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健康”小孩
小华今年已经5岁,长得胖胖的,小脸红扑扑,身体非常结实。亲戚朋友见了都欢喜得不得了,可小华的父母却高兴不起来,为啥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么可爱的孩子现在竟然还不怎么会讲话!他妈跟我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打从3岁多起,便带他往大小医院跑,检查来检查去也没发现有什么毛玻“病急乱投医”,就连各种道听途说的土法偏方也试过了,可就是一点用都没有。孩子一天天长大,做父母的一天比一天着急。两天前,听一个朋友说小孩子的舌襻短了会导致讲不了话,小两口便赶紧带孩子来医院了。
小孩站在我面前,样子十分可爱,对大人的话都能作出恰当反应,挺聪明的。可是一开口说话时,吐字含糊不清,明显口齿不灵。检查舌系带(俗称“舌襻”)完全正常,口咽、悬雍垂、牙、舌等都发育正常。再看完他妈带来的一大摞病历,也没有发现有任何影响发音的器质性或结构上的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当我问小孩从小到大是在哪里长大的,有没有上过幼儿园时,小两口告诉我,因夫妻两地分居,在外打工,小华先是在潮州乡下由外公外婆带,随后又送回湖南老家由爷爷奶奶带了一段时间。4岁时在深圳,最近几个月才来广州。因小华居无定所,也就没上过幼儿园。这下我心里大概有了个谱。
记得是在去年秋冬之际,曾遇到过一个类似的病例。也是在与孩子父母交谈时无意中发现,小孩在学语言阶段,身处于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爷爷讲闽南方言,奶奶讲客家话,妈妈是广州发音,爸爸则说普通话,形成一种家庭语言大杂烩。可怜的小孩置身于这各种各样的发音之中,不知跟谁学说话才好,也是快到5岁还没学会讲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先看看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吧!在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中,首先必须具备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其次,周围人群提供他模仿的机会。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发音的器质性因素和环境心理因素。儿童的语言发育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婴儿2~3个月就能咿呀发音,6~8个月时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不过这都是无意识的,但往往使父母欣喜若狂。其实婴儿要到10~12个月才真正地会叫“爸爸、妈妈”。儿童的听觉器官发育往往早于语言器官的发育:出生3~7天就出现听觉,3~4个月头会转向声源,6个月就能区别父、母声音。因此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父母的喃喃细语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语言中枢,它发出有效的指令给发音器官,婴儿才能模仿发音,才学会说话。但是,如果语言环境纷繁复杂,往往使语言中枢无所适从,也指挥不了发音器官。而在儿童的语言障碍中,口吃和口齿不清(亦叫讷吃)较常见。主要是由上面提到的器质性因素和环境心理因素造成。如果是发音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从检查结果来看,小华显然不存在器质性问题。
排除了发音器官的疾病,家长就要从环境心理因素上找原因,也就是从自身、家庭方面找原因了。比如,小孩刚学说话的时候常常发复音,如玩车车、洗手手、吃饭饭等;但到了2岁就应该会说3~4个字的句子,这时候如果小孩还常说复音,就会延缓学习的进度,家长就要及时纠正他了:如玩车、吃饭、洗手等。还有就是家庭内的南腔北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江南北以及不同地区的通婚越来越多;而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里讲三四种方言变得很常见。儿童在学说话阶段,处在数个语系迥然不同的环境里,有些儿童对这种语言环境无所适从,加之教导不当,从而导致语音混杂,发音不清,甚至说不出完整的词和句子来。像小华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弄清楚原因,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我叮嘱他父母回家后,只教他一种语言,最好是普通话,而且其他家庭成员都必须密切配合。在小华学会说一种语言后,再考虑学其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送小华到幼儿园上学,接受比较正规的教育。这对夫妇若有所思地领着孩子回家了。结果如何呢?3个月一晃就过去了,我在门诊再见到小华时,他父母脸上的笑很舒心,小孩子则上前问候了一声“医生叔叔好”。不消说,问题已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