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午餐的一段母子对话
小儿自打上学起,就一直不肯在校吃饭。原因有三:一,他胃口大,怕在学校吃不饱;二,在家吃饭随心,吃不下可以不吃,在学校这是大忌。虽然他在家也很少剩饭的。三,天暖和的话,在校吃饭的孩子要睡午觉的,这是儿子最恨的事,在家的话,午睡就是形式,实在睡不着可以不睡。综上所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坚持回家吃,害的他的老妈我,天天下班像打仗,忙得团团转。
这学期他上五年级了,到了高年级,作业量增加,饭后时间老师也会布置一些作业,很显然,这对回家吃饭的儿子来说,时间是远远不够用了。终于,儿子在老师N次抱怨下,决定在校吃饭了。解放区的天,放晴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儿子已习惯了在校吃饭,每天和他闲聊,总能听到一些好玩的话语。这不,昨晚和他聊天,说起午餐,他挺高兴地说:“妈妈,今天中午我们吃了炒三鲜,还有豆芽,坐我对面的同学都羡慕我了。”
“为什么?”
“说老师偏心,给我那么多菜。”
“今天老师对你特客气?”
“那是,很多肉丝,很多豆芽,就是饭少了点。”
“儿子,是不是你近来表现好,老师才多给你的?”
“才不是呢!因为今天排队吃饭的时候,我去了趟厕所,回来后只能排后面了。”
“这跟你饭菜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后面的同学说,排后面有后面的好处。因为老师分配饭菜的时候,总怕后面的同学不够分,所以在前面总是打的少了些,到后来了,菜和饭都多着,不吃也是浪费,所以后面的学生就会打的足足的。”
“那不容易,你以后都排后面得了。”
“妈,你又错了,如果是吃鸡腿的话,后面的就吃亏了。因为老师总是挑大的给同学,到后面就只有小小的了。”
“那咱看好了,吃鸡腿就往前,吃别的菜就靠后。”
“老妈,甭想那么多了,位置是排好着的,你以为天天都能动啊。”还真看不出,吃了一段食堂,儿子居然也能总结出这么多门道,哈哈,挺自豪,也觉得挺好玩的。儿子继续一本正经地说:“其他班级的同学呢,比我们要舒服一点。因为他们班帮助打饭的同学先去吃饭,吃完后就给其他同学全部打好,这样其他的同学到了立马就可以吃了,速度快。”
“你们班没有帮助打饭的同学?”
“有的,不过是和我们一起去的,要先帮我们打好了,然后他们才轮到吃。”
“那他们不是吃亏了?”
“妈,怎么会呢?他们自己打自己吃,想打多少就打多少,有自主的权利,不是比我们更好吗?”
老实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些。我一味地想着自己孩子怎么样才能不吃亏,没想到,吃亏才是占了最大的便宜。
很多时候,大人的看法确实没有孩子来得深远和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