,这时阶段性胜利者便可以见缝插针,集合一个个小胜利最终合成一个大胜利,这样,胜负就易显了。
论持久战
“四善”都完了,但辩论还未结束,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很多。除了最常用的“四善”,还有小编自己归纳的“挑刺儿”:比如对方的话自相矛盾:前一位同学刚说“培优对人有伤害,可以‘减少人口’。”,后来的同学又说:“培优对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这时,你便可毫不留情,一语道破玄关,让他们自相矛盾、无话可说。
当然,我们收获的不止是辩论的技巧,还有感悟。对于“培优”的争议不会随着一次辩论赛而结束。“持久战”,在战斗中、在辩论中、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感悟,很多很多技巧可以归纳。用心,你会收获更多。
来源:无忧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