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教孩子“道歉”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47630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前两天,我的朋友刚被幼儿园老师“请”过去,当然是因为她儿子小恒。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次,小恒拿着一根木棒和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打闹,老师看到了,大概是出于担心,于是严厉地没收了木棒。小恒很委屈地站在哪里。老师说,你可以去玩其他玩具。小恒说,那我骑自行车!老师说,可以。
接着小恒就去骑自行车,可是自行车当时正被一个小女孩骑着。小恒上去二话不说一把把小女孩推了下来。老师看了个满眼,马上把小恒叫下来,说:你应该给小女孩道歉。小恒很不情愿地背对着小女孩说:对不起。老师说:你应该真诚的道歉。小恒说:我道歉了。老师说:你是道歉了,但不够真诚。你应该正对着她,看着她的眼睛道歉。小恒照做了,老师说:你的道歉还是不真诚,你必须真诚的道歉。
小恒回家后,一脸困惑的问:妈妈,什么是真诚的道歉?妈妈想了好几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就来问我。
我说:“真诚”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过于抽象了。“真诚的道歉”前提是孩子真的感到歉意,而不在于“背对着别人”还是“看着别人的眼睛”,“真诚”不是形式,是真实歉疚之情的自然流露。倘若,没有歉意,任何形式和语气的道歉都是不真诚的。
问题是,当时的情境下,孩子是有情绪在的,他正在为自己的木棒被老师没收而“委屈”,或许在他看来“这没必要也不公平”,或许他正介意“老师对他的态度”。这种情绪被忽略,孩子可能会产生“怨气”,这种情绪下,他很难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于是当他发现自己想玩的自行车又被别人占住的时候,他迁怒于人——把那个小女孩粗鲁的推了下车。而这时候,他再次被老师批评并要求向小女孩“真诚道歉”……
这件事给我很多感触:
其一,我们应该慎用批评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失当行为并不是犯错或者恶意;
其二,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带情绪的行为和平时的行为是有不同的,不可等同看待,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处理,事情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
其三,孩子接纳、梳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通常是很弱的,这需要我们的接纳和帮助。就这个情境而言,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分清自己的委屈和迁怒;
其四,对于小孩子来讲,具体的事情及其结果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中感到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孩子在这个事情当中,是否感到了大人对自己的关心——“大人们在意我的感受吗”,这影响到孩子如何构建建和别人的关系,这包括对别人的信任感和情感上的亲密;
是否感到大人对自己的理解——“大人们明白我的感受吗”,如果孩子能得到理解,就会更愿意去倾听,如果孩子不被理解,他就会努力去表达和强调自己的感受,或者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
是否感到大人对自己的尊重——“他们重视我的想法和需要吗”,如果孩子感到了被尊重,他就更容易去尊重别人,同时也更容易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别人尊重自己意味着自己值得尊重。
是否有效的应对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孩子需要一点点学习处理各种问题,但只有孩子的情绪被关注、理解和尊重的时候,他才能面对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孩子就会陷于自己的情绪之中。在这个具体事例中,情绪妨碍了孩子面对问题,因为他自己还在委屈之中,他怎么可能去体察别人的感受呢?如果不能体察到小女孩子的无辜和自己的迁怒,又怎么可能产生歉意呢?如果没有歉意,又何谈真诚的道歉呢?在老师强大的要求之下,他只不过迫于压力让老师满意而已。
假如我们能了解到这些,这就可以成为一个机会,孩子可以借此感到关心、理解和尊重,学习分辨两种情绪,体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这样,任何一个冲突,不管大还是小,人们既可以遭受挫折甚至留下阴影,也可以获得通常无法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