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为何随意打骂父母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是为孩子来访的。

他们的女儿叫潇潇,今年18岁,读高三。前些日子过节,全家人到亲戚家吃饭。就要开饭时,潇潇向爸爸要摩托车的钥匙,说自己要出去一趟。父亲说:“你没用过这么大的摩托,又正是过节的时候,别去了,免得发生危险。”潇潇立马变脸:“你给不给?”父亲还是说怕发生危险。潇潇“腾”地就来了脾气,朝父亲直冲过来,和父亲开始了一场“战争”。母亲过来劝解,潇潇连母亲一起又打又骂,并且口出狂言:“你们等着,早晚我把你们都杀了!”潇潇越发狂暴,转眼间,亲戚家里好多东西都被她砸了。她还抄起一个醋瓶子,把里面的醋抡得满墙都是。潇潇的疯狂让妈妈无可奈何。“战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人都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

“战争”结束了,回到家中潇潇便浑然睡去,睡醒了上网。晚上12点多,又去外面网吧上网。第二天整整出去一夜,次日早上9点才回来。整个没事人一样,好像那场“战争”与她无关。父母倒成了“战犯”,心惊胆战,不敢大声言语,更不敢批评教育。直到两三天后,妈妈想和她谈谈那件事,潇潇一开口就是:“你闭嘴!”

这样的家庭战争并非偶然事件。暑期的时候,比潇潇高一年级的男友参加高考,妈妈同意潇潇的要求,让男友来家里吃饭。潇潇自然高兴地忙里忙外。转天,妈妈正在做饭,想让潇潇把她自己的几件衣服收起来,潇潇懒得干就借口说很忙。妈妈说了一句:“昨天你男朋友来的时候,怎么那么勤快?”没想到潇潇突然火起:“闭嘴!”顺手就掀翻了桌子。妈妈辛辛苦苦弄的一桌饭菜眨眼间化作满地杯盘狼藉。糟蹋了一桌饭菜,也糟蹋了妈妈的心。可潇潇却没事一样扬长而去了。妈妈只有流泪的份,硬是没吭一声。潇潇回来,妈妈好像赎罪一样还央求潇潇再把男友接来。

潇潇的学习成绩较差,也不是很努力。不久前,干脆撒赖不去上学了。妈妈跟爸爸说先别理她,也许她只是耍脾气,过两天就又会上学了。两天过去了,潇潇还是没有动静。爸爸耐不住了,和潇潇谈起了学习问题。才说两句话,潇潇又怒形于色:“你闭嘴!”爸爸忍无可忍了,严厉地批评了她。潇潇从来没吃过这一套,可她不怕,嗓门比爸爸还高。“战争”自然升级,由动口变成了动手。潇潇下手真狠,不知哪里来的刀子,一眨眼,爸爸的衣服已经被划了好些口子。

这还了得,爸爸极力制止。潇潇毫不手软,刀子继续朝爸爸挥舞。结果,爸爸的手腕被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谁都没想到女儿下手这么狠,妈妈顾不得其他,赶紧把爸爸送到医院。等父母从医院回来,潇潇已经进入梦乡了,压根儿没把父亲受伤的事放在心上。第二天,又一个人出走,一天后才回来。自此连续几天不去上学。就算是这样,父母谁也没敢再和潇潇说一个“不”字。

我看到了潇潇父亲手腕上长长的伤疤,上面二十来个针眼清晰可见,触目惊心!

叙述至此,潇潇的妈妈再也控制不住流泪了:“孩子闹过去就没事一样,照样吃喝玩乐,一点也不知道错了,从来没说过对不起。今天我们把不愿讲的这些事全说了,您说这孩子是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病?”

我对他们说:“潇潇没有精神病。”

“那么,孩子是怎么回事?”潇潇的母亲急切地问。

从家长叙述的情况,初步判断潇潇的问题属于人格障碍,具体来说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一是冷漠无情。表现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表面往往也能与他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但时间一长必然与人分道扬镳。二是无视社会道德规范。表现为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以及屡屡违反社会准则,前者如随意旷课、旷工,长期在家吃闲饭而心安理得,不照顾妻儿也不赡养父母等,后者如反复说谎、偷窃、反复违反校纪厂规等。三是行为冲动。表现为行动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例如,不辞而别离家出走,无故更换工作岗位,动辄斗殴或谩骂等。四是缺乏罪责感。表现为从不内疚和自责,却总是去责难别人。在做了大多数人会萌生愧疚感和罪责感的事情后,自己在感情上也无所谓,没有反应。有时虽然也能在他人指责下迫于压力作出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绝不会有痛改前非的行动,而且片刻即忘,依然故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爆发型人格障碍有些相像,但有明显区别。爆发型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去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

“潇潇的表现就是这样。”潇潇的父母异口同声,转而又问,“这种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原因,一般认为不外先天的生物学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先天生物学因素学说还没有定论,就后天环境因素学说,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或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疏远,这就使孩子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孩子虽然形式上学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其二,是指成人的行为或成人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成人喜恶赏罚无定,使孩子无所适从,自我同一性发展就会出现障碍。对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愧疚感,行为的冲动性和意愿无法自控,都是成人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或成人自己缺乏行为准则和自制能力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看来,我和孩子爸爸一个软一个硬就是对孩子要求的不一致了。”潇潇的妈妈有所领悟,回忆起了潇潇的童年,“还有,从小我们对孩子关心也不够。潇潇自幼是姥姥带大的,整个随她姥姥的脾气。姥姥本来就是个爱着急发火的人。再加上当时潇潇的小舅不幸去世,姥姥受了刺激,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很不正常。姥姥把潇潇当成了精神寄托,什么也不让我们照料,非要让孩子白天黑夜不离身。姥姥对潇潇溺爱得简直没谱,弄得孩子非常任性,脾气很大,经常无理取闹。到了我们要管教的时候,姥姥又哭又闹。我们只能退让,还要央求老人……看来,这些都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呀。”

“说得对。”我对潇潇母亲的话表示肯定,“童年是人格奠基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几乎都能寻觅到童年生活的印迹。潇潇童年的生活环境也是一种家庭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姥姥行为无常的榜样作用,父母长期不能照料孩子给孩子的冷漠之感,父母与姥姥对孩子的要求不一,父母对姥姥的一味退让,父母对孩子的无可奈何,这一切都深深地形成了潇潇童年的心灵印迹,奠定了她的人格基础。潇潇离开了姥姥,已经到了该进行行为规范‘补课’的时候了,可父母延续了委曲求全的退让做法,这对孩子等同于一种鼓励。青春期的躁动,高考的压力,又成了心理诱因,使潇潇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经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引发了一次次家庭战争。”

“您说得太对了。”潇潇的父母又一次异口同声,“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吗?”。

“虽然潇潇挑起的战争很激烈,但只限于家庭,只对父母妄为,说明潇潇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是很重,只要积极进行补救,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我肯定地说。

随后我们就具体对策达成了共识。

首先是认知调整。和孩子推心置腹地交谈,促使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和对自己的不利,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责任,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增强其自控能力。

其次是规范训练。帮助孩子掌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掌握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懂得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社会角色,都要按照社会对该角色的规范要求表现其行为。比如,作为子女必须尊重父母,不能张口“你闭嘴”,打爹骂娘更是不允许的。否则,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是适当奖惩。孩子出现反社会行为时,必要时给予如关禁闭等强制性的惩罚。惩罚多次,孩子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有一种痛苦的体验,从而抑制其反社会的行为。这在心理治疗上属于厌恶疗法。同时,对孩子规范的行为给予鼓励。

“这么说,我过去太软弱了,太妥协退让了。”潇潇的母亲到底是一位知识女性,又有了新的领悟,“就说孩子把他爸爸的手腕划伤,我当妈妈的就应该严肃指出她的错误,叫她向爸爸认错。可是过去我一直没敢。”

“对,很高兴当妈妈的能够这样想。”我肯定地说,“就是这样,对孩子,错了,你必须认错,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已经长大,可以与她论情、论理,直至论法。绝不能让孩子要挟父母。一味软弱退让委曲求全,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心,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不幸。教育孩子,有时候狠心是更深的爱护。”

潇潇父母的身躯挺直了许多,潇潇妈妈说:“今后要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了。”

“教育孩子本该理直气壮。”我笑了,“不过,避其锋芒,尽量不以家庭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需要讲究的策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