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孩子成长的挡路石

依赖的孩子难长大

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抱怨“孩子一刻也不肯离开我,一走开就哭闹”、“自己冷了热了都不知道,什么都得我帮他想着”……

依赖性强的孩子缺乏主动性,觉得自己不用动手,大人就会把一切都做好,因此只要跟着大人就行了。由于很少有机会做事,孩子会缺乏自信,不愿承担任何的责任,遇到事情就直接求助于父母、教师或能力强的同伴,把什么问题都交给他们解决。

依赖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乖乖宝贝,听话、顺从,甚至体贴,但他也很难有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独立的观点,生活难以自理,与依赖对象的分离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成为一个难以长大,难以离开父母的孩子。

依赖心理的形成

孩子的依赖心理往往是父母不合时宜的教养方式造成的,过分、缺乏理智的爱使孩子的依赖心理在父母的温情下生根发芽。

根源一: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这样的话语。父母以能为自己的宝宝付出而幸福,从宝宝呱呱落地开始,就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吃饭、穿衣、睡觉哪一样父母都放心不下,很多孩子到了四五岁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也在父母的温情和担心中消散了。有时孩子要自己走、自己跑、自己洗手绢,可是爸爸妈妈总怕孩子磕着碰着,“别跑,爸爸牵着走”、“自己去玩去,妈妈来做”……孩子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做,当然也就习惯了依赖他人了。

根源二:要求孩子服从和听话 不能有自己的意见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大人往往喜欢听话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才是乖孩子,不会和自己唱反调,带起来舒心。另外,父母觉得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只有听自己的才不会出错。孩子只要听话就可以受到父母的关爱和表扬,于是就会习惯于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

孩子本能地有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他们会突发奇想,用各种方法去探索新奇的事物。这样可能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有些行为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面对这些给父母带来的麻烦和担忧,父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统统禁止“我说什么你才能做什么”,于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探索行为被扼杀了。

根源三:孩子难以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一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很少有和其他人交往的机会,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父母都会帮他们一一应付,他们只要躲在父母的背后就行了。从跨入幼儿园的那一天起,父母必须离开,只留下了孩子一个人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伴,这时孩子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树,无所适从,只能哭闹或者寻找一个老师作为依赖的对象,以使自己感到安全。

根源四:过多批评指责孩子 缺少鼓励和表扬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总是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如果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总是做错事,父母往往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失望,指责孩子幼稚的举动。如果孩子总得不到父母的表扬,就会觉得自己很无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形成做事畏畏缩缩、不敢自己作决定的性格,而父母就更会觉得孩子不争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让孩子摆脱依赖,学会独立。

让孩子最终能独立而自信地生活,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相信是每一个父母所希望的。可是孩子还小,还需要父母的照顾,那么如何在对孩子的照顾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让他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呢?

方法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渐渐会尝试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取玩具、穿衣服、洗脸等等。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玩具弄得乱七八糟,衣服穿反了,脸没洗干净,可这毕竟是孩子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父母可以鼓励他、帮助他,和他一起做这些事情,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成功,以后他就会乐于自己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了。

方法二:和孩子讲明道理 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

孩子不仅需要知道应该怎么做,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标准,从而自主的、独立的对事情进行判断。而生硬的命令和指责只能使孩子简单服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当孩子自己有想法,或者做错了的时候,父母耐心的倾听和入情入理的分析对孩子会有莫大的帮助。

方法三:多让孩子接触外界事物 学会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

在入幼儿园之前,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结交一些小伙伴;到幼儿园去玩一玩,熟悉一下环境和教师;到公共场合走一走、看一看,接触不同的情境。孩子的生活圈子扩大了,就会逐渐学会应对各种变化,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不会惊慌失措。

方法四: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

米兰·昆德拉有一本书叫做《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确实能在承担责任时和他人重视自己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其实孩子也一样,当孩子为家里擦桌子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的时候,他会很有成就感;当爸爸妈妈心情不好,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父母逗笑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很重要;当父母郑重地跟他商讨双休日如何安排时,孩子会体会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因此,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培养孩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还能让孩子学习自主地分析问题。

方法五:忽视孩子的依赖行为

如果孩子现在已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该怎么办?忽视依赖行为,鼓励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孩子出现依赖行为的时候,让他知道大人不喜欢他这样做,然后暂时离开,使他知道这样是没有用的。同时,对于孩子适当的行为要及时地鼓励,让他知道什么是被允许的、被鼓励的。在消除依赖行为的同时,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适当的行为,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茫然无措。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