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我曾经到上海采访,有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评选示范幼儿园,她到了一所非常好的幼儿园,发现几十个小朋友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多数小朋友的名字都标着小红花、小红旗,只有五个孩子名字边上什么也没有,这位老师很奇怪问:“他们五个名字边上怎么什么也没有啊?”
小朋友特别有礼貌,背着手仰着头答:“老师奶奶,他们五个是坏蛋。”
这位老师一惊:“天啊,幼儿园里有坏蛋吗,一个班里有五个!”
据我所知从幼儿园到中学,差不多每个班里能有五个学生被认为是坏蛋,是坏学生。稍加留意,您就能看到有很多孩子自己很清楚“我是坏孩子”“我是害虫”,他们在心里会形成这样的想法:我是坏孩子,我就打人、骂人,我就不写作业,我就捣乱、破坏纪律。所以说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我们怎么样能够避免造就坏孩子,避免让孩子产生一种消极的、自卑的自我概念,而是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健康的自我概念呢?
刘京海校长曾经对我说,他说小学老师经常跟学生父母说,“一年级二年级,英雄狗熊分不清,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就分得清了。”让我们来看一看,谁是英雄谁是狗熊,瞪大眼睛一看,越看狗熊越多。为什么呢?孩子在一、二年级时对学校还有一种畏惧感、敬畏感,还很好奇,能约束自己,但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管不住自己。这就是许多父母说的所谓“大了就不大听话了”。
另外一方面,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配备是一年级和毕业班师资力量比较好,中间较为放松。所以说造就了中年级学生不稳定。但这个时候又是他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认为他们一做小动作,就是坏孩子;一不完成作业就是笨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将是后患无穷。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呢?
北京光明小学,老师教给学生“我能行”八句话: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这八句话说得多好!让孩子相信自己“行”,其实就是激发孩子内心中的自信,使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压力。
众所周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高考是压力最大矛盾最多的一关。我的女儿在高考那年,也经受了不少压力。我深知孩子的压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学习,压力越大成就需要越低。所以,我尽量为女儿减压,建议她从低往上报志愿。我说:“考不上大学是正常的现象,能考上大专也不错。以后可以续本科嘛。”女儿瞪我一眼,说:“太小瞧我了,大专还能考不上吗?我考上普通本科也没问题。”
后来女儿渐渐放松紧张的心情。有一天,她说:“我特别想考复旦大学,去上海读书是我的梦想!”我当即鼓励她说:“有梦想才有成功的希望。再说,每个考生都可以报四批志愿,录取时是根据成绩从高往低录。既然,你做好了去普通本科或大专的准备,重点大学的梦不做白不做,完全可以一试!”
女儿决心已定,把报考复旦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报了。可是,好事多磨。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女儿就哭了,因为她的成绩仅够普通本科往年的录取线。她妈妈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肯定她的进步,激励她要自信。我们请一位教师帮女儿做实力分析,说:“你很有潜力!你们区往年考生有的高考成绩比一模上升100分呢,你若拼搏一下,也能创造奇迹!”为了圆女儿的复旦梦,高三那个寒假期间,她妈妈陪她去了一趟上海。女儿在复旦大学门口照了相,并摆在书桌上,每时每刻激励自己。高考前20天,我对她说:“墨子说得好,志不强者智不达。你既然梦想考入复旦大学,每天早晨起来,把复旦大学赠考生的三句话大喊三遍。”这三句话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选择了成功的人生!”女儿第一次去阳台上喊时,声音细小,毫无气势。我为她一遍遍加油,女儿声音越来越大,底气越来越足,逐步进入了精神抖擞的状态。高考时,女儿果然创造了奇迹,考试成绩整整上升了100分,以第一志愿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进入复旦大学之后,女儿写了一篇回忆文章,题为《高考:我人生中的一场精彩战役》。她写道:
我的高考结果并不是最完美的,但对于我来说却实现了自身的突破。这个突破既指我选择离开家去上海读书,又指我克服了一切不稳定因素,考出了我的真实水平。高考的成功同父母和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经历了高考,让我坚强了许多,我有信心再经历更大的挑战,并且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许多场战役,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并能给予孩子鼓励与帮助,让孩子勇敢地面对人生路上的无数挑战,我的教育建议是:
永远相信孩子都渴望成为好孩子。每个教育者都要充分相信,没有本质上的坏孩子,并且,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我们的天职是为其创造适宜的条件。
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小要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只有当孩子确定了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是一个好人、聪明的人,他才能自信、自尊地生活。
发现孩子“变好”的痕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常常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之一。但是,教师与父母此时最重要的不是观察孩子的缺点,而是发现其转变的痕迹,找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迹象,并对孩子每一点进步进行鼓励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