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奶瓶的小女生

小钰已经三岁多了。这天,她将成为向日葵幼儿园小小班的新同学。早上醒来,虽然很兴奋,但她仍忘不了照例要先在床上“享受”满满一奶瓶的牛奶,然后才起床洗脸刷牙,由妈妈把她打扮得整整齐齐:头上夹上好几个小钰最心爱的发夹子,穿上妈妈专门为她准备的新裙子、新皮鞋。背上小姨送给她的粉红色并印着可爱的史努比图案的新书包,她高高兴兴地跟着妈妈上学了。

学校里同学很多,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小钰一样,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小的书包。书包里大多数都是装着彩色水笔和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品。但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是:小钰的小小书包里还装着一个奶瓶。妈妈特别告诉她的班主任李老师,小钰从小就习惯用奶瓶,无论喝牛奶、喝水或是其他饮品都必须装在奶瓶里,用杯子她就不肯喝。

课间休息时,小朋友们都端着各自的杯子喝水。小钰赶紧从她的小书包里拿出奶瓶,引来小伙伴们一阵哄笑声。李老师试图让她学着跟其他小朋友一样用杯子喝水,可无论怎么劝说,小钰都是不停地摇头,就是不肯喝。越是劝说,她越是紧紧地抱着她的奶瓶不放,生怕被人抢走似的,最后竟哇一声哭了起来。无奈之下,老师只好把开水装进奶瓶里,小钰这才高高兴兴地抱着她的宝贝奶瓶把水喝了。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数天后,李老师到小钰家里进行了家访。

小钰的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工作很忙。小钰生下来以后,就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她,直到休完产假后上班,小钰基本上全赖保姆照顾。因为奶水从一开始就不太足够,所以自出世以来,小钰主要是用牛奶装进奶瓶里喂养。到了六七个月大时,保姆也曾尝试过用小杯子、小勺喂,但大概是孩子感到用杯子、小勺不及用奶瓶喝得痛快,勉强喂食时,往往弄到小孩满脸、满身都是,吃进去的少,溢掉的多。保姆只图方便,从此但凡流质食物,一概用奶瓶。不仅如此,保姆还发现,奶瓶和奶嘴真是她的好“帮手”,是让小钰止哭的“法宝”:倘若小钰哭了,大多数情况下,保姆拿奶瓶或奶嘴往孩子嘴里一塞,哭便能止住。

渐渐地,奶瓶、奶嘴便成了小钰的宝贝,越来越无法离开它。晚上睡觉前,她必须喝一奶瓶的牛奶,只有抱着奶瓶、吮着奶嘴才能满足地、放心地带着微笑进入梦乡。只有等她睡得很熟了,才能轻轻地把奶瓶从她身边抽走。有时,奶瓶已经抽走了,还可以见她仍然在美美地做着吸吮的动作哩!第二天早上,睡醒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她的奶瓶,而且必须在床上喝完一瓶奶,过足了瘾,才肯起来洗脸刷牙。若是没有满足她,就会闹翻天。即使是在白天,凡是喝流质的东西,她都要装在奶瓶里喝,从不肯用杯子。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包括上街、外出旅游,都要随身带着她的宝贝奶瓶。这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动摇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小钰的妈妈也曾尝试去改变孩子这个习惯。但是,只要找不着奶瓶,小钰便大哭大闹,并拒绝吃东西。晚上如给她“断奶”,则哭闹着不肯睡觉,直到哭累了,才勉强抽泣着入睡,入睡后也常常惊醒。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真叫人心痛。经过几次,当妈妈的横不下心来,每次总以举手投降而告终。另一方面,妈妈虽也认为这个习惯不是太好,但从没想到过它对孩子到底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反而觉得孩子用奶瓶能多喝些牛奶,能有利于健康,也不算是太坏的事。后来,便听之任之了。

带着小钰的问题,李老师和小钰的妈妈一起走进了心理诊所。

医生点评:满足饥饿的需求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之一。依据弗洛伊德的学说,人类自出生到一岁是所谓的口欲期。在这个阶段,婴儿对外界环境的感觉探索主要是靠嘴巴。口腔的活动——主要是吸吮动作,可以使婴儿获得莫大的满足感。躺在心平气和的母亲怀里接受哺乳,吸吮的动作不仅能解决饥饿问题,还会使婴儿在心理上感到无比的温暖、舒适与安全。假如在孩子吃奶期间,母亲喂奶的态度或方式不恰当,即使他的肚子已经吃饱了,但心理上仍然未获得满足,就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他的欲望。而一些因为母乳不足或为了喂养的方便,用奶嘴、奶瓶来代替母亲亲自哺乳,这样的婴儿就往往容易形成对奶嘴和奶瓶的依赖,不仅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而且通过吸吮,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

孩子在一岁以前,抱着奶瓶不放是很常见、很自然的现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因为断奶、辅食的添加以及其他方面兴趣的扩展等,而渐渐放弃使用奶瓶的习惯。如果到了三四岁,孩子还抱着奶瓶不放,则被认为是一种行为退化的表现。往往说明孩子心理方面未得到满足,特别是当他感到焦虑、紧张或孤独时,就要通过抱奶瓶、吸奶嘴来寻求安全与舒适的感觉,缓解内心的焦虑与紧张。

由此可见,孩子会养成这种习惯,与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小钰就是由于从小缺乏母亲的照顾,而又遇上了一个可以说是只图自己方便的不负责任的保姆,因而在心理上难以获得满足。以致在感情上养成对奶瓶、奶嘴的依赖,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抱着奶瓶不放的习惯。

孩子的乳牙在六个月到三岁之间逐渐发育完全。如果到了三岁以后,孩子一直抱着奶瓶不放,这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牙齿、面部的发育。例如,会形成不正常的吞咽习惯;牙龈肿胀;影响牙床的发育,造成咬不正等。如果孩子的乳牙长时间浸泡在加了糖的牛奶中,大多数的牙齿很容易被“蛀”成龋齿。

因此,通常孩子到了一岁多还有使用奶瓶、奶嘴的习惯,家长就应慢慢地诱导孩子,耐心地帮助他改变。例如,可以逐渐减少每天使用奶瓶、奶嘴的次数和每次使用的时间,慢慢学习使用杯子喝水、喝奶,同时培养孩子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使他逐渐忘却奶嘴和奶瓶。千万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强制孩子一下子把习惯改掉,这容易造成他心理上的不平衡,以致常常出现吮手指、咬嘴唇等不良行为,这就没有达到纠正不良习惯的真正目的了。

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小钰妈妈和李老师决心互相配合,帮助小钰纠正抱着奶瓶不放的坏习惯。

每天下班后,小钰的爸妈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她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给她买一些她喜爱的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并使她感到父母对她的关爱。假日,常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各自带上他们的小孩一起去郊游,带上她喜爱的食物、果汁、饮料等。在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活动的过程中,也开始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使用杯子喝东西。妈妈还带她到商店让她自己亲自挑选了一只她觉得最漂亮的杯子。当小钰主动使用杯子的时候,妈妈都会及时地表扬她,给予鼓励。渐渐地,小钰也开始接受使用杯子了。晚上,也不用抱着奶瓶入眠,妈妈往往坐在她的床边,给她讲个小故事,她也可以满足地入睡了。

在学校,李老师对小钰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李老师耐心地诱导她,让她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而奶瓶是给婴儿用的。她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使用杯子,而不应该抱着奶瓶不放了。学校里很多新事物都使小钰觉得很有趣,而且,通过集体活动、做游戏,小朋友之间相互影响,一方面,小钰因兴趣的转移而逐渐放弃了对奶瓶的依赖,另一方面,小钰也觉得抱着奶瓶会给小朋友笑话而感到难为情。没过多久,小钰就同意不带奶瓶上学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