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优势丧失,调整心态是关键

海归人才“职”归何处

十年前,“海归”是非常令人艳羡的群体,是就业市场中企业争相追捧的“金领”人才,月薪动辄上万;五年前,部分“海归”变成“海待”,蜂拥的留学潮使他们与本土人才相比,逐渐丧失头顶的光环;而今,金融危机来袭,不少“海归”面对海外恶劣的就业环境,开始选择回国寻找工作。今日的“海归”将“职”归何处?

招聘回归理性

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有近50万中国人留学海外,学成归国的人数占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与数年前“一张洋文凭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情况相比,如今多数“海归”在招聘会现场已经没有明显优势。雇佣成本高、不了解国内形势、容易眼高手低,这些理由让有些企业将他们拒之门外。

小吴今年夏天即将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律系毕业,如今在一家中国企业的英国市场部担任法务助理。她坦言,当初从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时,抱着深造的念头选择了留学,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积淀更深厚的基础。“没料到竟然遭遇金融危机!”虽然她在公司实习期间表现很不错,但英国的经济形势却对海外留学生毕业求职较为不利。“毕业后如果不能留在英国工作,我自然还是会回上海找工作!”如今,专攻国际法的她已经在广泛搜集国内企业的招聘信息,为求职做好两手准备。

但是,国内企业聘用“海归”的态度却显得较为谨慎。某著名国企的人力资源经理陈先生将“海归”形容为“空降兵”,两年前一次招聘应届“海归”的经历,让他对这个群体有些“感冒”。“他们开出了很高的期望薪水,但却不是很了解国企的运作情况。”陈先生表示,如果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角度考虑,本土人才比大多数“海归”更符合自己企业的招聘要求,因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海归”适应国内人才市场的这个过程,似乎成为不少企业婉拒人才的重要原因。本市一家人才服务公司经理也表示,如今无论国企还是外企都已经在用人观念上产生变化。出于节约开支、注重效率的考虑,很多进军中国的知名外企也加快了人才本地化的进程。只有在海外有5年或者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能回国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位。对那些毫无工作经验或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海归”来说,与迅速成长的本土人才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应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雇主们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派”如果不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找一个合适的定位,就有可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

政策环境优越

2月中旬召开的2009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上海促进就业、优化人才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从政策角度对海外人才实施引智工程,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据悉,2008年27家在沪金融机构先行赴英、美招聘中高端紧缺金融人才的“海外招聘团”,共招聘岗位170多个,取得一定成效。因此依托国家启动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上海2008-2010年引进海外智力行动计划》将全面推进,同时启动的还有“3100工程”,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海外引进约100名各领域领军人才。其中,相关政策将支持在欧洲增设的海外联络处,拓展海外工作网络,加大海外人才跟踪和服务力度。此外,也将以留学人员创业园为载体,结合实施“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推进“归谷工程”,启动1至2个创业示范点建设。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鲍淡如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建设,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助力。如果能把海外高端人才掌握的知识、甚至是失败的教训带过来,对于上海的发展将非常有益,而“引进一人,未来有可能培育出一个部门,从而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政策环境的优越无疑为高端“海归”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回家求职”的理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