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孩子愿意和您说话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47962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对于任何人际交往都是难于回避的,在领导上司面前,要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在知心朋友中,可直言相告、畅所欲言;在工作的伙伴搭档中,可实话实说、开诚布公;在竞争对手面前,有时要唇枪舌战、斗智斗勇……可是,如今许多事业上的强者,却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说话说不进,缺乏共同语言;孩子不愿听父母说话,亲子关系变得别扭、陌生、不畅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一种“快速亲和”的能力,并且父母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不是可以借鉴社会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应该比那做得更自然、更省力、更细致入微,因为,血缘关系使亲子之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亲和力,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其实,这只是一层窗户纸的道理,一点就破。在人群中学会“快速亲和”,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别人的心理需要,尽量做到雪中送炭。例如,有时你借了一点钱给别人,或是帮人修好自行车,解决一个小小困难,就能够结识几个好朋友。
二要善于掌握时机,有“眼力见儿”。如,你不要偏偏在中午休息时间去谈工作,不要在别人痛苦的时候你却视若不见,照常欢歌笑语;要做一个体贴他人、招人喜欢的人。
三要细心体察他人情感,有个“机灵劲儿”。说让大家高兴的话,会用幽默软化、活化气氛,做一个别人不可替代的活跃分子。
四要舍得主动出力,做群体需要的事,比别人多做点儿又算什么,“吃亏是福”嘛;还要解决别人舍不得花力气去解决的难题,做一个大家需要的人。那么,如何与孩子快速亲和呢?
1.快速亲和话题多
新时代的父母,应该勇于面对孩子遇到的现实问题,亲子之间对话不应有什么禁忌,尤其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家长也不要对某些问题神经过敏,而应该心平气和与孩子讨论他们关注的问题:学习问题,师生关系,性发育,异性交往,时尚兴趣等,什么都是可以谈的,不要有什么框框。孩子特别反感那种“假正经”的父母,尽说些理性十足的大空话,但却不关注孩子的内心和现状,也不能帮助孩子解决什么难题。
在某中学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生爱给异性同学“打分”。
有这样的一个实例,一位初三男生小A将班上的女生“排队”,并从中“选出”几个自己认为比较出色的女生,作为自己的“恋爱候选人”;但他的日记被父母发现了长并把日记拿给老师看,老师就把他当做一个“早恋”的坏典型来批评。为此,他遭到父母的打骂,在学校也被老师和同学议论、耻笑,有的女生骂他是“小流氓”。
可是,平心而论,我认为那个男同学“眼力”不错,他能够用自己审视的眼光对异性进行评价,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他有权利这样做,我认为他没有做错什么,因为他只是用自己的头脑对异性做了一些分析,而并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行为;而且他这样做,有利于他了解异性同学,也使他学会与异性的交往和相处。况且,在古代就认为制定“腹腓罪”是错误的,即所思所想不应作为“定罪”的依据。
同时,也不能说明,其他同学中就没有人这么想或这么做,只是别人没有被发现。可以想也可以做的事,为什么不可以大家讨论?拿到桌面上来讨论,才能明辨是非,这样反而可以避免一个人冥思苦想。
于是,我建议家长与子女一起讨论共同关注的异性交往问题。下面的谈话是一位心理专家与一些初二学生的家长和学生们座谈的部分记录,可供家长们参考。家长首先提问:
——你们女生有没有给男生“打分”的现象?你们说可以这样做吗?
——不管算不算打分数,其实,只要在一个班,天天见面,我们心里自然会给男生排一个队;不但是长相或是身材上,还有性格、能力和特长等方面。老师和家长并不知道我们心里想什么,如果说小A给女生排队就是“早恋”,那我们没有一个“好人”了,只要注意过男生,就都是“早恋”了?除非你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
——听专家说,早恋的提法不科学,应该叫做“青春期恋爱”,这是一个朦胧的爱慕期,但是对象还不可能稳定。对于你们这个年龄,你们觉得学校里还有哪些作法不合理?
——为什么我们有的班里不让男女生同桌?是因为会产生“早恋”吗?
——那你们应该问一问老师的想法,估计是有这方面原因。我们自己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那是60年代,老师反而经常是让男女生同桌。当时的老师认为,男生比较淘气、顽皮,也不太守纪律,如果两个男孩同桌,肯定会倍地顽皮,容易影响课堂纪律;而女孩大多数比较守纪律、爱学习,可以给男孩一些提醒和监督。这个决定非常明智,利用“异性效应”,使男生不会太调皮,而且促进了他们的学习。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反而不让男女生同桌了?这是观念和思维方式问题。如果老师们懂得“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道理,他就不会那么做了。
——请问家长们,如果我们提早进入了恋爱期怎么办?
——既然知道是“提早”,就应该悬崖勒马,这类的事情不要犹豫。如果自己缺乏这个能力,就尽快请教你信任的成人或心理医生,不要放任自己。
——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男孩,而那个男孩所爱的正是那个女孩子的好朋友,她该怎么办呢?如果有一个男孩要和你交往,但你喜欢另一个男生,而那个男生一直喜欢别的女孩,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如何去做?
——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是一回事。真正的爱情是双向选择,“单相思”是徒劳的。而在你们这个年龄阶段,其实只是一种好感或喜欢,基本上是友谊的范畴,友谊同样是双向选择,如果对方不合自己的心意,无论是否喜欢,也不应回避交往,你应该去了解和接触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异性,以便探索什么样的异性更适合于做自己的朋友,不要只看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心和能力,只要有一点谈得来就可做朋友。当然,你喜欢的异性,多交往一些也无妨。
——我认识一位长相丑陋的女生,班里同学拿她和一些难看的男生开玩笑,她该怎么办?
——她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事实上很多名人的事例说明,一个人的长相与成材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在女性,不少学历高的成名者正是长相一般、甚至较丑陋的女性,因为她们不可能靠吃“青春饭”谋生,也不必为“风流韵事”、“桃色新闻”浪费时间。她们活得更充实,可以专心治学,反而更有真才实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得不漂亮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也是父母遗传的一笔特殊的“财富”。人的美丽在气质和心灵,所以当别人开玩笑时,她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加以反击,也可以一笑了之,不必介意。
——(女孩:)有一个男生对我特别好,可无论他做什么,我总是特别讨厌他、烦他,甚至不想和他说话,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的长处和优势,或者因为一些小的缺点和毛病而过分地挑剔他,这样做会伤害他。作为同学间的友情,也应该对人热情、宽容,不可过分地冷落他。当然,也有时女孩是故意压抑自己的情感,害怕发展为早恋,而反感男生的殷勤,实际上这没有必要,如果你不想早恋,就可以约束自己。但是,当你失去这份友情时,你才会体验到同学间的友情是多么的宝贵。
类似的话题,家长与孩子之间可以平等地进行讨论,这样,能够听到孩子平时不愿意说出的话,说出来反而可消除许多亲子间的误解,加强相互的了解,这样不是更好吗?父母也没有必要去偷看孩子的日记,谈得多了,自然可使孩子减少戒备,感到父母可以理解自己:
2.以心换心要幽默
杨先生发现,正在上初二的女儿晨最近学习上比较懒散,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开始关注时尚、化妆、时装,房间里贴满了歌星、影星的大照片。但父母说了多次,她并不在意。杨先生与妻子商量之后,决定搞一次家庭旅游,并邀请了与女儿要好的同班的三位同学参加。他们来到海边,看到了一艘底朝天的破旧的小木船。
当他们在海边野餐后,大家坐着聊天,杨先生指着那只旧木船说:
――看那只“搁浅”的破船,这只船被冲上沙滩,自己走不了,当然得靠人们把它重新推下水,才能开始新的航行。船只搁浅,若是人们弃船而逃,会有什么后果?
(晨的妈妈接着说:)
――船只长期被扔在沙滩上,就成了一堆废物,开裂、松散,被人们拿去烧火。人,也有时象搁浅的船一样,如果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很危险。在少数中学生身上,“思维搁浅”与船只搁浅是一样危险的。
(杨先生说:)
――有些中学生在青春期还不会把握自己,就有可能造成那样的命运。所谓“思维搁浅”,是心灵内部的变化,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可是潜伏着未来的危机。比如说,思想懒惰,不想事儿,没有理想和追求;只关心吃喝玩乐,幼稚无知,追星族们做着甜美的“白日梦”,这是心理发育滞后的表现。同学们能举些实例吗?
(晨的同学A说:)
——比如,言行不一致,什么道理都懂,就是没有行动,总是说空话。有时,我觉得天天上课厌烦透了,上课时就胡思乱想,老师讲的都没听进去;过后很后悔,也恨自己没有毅力,可不知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又会重犯。
(同学B说:)
——还有小皇帝、小公主脾气。比如,爷爷、奶奶对我比较宠爱,成了我的保护伞。有时我心情不好不想学习,就装病,说头痛、感冒等,赖着不做作业,让奶奶给我写假条,欺骗老师;用这样的手段,我还逃过两次学,要不是今天叔叔、阿姨说到问题严重性,也许我今后还会这样做,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晨也加入了讨论:)
——有一种表现,就是对什么都不在乎,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好,有时我故意气老师、气父母,还认为自己很有本事,过后想一想真是又可笑又可悲,因为不在乎自己的言行,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这样怎样对未来负责?
(同学C B A 踊跃发言说:)
——有的同学因家里有钱,就光知道享受,根本对学习没兴趣;可是父母不可能养活你一辈子,以后需要你自己独立的时候,你能行吗?
——有些同学平时议论,以为市场经济就靠">“耍手腕”,谁滑头谁就能发财,所以,认为努力学习没有用,这种想法是不是很危险?现在社会上五光十色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很容易受到干扰。
——另有少数同学,一向学习不太好,就破罐破摔,每天跟着“混”,谁说也不听;可是,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没有真才实学,走出校门还能混吗?
(孩子们领会很快,这样下面的讨论就容易进行了,杨先生和妻子继续与孩子们对话:)
——你们举的实例都是值得分析和警惕的问题。这些实例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明知故犯,并非不懂;二是幼稚放纵,不考虑自己行为后果;三是自欺欺人,得过且过。面对21世纪,不能回避任何现实的问题;认识“思维搁浅”的危害,就是要学会居安思危;一个人如果过了今天,不考虑明天,到了明天,就会一事无成。最后,就像这只搁浅的船一样了。
(晨说:)
——是啊,我们常常感到上学学习都是被迫的,恨不得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发生世界大战,没有人管我们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玩!
——你真不愧是我的女儿,我上中学和大学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而且还和同学打赌;如果我说对了,真的爆发世界大战,同学要请我吃烤鸭。可是,你们反过来想一想,真到了那一步,你也就没有心思吃喝玩乐了;失去了有秩序的世界,也就是地球的末日。你看看,真让你说中了,美国发生了“9.11”大爆炸,不到两个月,纽约又发生空难!你们想想,人们还有心思吃和玩吗?
(晨的同学抢着说:)
――真的,人们连飞机都不敢坐了,丧失亲人的家庭多么悲痛啊!也就是我们中国还安全一点儿;可是我们这里也有汶川大地震。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与学习的机会;当社会出现战争、动乱和自然灾害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会导致整个国家、民族的“搁浅”,看看阿富汗、巴以冲突,也没完没了;那时你想学习、想玩也不可能了,古今中外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我们的教育还在改革中,可这并不妨碍你们的学习和成长,社会和教育的改革本身,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经历和学习机会,因此,你们自己必须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所诱惑,多思考一些问题,就不至于导致“思维搁浅”。
——看电视时,我很喜欢看大海上的冲浪运动,那是对人智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健康成长,在人生道路上,也要做一个勇敢的冲浪运动员!
——这个说法很好,在成长过程中,你们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头脑和身体,就能够顺潮流而动,而不至于被海浪抛到岸上去。我们老胳膊老腿的,可没本事去冲浪了,就看你们的了!
自从这次活动以后,晨像变了一个人,有一天她对父母说:“谢谢你们,是你们提醒了我!我知道是说我‘思维搁浅’,你们看吧,我马上行动,扬帆远航!”
3.慢谈细说无禁忌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银发老人都难免会有烦心的事,处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是烦恼多多。曾几何时,“别理我,我很烦”被印在人们的文化衫上;看见一些人胸前背后都是“烦”,不禁觉得好笑又可怜。
烦,无非是心神不安,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彷徨愤怒。一个人被这些消极情绪包围时,便什么也不能做了;可是,烦恼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越烦越倒霉,越烦越误事,往往使人祸不单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与其如此,不如下决心反其道而行之——乐观坦然才是烦恼的克星。涉世不深的孩子也有烦恼吗?
确实是有的。所以,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并及时引导他们摆脱烦恼,快乐起来。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好形成一种经常交谈的良好习惯,相互有一种信任,就可慢谈细说,而没有顾虑。
与孩子谈心,也不要有什么禁忌,什么都可以说,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天下学后,14岁的男孩小希又开始和爸爸说悄悄话了:
——我们班的男生在一起曾讨论过“爱与喜欢的区别”,但都说不清楚,爸,您怎么看?
——正因为你们还不能区分“爱”与“喜欢”,所以,难于掌握其中的区别。我认为,喜欢只是一种好感,但还是不够稳定,是友情范围的,是不排斥他人的,你可以喜欢几个人,也可因时间、地点、情景而有所变化,这是青春爱慕期的显着特点。而爱就更深了一层,是通过时间考验的,是诸多选择和比较之后,成为唯一的、无可替代的、专一的“爱人”,并且双方都是近乎同一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的产生,是人格成熟的标志,需要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这是我和你妈妈的亲身体会。没有走出校门的中学生,接触的异性朋友有限,交往受到各种局限,是不是不能随便说出“爱”这个字?
——爸,这是您和妈妈亲身感受,那我相信您!有一个男生追一个女生,可那个女生并不喜欢那个男生,但那个男生还是不放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那么,这个女生就要学会“冷处理”:①可郑重向他声明,自己并不喜欢他,请他自重,自己也会为他保密;②也可借助别人转告他,不要再穷追和纠缠;③若是前两种方法不起作用,就可以求助于老师和家长。再说,那个男生也该有自知之明,别老缠着人家了!
——爸,我也暗恋着一个女孩,我该不该把这份感情表达出来?她如果拒绝了该怎么办?
——是吗?如果你害怕她拒绝,我建议你就最好不要挑明。中学生还不到真正恋爱的时候,表达出来反而使自己和对方都感到拘谨、尴尬。即使是暗恋,也会使自己痛苦和紧张。最好的办法是,对你有好感的女生,给她一些信息,比如微笑,主动关心和帮忙,集体活动时,找机会和她多接触……这样你想想,是不是会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是很微妙、很美好的体验!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经这样做过。你能够想像一下,描述一下吗?
–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心照不宣,一种神秘的默契,一种情感的升华吧?
–好儿子,真聪明!你尝试一段看看怎样吧。
——还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有一位女朋友,是否能把现在的“爱情”看作永远呢?
——你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太幼稚,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她会变,你也会变,过早“订终身”不成“娃娃亲”了吗?怎么能适应现在的时代发展呢?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把爱情看作“永远”,现在看来,至少要在二十四、五岁,也许还要到更晚一些,大约要到晚婚的年龄,现在青年人结婚有越来越晚的趋势。
你说,是不是得先创业,有了事业基础和经济基础,才能成家?市场经济的社会,跟我们年轻时不同,我们那时都是穷光蛋,大家也都一样娶妻生子;可现在不行了,姑娘眼光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要房子、要汽车、要有钱,不然怎么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我看人家姑娘要的不过分,称职的丈夫得有一份事业,你说是不是?
-哎哟,老爸真会说,我心服口服了!过两天再谈,我还有好多难题呢!
言语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睿智,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战术的武器,也是实现亲子关系畅通的重要手段。父母们应掌握与孩子对话的一些言辞策略。
言词策略的技巧有许多许多,比如:
①从侧面委婉地说看法,避开正面回答敏感问题的“避重就轻法”;
②不直接说短论长,而是以称赞成绩的方法隐含批评的“褒中藏贬法”;
③对非原则问题引起的争论,可以含糊其词的“减弱锋芒法”;
④对孩子多褒扬不贬低的“扬长避短法”;
⑤有明显相悖的观点、意见时,多找共同点,以期尽可能多的共鸣的“求同存异法”;
⑥亲子之间尤需高姿态,严己宽人的“责任独揽法”;
⑦当对对方的现状不满意时,可以鼓励对方继续努力,争取达到理想境界的“婉言期待法”;
⑧争论不休的问题,若是你已胸有成竹时,不外露锋芒,要启发让孩子说出来的“大智若愚法”;
⑨当所论问题僵持不下时,你另开话题,引向对别的问题的关注以开阔思路的“声东击西法”;
⑩在自己十分被动尴尬时,或引开话题,或自嘲,以避免孩子穷追不舍的“金蝉脱壳法”,等等。做父母,可要学会与孩子对话的艺术。
4.心病化解办法活
孩子心情不好时,可能会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也不愿与人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认为躲在家里最安全,似乎是为了逃避外界的干扰,以使自己情绪平静。可是,自我封闭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情绪更加低落,更不想见人,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终于酿成了某些心理疾病。家长们不要以为一个孩子老呆在家里就很放心,心安理得,甚至还认为这样的孩子不会惹是生非,是好孩子。
例如,初三的小钰因为父母要离婚,父母为孩子的监护权相互推委,谁都不愿要孩子。小钰听到了父母的争吵,精神上深受刺激;从此她无心读书,将自己锁在小房间,既不肯上学,也不肯出外见人,父母急坏了,暂时放下了离婚的事情。但是,小钰拒绝与父母交谈,有两天没有吃饭;经班主任和同学在门外苦口婆心的劝说,她终于吃了一点奶。可是,小钰对谁也不信任,谁也没有办法接近她,这怎么办呢?
家长经与心理医生交谈,尝试了一些办法:
1)父母给小钰写纸条,诚恳检讨自己;
2)请教精神科医生,在食品中放上无味的精神类药物,通过药物调解情绪使小钰改变行为;
3)请精神科医生出诊,对她进行诊断治疗;
4)请心理医生出诊,设法交谈。
陷入自我封闭的人,一般都有挫折经历,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采取了逃避的行为,不仅反映了他们消极被动的人格特征及心理行为上的慵懒与惰性,而且说明了他们与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格格不入。此外,由于自我封闭,而减少、甚至停止了自身对外界新异刺激的感知,使他们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导致思维狭窄,甚至最终引起心理世界枯竭、精神崩溃。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在心理学研究中,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所做的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他们将55名自愿被试者,分别孤单一人关闭在隔音的暗室里。为了尽量剥夺感觉,被试者被蒙上双眼,戴上了手套,触觉也是迟钝的。这些被试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躺在暗室的小床上,或是百般无聊地昏睡,或胡思乱想。所有的被试都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的还产生了幻觉。四天以后对被放出来的被试进行了各种测试,发现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了损害。而他们要恢复正常,则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
这个实验说明,对外界的感知不仅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且时时接受外界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我封闭的人,等于自己人为地制造了“感觉剥夺”的单一环境,脱离了环境与人群的刺激,必然会引起人的心理行为的异常反映,因而,自我封闭会加重负性精神状态,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如果追溯到动物的进化历程就会发现,有些动物有一种消极的自卫本能。例如,蜗牛和螺丝等遇到危险就将身体缩回硬壳内;鸵鸟遇到不测,将头部埋进沙堆;刺猬遇到攻击,将身体缩成圆球等。
这是动物的本能,在它们那个发展水平上,只能如此趋利避害。而自闭者的行为与这些动物的自卫行为又是何其相似!所以,我们必须直言不讳地指出,自我封闭的行为是人类心理行为退化的表现,也是青春期容易出现的“退缩行为”,是万病之源。
自闭症患者本人极端痛苦,但又无力摆脱,若不及时治疗,则对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都会越来越恐惧,最后很有可能成为躯体健全的“精神残疾者”。所以,对于自闭症应以早期防治为主。对于上述小钰这样的问题,父母帮助孩子调试的要点是:
1)先不要提出上学的事,而要引导孩子走出家门,去关注、观察社会,感受社会上各种人群的生活热情。保持心理与躯体的活跃状态和生活的正常运行。不是万不得已,避免长期休假在家。有轻度心理障碍者也应坚持工作或学习,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自己和待人处事。
2)耐心与孩子讨论,如何面对现实问题,对于父母的离婚及孩子监护权的责任,应听取孩子的意见。允许他提出需要休息调整,但要有限度,有目标。树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他人都应期望值适当。将自己的行为目标指向未来,同时又珍惜每一个今天,把握自己可做到的一切,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3)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永远站在以零为起点的起跑线上,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相信生活总是有希望的,无论遇到什么不幸,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信念不动摇,行动不退缩。
4)乐于与人交往。对周围的人加强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从别人身上得到勇气和力量,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以防心理障碍的出现。父母对孩子要多多鼓励、肯定,永远看到希望。
5)努力适应外界环境。在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环境中,应认真观察了解外界的变化,并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达到与环境协调和谐的目的。
6)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借助有兴趣的活动,保持思维的活跃,珍惜自我表现的机会。生活的充实与丰富可避免产生消极的心境。
7)一旦出现自闭倾向,应及时求助于精神科大夫或心理咨询,以使心理疾患消除在初发阶段,而决不要任其恶性发展。必要时,要先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