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发飙”了……

日常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肯定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形:

“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好吗?”

“宝贝,不行!外面要下雨了,不可以出去玩。”

“我要出去玩嘛!”

“不可以,你要听话,不可以吵闹,早上已经带你出去玩过了啊!”

“不管,不管,我要出去玩!”此时孩子已经涨红着脸,开始赖在地上大哭大闹,无论妈妈怎么说他都不听,就是坚持要出去玩。

经常要面对这种“哭天作地”的“悲壮”场面,爸爸妈妈的“满腔怒火”也很容易被“点燃”。其实,面对孩子此类不当行为时,父母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细心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然后再寻求一个解决的方法。

静下心,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就有愤怒的情绪,两岁左右情绪更进一步发展,要求开始变多。因此,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但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展充分,所以他们会通过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开始进入了“反抗期”,他们喜欢独立行动,也常用“不”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性。若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和他“互不相让”,就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

慢慢行,解决对策4原则

1.设法了解原因

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愉快情绪时,应设法了解其原因。三岁左右的孩子,父母不妨采用询问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让他有机会发泄心中不满的情绪,了解他为什么哭闹的原因。

2.表达需求是否合理

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父母可以满足他,但过分或超出父母能力范围的事情,应该跟孩子解释拒绝他的理由。如果孩子不听解释,继续哭闹不休,父母可做适当的冷处理。

3.坚定立场

千万不要让孩子牵着你的鼻子走!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可以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引导他玩最喜欢的玩具、做最喜欢的游戏;或者暂时保持沉默置之不理,转身走开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但要注意孩子周围的安全情况。

4.倾听孩子的感觉

父母应该经常倾听孩子的心事,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如可以采用角色游戏扮演的方式对话:“可爱的女孩,你为什么不高兴呢?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吗?”

做游戏,调节孩子的情绪

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让父母帮助他调节好情绪。

1.“开心桶”VS“烦恼桶”

爸爸妈妈先给孩子准备两个小桶,一个“开心桶”,一个“烦恼桶”。当孩子开心的时候,请他把开心的事情写下或画出来,然后揉成一个团,投入开心的桶里;相反的,当他不开心的时候,就把不开心的事情写下,投入不开心的桶里。

接着,爸爸妈妈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2.亲子阅读来启发

爸爸妈妈也可以一边和孩子读故事书,一边随机教育他,比如,“小强和小明两个人在抢东西,结果小强输了,还踢小明一脚,……”“宝宝你觉得小强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被小强踢了,会怎么处理呢?”

借助情绪故事书或图片,通过家长的口述引导,可以让孩子了解和掌握遇到情绪问题时该如何正确处理的方法。

3.情绪晴雨表

游戏前,爸爸妈妈先准备好三张八开大的图画纸和色笔,在三张图画纸上分别标示出“早上”、“中午”和“晚上”;在每张图画纸上横向画七个区域,分别写出星期一~星期日,纵向分别画出“喜”、“怒”、“哀”、“乐”四个区域或“开心”、“不开心”、“生气”三个区域(最好以具体的表情图像来表示)。

游戏开始,孩子可以每天为自己的情绪做记录,比如星期一中午很开心,他就在相应的区域做一个记号;晚上不开心再做一个记号……。

一个星期以后,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将那些记号连起来,这时就可以观察孩子什么时候比较开心,什么时候不开心了。从图表的曲线图中,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沟通解决不良情绪的方法。

《健康娃娃》贴心提示

让孩子保持愉快开朗的心情,有利于培养他的健康心理,长大之后会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也容易与人相处;而经常发脾气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不乱“发飙”,可以这样做:

◆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睦、欢乐的家庭氛围;

◆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原则要一致,在孩子面前切忌争执;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孩子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鼓励孩子做一个人见人爱、有教养的人;

◆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别忘了给予他热情的赞美和鼓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