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小便会导致儿童的心理障碍

很多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头两个月,大小便持续性地无法控制,严重者有时一天要尿4次裤子,大便也会往裤子上拉。许多家长非常恼火地说:“怎么搞的,已经改正过来了,现在又开始了。”面对家长的焦急和孩子的情况,我在想,是老师工作没有做好,还是另有原因?

有一天晶晶(3岁)哭着从教室里走出来,我抱起她问怎么了,孩子只是不停地哭,面无表情,也不回答。我把她抱进教室,老师接过晶晶说:“她一尿裤子就哭,而且哭很久。”我说:“能不能提醒她上厕所。”老师说:“你刚问过她,一转身,她就尿了,她已经很紧张了。”过分提醒,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丹丹两岁半来到幼儿园,天天尿裤子,更严重的是,几乎天天拉裤子。尽管每天拉完,老师都把她带到厕所,告诉她应该拉的地方,但她还是站着拉到裤子上。这种现象持续了近一个月。有一天,我问孩子为什么要拉裤子?她高兴地回答:“很快乐!”当我寻问家长时,她爸爸说曾经为拉裤子的事打过几次,后来这毛病才改了,谁知一上幼儿园又开始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月,两个月后,不再拉裤子、尿裤子了。

5年来,我们发现有80%的孩子,在入学后的头两个月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老师总结说:家长对孩子的大小便太紧张、太严厉,所以到一个环境自由的地方,孩子们一放松,这种因畏惧成人的责难而控制的大小便就又失控了。

在人的童年有长达两年的时间,孩子处在大小便频繁时期;需要有长达五年的时间,孩子们才能完全地处理好大小便问题。有着如此长久的让父母和成人感到麻烦的时间,难道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吗?

在弗洛伊德理论较普遍地影响世界的那些年代,国外许多母亲依据弗洛伊德的关于肛门阶段会导致成人患心理障碍的理论,小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最早几年的大小便。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生命的头一年大小便无控制能力,排泄对婴儿来讲有一种快感。但到儿童生命的第二年,就开始学会控制排泄。这两种现象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性格:前者会遗尿,象征的意义是可能会非常慷慨大方,愿意把他拥有的一切赠与别人;后者有便秘现象,象征的表现为吝啬、小气、整洁以及有至善主义的倾向。

我们不去讨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否正确和科学,但是因成人处理儿童大小便问题造成儿童时期心理障碍的孩子,在我看来占90%~95%。在国外几乎没有父母在孩子一两岁时,把着孩子的腿让孩子撒尿。他们让孩子穿尿裤,自然地度过这一困难时期,但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这种普遍性来看,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便是紧张而恐惧的。

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尿一急就哭;很多孩子一想起要尿尿,脸色就变了,慌张并且害怕;很多孩子只要想去尿尿,就脱了裤子,一步步艰难地蹭到厕所;很多孩子尿急时,做出一种姿式,老师问他是不是要上厕所,孩子会矢口否认,等老师一转身就尿裤子,甚至有些近5岁的孩子,都无法自己处理和解决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很多孩子便秘,不敢喝水,看不到厕所就没有安全感等等……都有可能是父母过于关心孩子的大小便而造成的。父母从担心过多地洗尿布开始,频繁地把着孩子尿尿,因为怕孩子尿湿裤子给大人造成麻烦而训斥孩子,给孩子脸色看,甚至打屁股,威胁等等,长达几年下来,恐惧感和一系列因恐惧造成的问题就接踵而来。很多大孩子甚至大人,对小便的恐惧感都未消失,常常以梦的形式出现,如找不到厕所,找呀找,终于找到了,放心大胆地尿,结果尿床了。

林林刚到5岁,有一天妈妈接她回家,走到路上,妈妈发现林林不断地在后车坐上扭动,就忙问:“林林你是不是要上厕所?”林林说:“不!”说完后还有意问:“妈妈,你是不是一看我这样,就认为我尿急了?”妈妈说:“是的。”林林说:“我没有尿。”等妈妈转身骑上车子不到两分钟,林林就尿裤子了。林林妈妈非常生气。她对我说:“为什么?我还问了她!”妈妈并没有意识到,5岁的孩子在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基本的生理问题时所伴随的恐惧、羞愧、紧张、自卑……如果我们能意识到,那么把控制大小便这一能力上升到社会属性中来评判之前我们就会有所选择了:是过早地以社会要求来规范孩子的生理发展还是等待孩子的生理成长获得充分的发展后自然地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以满足社会要求呢?

训练孩子,让孩子的大小便符合社会要求是对的。但头两年,尤其是头一年,让孩子自然地尿在尿裤中,或者观察孩子大小便的近乎准确的时间,把孩子放到儿童便盆上,做一点小小的训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生理上的成熟使孩子学会控制时,训练才能开始。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依据那些对儿童的大小便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们的方式来做,对我们似乎过于艰难。但这些专家根据对儿童的观察给我们提出的观念有两点是应该接受的:一是儿童对待大便的态度同成人不同,他们对自己的大便有一种自豪感,所以从排大便中得到乐趣是幼儿早期的特性反应。不要因此打孩子,尽量不给孩子这种机会就是了。二是,不论怎样的训练,基本原理是培养儿童的自愿意识,要不得一点强迫。美国的儿科医生丁?贝里?布塞尔顿博士指导了1170名儿童按此方法进行训练,其中有80%的儿童居然同时在平均年龄为二十八个月时成功地控制了便溺。在他的案例中,到5岁仍旧尿床的只有1。5%。(与此相对照,某一国家在18岁时的尿床率为15%)。

我们成人要有耐心,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想成为大人,天生有处理好大小便的趋向,也最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否则,过于急切地完成这个过程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将伴随孩子一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