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考试失败对学生打击最大 如何解决
在刚刚落幕的 “第三届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上,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的一份“上海学生抗逆力现状与对策”调查引起极大关注,该调查发现,考试的失败对学生的打击最大,甚至超过了丧亲之痛。同时,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韩海玲“学业不良高中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践”、复旦实验中学“初三学困生心理辅导”等课题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处于整体上弱势地位的学业不良学生群体。一时间,由学习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以及应对问题再度成为焦点话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而学业不良学生是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因此,上述课题无疑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
课题关注1
学生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和人际关系
“上海学生抗逆力现状与对策”调查分别选取了徐汇、虹口、宝山等5个区3662名中小学生,结果表明上海中小学生面对的应激性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大部分上海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其中2%的学生需特别关注,要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而有39%的中等程度抗逆力学生还有很大的抗逆力提升的空间。
在有关上海中小学生面对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调查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成为上海中小学生“发生率最高,影响程度也最大”应激性生活事件,在“十个发生频率最高”和“发生过影响最大的十个应激性生活事件”两个排行榜中,都位居第一,发生率达89.0%。
调查显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面对的最主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其次是丧亲、其他、受惩罚及健康适应。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事件的频率和影响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生活事件。其中,小学、中职学生面对的人际关系事件要略高于学习事件,而初中、高中学生面对的学习事件则略高于人际事件。高中生面对的学业压力最大,其次为初中生。
“考试的失败或不理想对学生打击之大,甚至超过了丧亲之痛。”课题组负责人沈之菲老师分析说,因为考试的失败,会被学生认为是个人可控制因素的失败,是个人的无能、不努力,是内部的因素,而丧失亲人或亲友患重病,会被认为是不可控制的,是外部的因素,自己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课题关注2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面对、解决困难
那么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呢?调查显示,中小学生采用“问题解决”(占77.4%)、“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的远高于采用“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方式。在“最多采用的应对方式”排行榜中,“赞成人生总会经历很多磨难的说法”、“努力改变现状,使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积极的合理化解释位居前三位。“说明大部分上海中小学生能有效面对困难与挫折,能从积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沈之菲说。
与此同时,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抗逆力结果也比较乐观,多数学生具有中等以上的抗逆力,处于抗逆力低分段的占1.5%、中等程度39.2%,高抗逆力为54.9%。女生抗逆力各项指标全部好于男生。小学生抗逆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高中生高于中职生。
专家建议
提高学生外部和内部保护性因子
沈之菲指出,每个人都有抗逆力,有时被唤醒,有时被埋没,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帮助个体唤醒抗逆力,展示潜能的刺激。而提高中小学生外部的保护性因子和内部保护性因子,这是提高中小学生抗逆力的切实途径。“抗逆力的个体因素虽然有先天生理的基础,主要是后天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人的抗逆力。因此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去挖掘和提高中小学生外部的保护性因子和内部保护性因子,这是提高中小学生抗逆力的切实途径。”她表示,目前提高上海中小学生社区有关的外在保护因子,包括社区关心的关系、社区的期待和社区有意义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胜任力为主的内在保护因子,包括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感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提高上海中小学生抗逆力比较薄弱环节的现实需要。
关注群体1
要培养学业不良高中生情绪智力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韩海玲的课题“学业不良高中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践”则指向高中生学业不良群体。情绪智力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协调能力,也是一个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各种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可以说它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调节器”、人格完善的“锻造器”、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思维活动的“激发器”。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高中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在于长期的学业失败所导致的习得性学习障碍,因此解决学业不良高中生的问题应该从其具体的教育情境入手。而在这种教育情境里,更应该强调情绪智力的培养。这不仅因为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已积累着失败的体验,而且还因为情绪智力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动力作用和调控作用,若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其学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题对建平中学、上海实验学校、洋泾中学等12所高中的54名学生进行了情绪智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驱动力方面低弱的占82%、在时间管理方面低弱的占90%、责任心方面低弱的占78%,三项皆低弱的占60%。可见学生驱动力、时间管理、责任心严重影响学生学业水平。
专家建议
改造学习情境,走向学习成功
要使学生从学习失败状态中解脱出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改造使其焕发学习热情,培养其情绪智力,以调整其学习动机水平。
首先,教师要营造充满活力的教育情境、增强自己的感情沟通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情绪智力是可以培养的,因为情绪智力是由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认知他人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成的。因此,需要师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
情绪智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学习的其他方面密切联系,通过学习心略的导出技术,可以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心略上的问题,通过学习心略的导入技术改进其学习的心路历程,包括焦虑心略、爱的心略、信念心略、动机心略、计划心略、记忆心略等方面,从而使学生走向学习成功。
学生的情绪智力是在不断调适中得到改善的,特别是学习成功的体验对调整自己的情绪智力特别重要。这种调整是从学生的精神使命、自我认定、信念价值、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和学习环境上多层次上,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成功的学习策略与技巧。教师可以检定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略,调整学习习惯,在学业上提供支持,从而为情绪智力培养提供支撑,同时促进学业发展。
关注群体2
提高初三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
复旦实验中学“初三学困生心理辅导”课题把目光投向初三学困生群体。随着初三升学考试的临近、“题海战术”的加剧,“学困生”与大多数同学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实效等方面会暴露出更大的差异。
为此,该课题组选取了初三年级在学就读的一个平行班中的11位各具个性特点的学困生及其家长们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这些学困生身上分别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欠妥、学习动机严重缺乏的现状,并且学习成绩排名在年级中、班级中处于垫底位置,且各自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的落差,亲子沟通在“题海战术”的冲击中暴露出的日益对立、困窘的状态。
课题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时间及学习进度做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合理地选择、使用多种学习资源,使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专家建议
分阶段课程心理辅导
课题心理辅导活动从家长和学生团队两个层面同时介入,培训课程包括学生与家长同时涉及的理性情绪管理、畏难情绪认知调整、合理评价挫折、挫折应对技巧等各项心理辅导;同步在学生团队中以单词记忆为主要突破口,运用心理学中“八天有意注意”、“心智绘图”、“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管理”的行为调整技术,逐步渗透在一学年中。
在学生团队心理辅导活动中,课题设计了认知调整与行为调整并行活动形式,引导学困生们在自主体验中接纳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愉悦地“自主学习”的理念。
第一阶段进行了“开放思维”、艾宾浩斯记忆理论的辅导、直面畏难情绪、乐观面对挫折等认知调整训练,学困生对学习兴趣初猎的心理波动与长期收获的心理挫败感相融合,很快就出现了消退现象,并有效地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体验,
第二阶段进行了合理归因、理性情绪疗法、心智绘图等认知调整训练,心智绘图等认知调整训练,学困生学会了对学习生活中的所发生的各项受挫事件,就其结果进行合理地评价;并通过趣味想象将“中考”这个事件想象为一个自己内心能够定位、切实可行的“靶目标”,并表示与家长沟通后做出适当、适度的决定。
他们学会了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已经做了些什么?学会分解到5门具体的学科中,结合学科的重点分析每门学科的最佳学习方法,找出了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复习方案,并与家长共同商定与执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