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焦虑原因浅析

在成人眼里,幼儿永远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却未曾注意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潜藏着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事实上,焦虑已成为幼儿期一个普遍存在却较易被忽视的问题。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讲,幼儿都是弱小的群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经常会产生一种无力感,由此产生很大压力,而焦虑恰恰就是心理压力的一种体现。幼儿焦虑是幼儿在感知到内外界刺激对自己存在某种威胁,或者自己无法达到某种目标、克服某种障碍时所产生的愤怒、苦闷、羞愧、内疚、惊慌等不良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

一、关于幼儿焦虑的相关研究

2000年,我国学者李江雪在“中国孩子的心理压力”研究中发现,学前儿童中心理压力较大的孩子约占10%。2001年刘建军对陕西省两所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不良习惯的研究,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偏食、不按时作息、挖鼻孔、吮吸食指、焦虑、社会退缩、攻击性行为等方面,其中焦虑行为的检出率为4.89%, 明显高于身体瘦弱的检出率2.1%和肥胖的检出率0.61%。2002年,王星等对内蒙古地区256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幼儿在情绪、性格、社会适应、行为、交往、饮食与睡眠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性格缺陷、进食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三方面存在偏差的人数比较多。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依赖大人、胆怯、自卑、自责、害羞、对同伴言听计从、固执、任性、孤僻、厌食、挑食、肥胖、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不愿独处、情绪易变且激烈等等,这些行为表现多是焦虑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以上研究可见,“焦虑”是学前儿童主要的心理障碍之一,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面临的压力增多,焦虑症在学前儿童中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

二、幼儿焦虑的外在行为表现

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直接性、自由表现性、外露性等特点,因此,受其心理因素影响,焦虑的幼儿通常表现出一些反常态的外显行为:

(一)情绪不稳定

幼儿焦虑时,常常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最常见的就是喜怒无常。他们常常会无端地大哭大闹,摔打玩具,或冲大人发脾气。事实上,这些无端的哭闹往往是有原因的,如幼儿在刚入园后不适应新生活而产生焦虑、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受挫或是得不到教师的重视等等。当他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受其身心发展制约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便会产生一些反常的情绪反应。

(二)行为异常

焦虑的幼儿,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与平常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对以往精熟的事情产生恐惧感,不愿意去完成;常常呆坐,双眼无神或游离;别人说东他道西,似听不进话去;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事情失去兴趣,无精打采,严重一些的甚至会出现大小便紊乱、睡眠障碍等。对这些处于心理困境中的孩子,细心的成人应该体察他的一举一动,多和孩子沟通,给予更多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三)变相发泄情绪

遇到压力时,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幼儿会主动地去寻找一些其他途径来缓解或排解内心的焦虑,如说脏话、暴饮暴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咬或抓衣角、迷恋电子游戏、玩弄生殖器等。在幼儿遇到压力情境时,常常会通过上述行为来安慰或抚慰自己,甚至会变成一种变相依赖。还有许多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通过攻击其他小朋友或物品来发泄内心积压的焦虑情绪,有的幼儿甚至会产生自残行为,把攻击目标转向自己,采取咬手、抓头,或用锐利器具伤害身体等过激行为。

三、幼儿焦虑的原因浅析

幼儿产生焦虑情绪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人的因素入手,从成人与幼儿自身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

当孩子出现异常的举动,如大哭大闹等,许多父母往往归因于生理因素,担心孩子是不是没吃饱、或是没睡好等等,却忽视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家长简单化了孩子的心理活动,认为小孩子只要一块巧克力就可以让他破涕为笑,甚至有些家长一会儿对孩子粗暴地打骂,一会儿又抱又亲,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与体验。殊不知,在孩子看似单纯的哭笑背后,却日益积压了消极情绪。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视。教师在幼儿心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依赖教师、信任教师,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如果教师与幼儿关系不融洽,将会导致幼儿心理失衡。教师不能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与期望、对幼儿不公正、冷漠等都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成人的不良教育态度与方式

1.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

适度的期望是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如果期望值过高,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必然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目前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他们常一厢情愿或盲目地为孩子报各种班或参加一些特殊训练,从不问孩子是否有兴趣,认为小孩子不懂,做不了主。天真活泼的幼儿正是需要游戏和探索的年龄,却也要过早地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这是他们的心理难以承受的。

2.家长的不良教养方式

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幼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最佳,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而在独裁型和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则相对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如在家中管教严厉的幼儿,在幼儿园容易产生胆怯,情绪易趋于不稳定等;放任不管的孩子则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常会产生不良情绪。

3.教师不适宜的教育方式

教师的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包括教师如何和幼儿交往,如何对待幼儿的要求,如何管理幼儿以及怎样运用奖励等手段。在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批评、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幼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把一切过错都归因于自己,从而产生自责和内疚的情绪,教师过多的限制又让他们恐慌、无所适从,同时教师的指责和批评让他们自信心降低,产生羞耻感和恐惧感,久而久之,焦虑情绪自然应运而生。

4.幼儿自身身心发展水平与知识经验的制约

年龄幼小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知之甚少。他们对神秘的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而一方面受其身心发展制约,生存和适应外界的能力较差,远远应付不了周围世界的挑战,另一方面,幼儿知识经验少,他们在与外界发生接触时,极易受挫,其挫折承受力也普遍偏低。敏感的幼儿在遇到挫折时,失败的体验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此外,幼儿自身的先天气质等也是影响儿童焦虑形成的重要因素,面对同一种刺激,不同幼儿会有不同反应和应对措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