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和王迅:都在生活里泡过
黄渤和王迅:都在生活里泡过
作者:徐雯
十年前初次见面,黄渤和王迅谁也看不上谁。后来,他们惺惺相惜,一起凭借和颜值成反比的才华,改写了娱乐圈的审美曲线。
“傻”与“精”
下午3点半,王迅还没有吃午饭。沙发边的椅子上,放了一包助理刚买的饼干。透过他鼻梁上架着的黑框眼镜,能看见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这一天,他凌晨4点睡,7点就起床,赶着录一个访谈和一个喜剧节目。
“这些节目以前都是上不了的。”王迅还没坐下,就开始自嘲。
今年6月,王迅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明星真人秀《极限挑战》。
节目播出后,王迅除了落得一副憨厚、呆萌、总是被欺负的老实人形象,还收获了一个昵称——“极限三傻”中的二傻,大傻是孙红雷,小傻是张艺兴。剩下的3位男嘉宾,黄渤、黄磊、罗志祥,自然就被归为“极限三精”。
王迅参与这个节目缘于好友黄渤的推荐。“50亿帝”(主演影片票房累积超过50亿)黄渤是《极限挑战》里最大牌、最贵的嘉宾,相对而言,王迅是6人组中最不知名的。某种程度上,他们构成了这个节目的两极,一精一傻,一谐一庄,碰撞出了很多火花。
王迅常以“傻人有傻福”解嘲。好几期节目中,他都是劣势开场,却笑到了最后。
在《极限挑战》之前,这个来自四川的演员并不像节目里其他嘉宾那样为人熟知。第一次上街录制节目时,没有一个观众认识他。
节目刚播出时,有网友甚至因为不认识王迅而呼吁节目组把他换掉。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接受他。第六期节目播出后,王迅的微博粉丝数从参加节目前的4万多飙涨到了90万。因为两颗突出的门牙,网友们送了他一个外号——“松鼠迅”。
“其实他是一个特别好、特别有才华的演员,只是还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了解他。参加一个这样的节目,可以把他这坛在酒窖里藏了很多年的老酒推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也希望有更多的行内人能够认识到王迅。”黄渤向记者解释他推荐王迅参加《极限挑战》的原因。
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黄渤,深谙这个圈子的规则:眼下的时代,上一档收视率不错的综艺节目,受到的关注度可能要大过埋头演10年的戏。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王迅现在再去街上做节目,会有一帮人叫他的名字。他的工作已经排到年底,很多剧组找上门来,给的全是男一号的角色。
十年
青岛与成都在地图上的距离是2000公里,坐飞机需要3个小时,坐一列K字开头的火车需要40个小时。
2005年年底《疯狂的石头》开机之前,这是黄渤与王迅的距离。那一年,他们都31岁。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低成本的黑色幽默电影,汇聚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黄渤和王迅在其中扮演两个配角,一个是跟在“黑老大”(刘桦饰)身边的小贼黑皮,一个是跟在阴险商人(徐峥饰)身边的“四眼”秘书——都不是端正的角色,充满邪气,且不按常理出牌。
王迅至今记得他第一次见到黄渤时的细节。
制片主任把他俩还有编剧岳小军安排在了一个房间。军队文工团出身的王迅穿着军装进去,没人,房间乱得翻了天。不久,黄渤和编剧岳小军从外面回来。王迅愣住,大家相互点了一下头,都没说话。王迅心想,这都什么人啊,长头发、打扮得跟小流氓一样。
“这种人就是我的对立面啊。我是武警,专门打击这些不法分子的。”王迅说,那时候的黄渤已经进入了黑皮的角色,“不是不好看,是长得吓人。”
王迅在那个房间待了一个小时就走了,二话不说找制片主任换了房间。
这个故事在黄渤那里有一个略微不同的版本。
黄渤说,他第一眼见王迅就觉得这人长得太欠儿了,“来的时候还穿了部队的衣服,你下意识就萌生一种冲动,得控制住,不然就想上去打他”。这让他对王迅没什么好感,觉得也聊不到一块儿,“后来听说他换房间去了,还挺高兴的。缓解冲突嘛,不然打起来也不太合适”。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电影。对黄渤来讲,小贼“黑皮”促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转折。这个角色让他的魔性表演开始被大众熟知之余,还帮助他斩获了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
《疯狂的石头》带给王迅的改变有限——之后他仍在各个剧组串戏、做配角,恪尽职守地演一些需要龇牙咧嘴的狠角色和小人物——却是他演艺生涯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王迅认为他们俩对喜剧表演的理解是相同的:“我们都觉得喜剧是严肃的艺术,不是滑稽、搞笑,而必须是从人物的性格、意志生发出来的,是有逻辑的、立体的。”
几年后,当黄渤凭借一张“长得抱歉的脸”在娱乐圈势不可挡地崛起时,他没有忘掉王迅这个“贫贱之交”。看剧本时,要是某个角色让他脑子里浮现出王迅的形象,他就会跟导演推荐王迅。
“如果没有认识黄渤,之后很多戏都不会找我了。”王迅说。
10年间,两人合作过8部电影、4部电视剧。
开始成为主角的黄渤越来越有名了,他获金马奖,熟练地走红地毯,熟练地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王迅依旧还是配角,辨识度很低,他怕黄渤忙,不敢随便给黄渤打电话,有什么事情就找他的助理。
“有些人忙了、火了,正常的交往就没了。”王迅说,这一行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但黄渤,你给他发微信,他肯定回。而且他会经常主动和你联系,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在拍什么戏。”
那时候的王迅还没有离开部队,无法签经纪公司,黄渤觉得他很吃亏,就让自己的经纪人一起处理王迅的事务。
10年来,黄渤积累了大量的行业资源,他希望以自己的能力给王迅带来更多的机会。
王迅这样定位过他和黄渤的关系:行政上他是老板,感情上他是兄弟,行业里他是对手。
都在生活里泡过
时间从2005年再往回拨10年。
时年21岁的黄渤尚在“歌星”的梦里酣睡,怀揣着他的大哥大在全国各地联系歌舞厅的演出。这一年,同样21岁的王迅第一次离开部队文工团,此前的3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上台表演的机会。
在选秀尚未兴起的1990年代,搞文艺的年轻人通常有两种生存方式:在江湖上漂着或者在体制内养着。黄渤属于前者,王迅属于后者。
黄渤从初中起就在歌舞厅唱歌、混社会,经常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让他很早就开始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1995年,王迅初次离开部队时,是怀着深深的挫败感回家的。喜欢表演的他,在表演这条路上走得颇为艰辛。最初他是学谐剧的,后来又学相声、编剧。1992年,他在部队表演快板时,观众席上突然多了一位领导,政委就给他临时加了4句台词。“快板那都是练到词儿都不过脑子的,哪记得住啊?”果不其然,上台之后王迅忘词了。后来他再也没有获得表演的机会,人也因此变得沉默、自卑。
直到1996年,因为在成都演火了一个双簧,部队才又把他特招入伍。当时有一个团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是个好孩子,但是选错路了,你没法当演员。你怎么能搞喜剧呢?你太内向了。”
不适合当演员的话黄渤也听过。2002年,黄渤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系,同学看见他很惊诧,说现在电影学院的招生标准怎么这么松了,还有长辈善意提醒他: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2009年,加冕金马影帝的黄渤在领奖台上以戏谑的口吻分享了这个故事。
1998年,当陆毅饰演的肖童和李亚鹏饰演的杨峥赢得万千观众的心时,24岁的王迅直接越过了青春年少,在一部名为《下课了,要雄起》的四川方言喜剧中扮演一个充满心机的阴谋家。这是王迅“触电”的开始。
此时的黄渤则过着天天被人追债的日子。两年以后,黄渤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在好友高虎的推荐下,他接拍了管虎导演的电视电影《上车走吧》。这部后来获得金鸡奖的电影作品,给了黄渤的演艺生涯一个很高的起点。一个从来没有学过表演的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之路。
2004年,管虎拍摄新剧《生存之民工》时再一次找到黄渤。该剧在地面播出后,连续夺下多个收视冠军。黄渤在家里看电视,觉得这部剧播得这么火,一定会引来很多戏找他。事实上,他原来怎样还怎样。
王迅也曾以为他能凭借一部电视剧一炮而红。2003年,他看《编辑部的故事》非常火,就写了一个《士官不是官》的情景喜剧,并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男二号的角色。剧本写好后,他却苦苦找不到演员的感觉。导演欧阳奋强当着一帮演员的面劈头盖脸地骂:“你会不会演戏?”王迅说他那时候每天都在怀疑自己:我到底能不能做影视剧演员?
最后总算演完了,但电视剧播出后反响平淡,王迅一炮而红的梦想不得不暂时搁浅。
正是因为有这种相似的经历,王迅说他和黄渤日后见面时才特别聊得来。黄渤用“都是在生活里泡过的人”来形容他和王迅在演艺路上的摸爬滚打,这种惺惺相惜感促使他在自己成名后特别愿意回过头来帮王迅一把。
在外界看来,黄渤与王迅的关系是“帮”与“被帮”,事实上,他们之间友情的基础并非只有江湖义气。
在黄渤眼里,王迅是难能可贵的创作型演员:“《民兵葛二蛋》里面,老张(张耀祖)的戏份没那么多,他就自己吭哧吭哧地写,最后写成了一个相当饱满的人物,非常立体。”
对演员职业的认同构成了他们友情的基础,而对这个职业的警醒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的镜子。
从2006年到2014年,王迅共演过25部电影、24部电视剧,但几乎都是配角或是客串,不断地重复很多角色,因为觉得是朋友邀请,不好拒绝。黄渤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真的得敢拒绝,因为这样子不负责,你帮不了他,等你有一天变强大了,能左右这个戏的时候,才叫帮他,你现在是在应付他。”
这对当时的王迅是当头一棒。“演戏要聚气。散了的话,观众就会把他当做一个串戏的演员,导演也会觉得他就是个串戏的。”王迅听从黄渤的意见,去年年底开始,拒绝了很多戏。
王迅说,在娱乐圈,黄渤是他少有的那种能交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