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交际有道

曾国藩交际有道

1864年7月,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之所以步步高升,权倾朝野,与他善于交际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以“敬”换来援引、扶持与指导。曾国藩会考那一年,总考官是朝廷很有权威的重臣穆彰阿。考试之后,曾国藩拜见了穆彰阿,并一直以“恩师”相称,执弟子礼,穆彰阿对曾国藩的人品、学识极为欣赏,于是向道光帝推荐了他。

曾国藩得到圣旨到中和殿候见皇帝,但等来的却是“皇上今日没空,命你明日再来”。出来后他急忙禀告了穆彰阿。穆彰阿马上吩咐下人把中和殿条幅上的字抄录下来,并命曾国藩回去背熟。果然,第二天道光帝问他的就是中和殿条幅上写的是什么。

曾国藩对穆彰阿的恩情牢记在心,对他的尊敬更是始终如一。穆彰阿被罢免后,曾国藩仍然经常去看望他。20年后,曾国藩赴任直隶总督,进京陛见时,又专程去拜访了穆氏的后人。

其次,懂得放低姿态。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然而,曾国藩从四品升为三品,除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的人,且轿呢仍为蓝色。不久,曾国藩升为二品大员,出行规格仍如此。

有一年,曾国藩不等皇上批准,匆匆回籍奔丧,左宗棠大为不满,说曾国藩自私无能,临阵脱逃,一时间长沙官场哗然和之。于是,曾国藩主动去拜访左宗棠。在距离左宗棠家很远的地方曾国藩就下了轿,并且不穿官服而着便服,不带一个随从。曾国藩从此低姿态,终于将“裂痕”修复,取得了左宗棠的认同,并得到了左宗棠的大力辅助,使其在以后的战争生涯中如虎添翼,步步高升。

再则,诚心尽力地培养后辈贤才,并诚意举荐任用。曾国藩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很早就起床查营,然后在黎明时分与幕僚共进早餐。初到曾国藩幕府,李鸿章很不适应症这种生活,深以为苦。一天早晨,他以头痛为名想多睡一会儿,曾国藩便派人告诉他必须所有幕僚全都到齐才开饭,李鸿章这才匆忙披衣,“踉跄前往”。饭后,曾国藩严肃地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李鸿章“为之悚然”。曾国藩素知李鸿章“才气不羁”,故对他要求格外严格,尽力雕琢,陶冶其性情,培养其道德。凭着这样的用、培养人的能力,曾国藩带出来的李鸿章、沈葆桢等都成为大清后期的栋梁之才,有如此大批后辈贤才聚集在周围给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曾国藩想不升迁都难!

得道多助,曾国藩交际有道,故而能够步步高升,成为“中兴第一名臣”。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