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责、批评、道德判断,都不是教育
现代教育的改革,使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宗旨。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达到一种共识:工业化时代,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标准化教育”;信息化时代,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也就是要逐步推行个性化教育。
应试教育的弊病就在于,它想把学校变为一个“生产标准化人才”的“流水线”;让每个学生符合统一的“质量”,就是像生产流水线上的电视机、电冰箱一样的“合格产品”。这种“模式化教育”,如同要把每一个学生都从“灰姑娘”变成穿着同一号大小“水晶舞鞋”的“高贵公主”。也就是说,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喜欢的“好孩子”。
所谓好孩子,至少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成绩拔尖;二是听老师的话,循规蹈矩;三是在班上表现好,做好事等。但是,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吗?学生的个性哪里去了?
有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有些小学的好学生,为什么到了中学成了坏学生?许多好学生,为什么会患心理疾病?进入大学的多是好学生吧,为什么大学生也有违法犯罪的?等等。
1.好非真好防掩饰
近日,有一位高中生寄来心理咨询信,他在信中写道:“从小学到高一前夕,我一直是学习上的佼佼者,老师的得意门生,同学们的敬佩之人,父母的听话的好儿子。但是,如今我堕落至极:刚进入高中,我就跟班上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女生谈起了恋爱,我的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她第二,同学们都说,我们是天生一对,地上一双。于是,我们情投意合。可是,从此我的成绩直线下降,降到20名。
老师问我怎么回事,我只掩饰说近期身体不适,将老师蒙骗过去……还有一个难于启齿的问题,就是女友怀孕了!我们不敢告诉父母,更不敢去医院流产;幸好才一个月,女友的肚子没有胀大,否则原形毕露。心理医生,请快救救我们!如不能找出很好的方法使女友做人流,我们只有永远睡去了……”
这就是“好学生”的所作所为吗?虽然,这样的实例也许不是多数,但也不在少数。我们不能回避好学生中程度不同的问题的客观存在。
就因为“好学生”的美丽光环,实际上无情地掩盖了他们与同龄人共同的心理行为特征,有时因为他们的自我陶醉,父母与老师又过分“放心”和麻痹,反而害了这些“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的某些突出,并不说明他们样样出色,而且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他们不成熟的心理,常常会使他们陷入误区。有时,平日所谓“好学生”,会尽量将缺点、错误隐藏起来,将最好的一面给老师、家长看;所以,一犯错就是大错,就是原形大暴露,而且使父母们猝不及防。
现在有些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两面派”?有一位家长这样评价他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和在家里完全是两个人,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好,愿意帮助同学;老师在与他谈话时,都能够很好分辨是非,在同学里也是好样的。
但是,回到家里呢,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例如,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亲戚、朋友面前表现极差,认为在家里唯我独尊“很正常”。这是在家教心理咨询中较普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孩子成为“两面派”的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应试教育环境的产物。
还有的中小学生反映,有些老师会纵容、偏袒“好学生”,好学生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不守纪律,都不算问题,可忽略不计;而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上课时说一句话,有一点小问题,都是大逆不道的,要受到严厉批评或是体罚。这样的“双重道德标准”,实际上纵容了某些学生,同时又严重伤害了另一些学生,其后果都是危险的。
如果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应试教育的弊病的消除也是一个长久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但是,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接纳。因为在学校里要求太高,学生不能放松;那么,如果回家后父母又有更高的期望,
恨不能把孩子变成一架学习的“永动机”,而且又是听话乖巧的孝顺儿女,那真是太难为了孩子。
一是家长的要求不切实际,孩子在家里的放松不等于是懒散;
二是孩子的两面派和逆反心理是有原因的,或可以说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给逼出来的,人总要有放松的时候,不能老是“紧绷”着;
三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家长坚持不替他做,他是一定会去做的,关键是许多家长抢着替孩子做了,反过来又批评孩子,这能让人服气吗?
四是孩子的唯我独尊也一定是有根源的,据调查,多是因为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所造成的;若是已经把孩子宠惯成“小皇帝、小祖宗”,反过来又要求他毕恭毕敬尊重别人,讲究文明礼貌,那真是天方夜谭了。
我做过一个实验,在心理咨询室,只放一张沙发,其他为普通折叠椅;每次我将家长往沙发上让,但是家长100%不坐沙发,都是让孩子坐,孩子也从没有谦让意识,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难道家长没有责任吗?
所以,我劝家长们,别让孩子活得太累。还是应该多和孩子心理沟通,尤其应该让孩子真正摘下“假面具”:在学校里是否做“好学生”并不是本质问题,但要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尽力而为,学有兴趣;在家里是否为“好孩子”,要看父母用什么标准衡量,但应学会生活上的自理、自立、自律,必须主动关心别人,少给别人添麻烦,做一个受同伴和社会欢迎的人,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2.功利不要虚假式
有中小学生告诉我这样的事实:有的“好学生”把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的名字记下来,视为对手;随后采取的措施是,别人问任何疑难问题不会给予解答,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使用的参考书一概要“保密”,以防止对手超过自己。
在心理咨询中也确实有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就是那么做的。有的“好学生”,甚至以偷窃别人的参考书,毁坏别人的教科书和作业本,还有的制造谣言诋毁别人、诬告别人等手段,以达到保持自己成绩拔尖地位的目的。这样的作法怎能与信息时代合拍呢?怎么能与现代人的道德文明合拍呢?这真是极危险的隐患,即使在学校未能充分暴露,迟早也会被社会曝光。让孩子从小要活得真实!
有的“好学生”已经深有体会:“做好孩子真是活得太累了,每天要戴着沉重的‘假面具’去上学,丢失了自我,今后怎么能适应社会呢?”北京某区破获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其中竟有数名班、团干部等“好学生”,难道不发人深思吗?
其中,有的青少年罪犯甚至说:“生活太平淡了,做好学生做腻了,要寻求一种惊险、刺激的生活,想尝尝违法犯罪的滋味……”
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教育也正在发展为一个产业。曾几何时,有人以重金“买文凭”,甚至制售“假文凭”成了一个兴旺的行业;有人靠拉关系、走后门,以便上个好学校;也有人铤而走险,高考作弊;甚至还有人冒名顶替去上学……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不道德行为都将一一破产。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教育本身不应被“功利”的目的所淹没。因为,真才实学绝非是以追求功利,不讲道德良心的方式所能够获得的。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一个人最伤心的事体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处于顺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睡着了;处于逆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加剧了。”
社会上诸多参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人,是不是大多同样在家庭、学校受过教育,那么,他们为什么为金钱的目的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再说,社会上有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他们多半当初也是“好学生”,不然怎么能够进政府部门担任要职?
那些违法犯罪者,也都不是家长有意教唆,其中更不乏“好学生”,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家庭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曾有一个说法:多一座学校,少一座监狱。希望这句话也能够适用于我国。也有教育学家说,一位好父亲胜过100位教师,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不能排除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病,“功利目的”的阴影就会时刻跟随着我们的孩子,也控制着某些家长,由于功利目的的驱使,在家长和孩子身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1)以金钱换取孩子上“最好学校”,不顾孩子是否适应或愿意;
2)以金钱换取孩子的“高分数”,愿意通过“请家教”,使孩子提高成绩,而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请家教的效果;
3)给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增加作业和各种课外学习,以增加升学的“保险系数”;
4)增加“智力投资”,使孩子的课外学习获取更多的升级证书和竞赛奖励,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认为金钱可以换取更多“本领”,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负担;
5)孩子可能接受家长的观点,不择手段地想使自己成为名利双收的“明星”;
6)孩子可能嫉妒别人,采取不正当方式获取名利;
7)孩子可能反抗家长,不服安排,不能接受家长的功利目的,而坚持自己个性;
8)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还可能走向反面,成为无所事事的“懒人”、“废人”,也可能被逼无奈,成为心理疾病患者,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总之,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很复杂的事情;人是一个有个性的“多面体”,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又与内因和外界的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家庭教育中,特别应杜绝急功近利,而要更多关注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帮助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所以,家庭教育中不应忘记:良心道德比任何铜墙铁壁的城堡都还安全。
3.坏中不坏看潜质
李岚清前副总理曾说过:要取消对“差生”的称谓;有关领导和专家也多次谈到,中小学生不应有“双差生”的称谓。可是,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很难摘掉“差生”的帽子,而且,至今在不少学校,比较顽皮的学生和留级生等都被称为“双差生”;另外,个性倔犟、不顺从老师、偶有“越轨行为”的学生也被列入“坏学生”行列。下面的实例是很常见的:
1)高一男生小雳是个同学们都承认的“英语通”,可是由于偏科,学习成绩不好,被迫留级;他非常苦恼,感到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2)初二女生小珊对生物学、人体基因等有兴趣,经常买这方面的书看。可是,由于她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的“前五名”,她的课外书都被父母锁起来不让看。小珊愤怒之余离家出走,于是,成了学校女生里出名的“坏学生”。小珊被找回来后说:“我不想争那个名次,父母再强迫我,就不去上学,我这个坏学生当定了!”(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也许就会走上轻生之路了。)
3)高一男生小南爱好写作,但由于学习成绩不够好,多次被老师讽刺挖苦:“看你那成绩都倒数第几了?也不照照镜子,你是个当作家的料吗?”父母强制小南不许看小说等文学作品;他准备向报刊投稿的文章,多次被父母撕毁。小南精神上受了刺激,患了精神分裂症;当他的同班同学上大学以后,他还休学在家。
类似的实例是心理咨询中经常接触到的。如果对这类学生进行一些剖析会发现:他们的特点是:
①智力正常,甚至智商偏高;
②有自己独特的长处与个性;
③除部分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并非不爱学习,心理也正常;
④有时不能“适应考试”,或有偏科、厌学的问题;
⑤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或同学、伙伴关系有一定障碍;
⑥他们在能力、心智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⑦学校对他们常有不公平的态度和不公正的评价;
⑧他们的优势和长处未被发现和肯定,很少受到表扬和鼓励。
如果对这些所谓“坏孩子”的偏见不纠正,那么他们就可能难于有出头之日。未成年人还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也许会断送他们的前程。而近年来,许多教育家说:“世上没有坏孩子”,这是一个教育观念转变的原则问题。
对于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作为父母至少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1)反思自己家庭教育中有无不科学和片面的地方,耐心倾听孩子对父母的意见;
2)帮助孩子分析学习现状和成绩不好的原因,实事求是制定逐步改变学习现状的计划;
3)与孩子讨论他的理想,使孩子明确他的学习与理想的关系,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4)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差异,对孩子不要求勉强为之,而启发他自己制定努力目标和学习、生活的计划,也可寻求非正规的学习或工作的出路;
5)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按部就班上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当然,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例如,上海的高中生韩寒选择休学搞文学创作,是一个典型,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可是,我们也不应阻止这样的孩子去实践;
6)必要时可向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求助,但都不能代替孩子自身的发展。
不能认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就没有希望了。教育改革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父母们至少应该知道,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教育还未改变“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状况,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所以,要正确看待不能适应应试教育的孩子,就会有宽阔的思路。一个人的成才要看几十年呢,家长不可过早下结论,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帮助他走出逆境,开始新的生活。
4.白璧有瑕达共识
许多家长平时经常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罗列“罪状”,但并未认真分析孩子为什么有些表现不尽人意。
五年级的小同是有名的“闹将”,班上1/3 以上的同学都被他打过,为此,老师三天两头请家长。小同的父亲或母亲一从老师那儿回来,“家庭审判”便“开庭”了:“你怎么又打人?你干吗把人家的铅笔给踩折了?看你那相儿,长这么高了,什么也不懂!你说,什么时候改?你说,学习这么差,怎么办?你说,下次考多少分……”
小同噘着嘴一言不发,于是,他爸爸气得把他捆在椅子上,大声数着数儿打他,等待小同求饶;可是小同咬紧牙关不吭声,往往是妈妈躲出去了,爷爷或奶奶来替小同求情。
父母规定小同下学后必须马上做功课,不能出去玩,可是小同经常趁父母没下班时偷偷跑出去玩;而且在外面一玩就忘了时间,还不时与别人打架或是闯点祸。父母出于无可奈何,才带小同来找心理医生。小同对心理医生说:“我恨父母,他们天天‘审’我,其实有时是老师冤枉我的,他们从来不听我解释,不许我说话!他们不讲理,我就不听他们的话,什么时候他们不打不骂我了,我就会改!”
事实证明,“家庭审判”不利孩子成长。家长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都是自认为是为孩子“好”,而往往不择手段,就像打铁炼钢不会掌握火候,常常把“热处理”和“冷处理”弄颠倒了。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这就可能引发孩子的反感、说谎和反抗情绪,甚至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
尤其对待进入青春期阶段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或中学生,更不能成天抱着“恨铁不成钢”的、虎视眈眈的敌视态度,那样很容易造就一个“逆子”。(教师的语言暴力和敌对态度,具有同样的作用,也容易造就一些“宁死不屈”的“小英雄”!)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又应是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因材施教。可是,不少父母的口头禅是“恨铁不成钢”,根源是企图“立竿见影”,恨不得孩子在一个早上就变成天才;但其后果很可能造就高分低能的“绵羊”,或是“英勇不屈”的反叛。
钢和铁各有各的用途,只要有铁的本质,又处理得法,都可以变成好钢。
人与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只要有良好的素质,未来都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但要承认,任何天才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白璧有瑕”是很正常的现象。
若是不能容忍孩子“白璧有瑕”,一味求完美,就可能毁掉了一块好材料,会形成与孩子的对立;最常见的家教误区,就是对孩子的错误、缺点都要进行“道德判断”,并且容易“上纲上线”,难免会将孩子的问题看做十恶不赦。
孩子不是罪犯,父母不是法官;可是,在家庭中或是学校中,其实经常会“上演”各种“私设公堂”的悲剧。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多次发现了类似的问题,这些“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或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呢?
家庭教育,应该学习那些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本领,学会“因材制宜”。
最好多欣赏一些根雕、玉琢、石镂等各种工艺品,都是大有文章,深含哲理的。
一个看上去七扭八歪的树根,在艺术家手下可以成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等;一块白色的玉石,若是上面有一块色斑、黑点,雕刻家会将那块瑕疵雕琢成一颗大白菜上的小蟋蟀,或是小鸟的眼睛……作为父母和老师,真要有这样的能力,否则,怎么能够把顽童变成天才?
请家长和老师们学一学“打铁”的本领,雕刻的技巧,如果您能够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就能够锻造孩子的心灵;多一点理智的冷静,少一点情感的冲动。
所以,笔者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掌握--识人辩证法--
好非真好,做给人瞧,盆景短命,功利不要;
大浪淘沙,白璧有瑕,坏孩不坏,上进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