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比承诺更能鼓励孩子
只要能考上一本线,爸爸就给你买手提电脑;只要这次考试能在全班排上前五名,妈妈就答应让你报网球班……诸如此类的承诺都是家长在考试前给孩子的,而当暑假真正来临,孩子的确做到了,需要父母兑现承诺的时候,不少家长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履行承诺。孩子因此对家长失去了信任感。
“承诺会让自己陷于被动,惊喜却能给孩子更大的鼓励。”聪明的家长却很有自己的一套,从不轻易承诺,孩子真的做得很出色,立即给一个大大的惊喜。
经验中转站
典型个案
妈妈的话第二天就反悔
不久前,早报钱塘E家的QQ群里,一个13岁的小女孩诉说她的不满与委屈。
“妈妈明明答应暑假给我报网球班,我和同学都说好了,可她最后却反悔了,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
原来,因为小姑娘文文(化名)期末成绩有了显着进步,妈妈一高兴立马答应给她报网球班,还陪着她把网球拍、网球等等装备全部准备好。文文也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两人相约一起去学。
可就在第二天文文要钱去报班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反悔了:“我昨天没想周到。”说什么也不让她报名了。文文失望之余,只能先给同学打电话,没想到,对方一听很生气:“我们不是都说好了吗?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随后,挂了电话。文文难过得掉下了眼泪。
但文文还是决定找妈妈谈谈:“为什么不给我报班,是因为贵吗?”“当然不是,我连球拍都给你买好了。”“那是为什么?”妈妈很耐心地说:“你白天要上补习班,晚上又要去赶网球班,妈妈怕你太累了。”
文文知道妈妈的话有道理,可她还是不能原谅妈妈。“如果是这个原因,一开始就不要答应我,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反悔。为什么大人说话孩子一定要听,可大人就能说话不算数呢?”文文说,她以后再也不相信妈妈了。
成功经验
事前允诺不如事后惊喜
刘慧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对于如何奖励孩子她很有自己的一套。“对孩子允诺,如果不是有非常大的把握,我绝对不做,不然,到时候被动的就是我自己。”
这一次,念四年级的儿子小东考到了全班第5名,比上学期有了足足10名的进步。刘慧起先不动声色,乖巧的儿子也啥都没问。就在前几天,刘慧很平静地对小东说:“妈妈请好假啦,下个星期带你一起去青岛玩!”小东高兴地蹦了起来:“真的吗?”“是呀,你考试考得那么棒,妈妈当然要好好奖励你啦。”“可你怎么现在才奖励啊?”“因为妈妈要给你一个惊喜呀。”刘慧应对得非常巧妙。小东显然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高兴地欢呼:“妈妈太棒了。我下次要考得更好!”
刘慧知道,这一次,儿子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其实,我本来就有这个打算,如果儿子考得好,就带她出去旅游。可是一没确定能不能请出假,二也没想好到底去哪里玩。等到一切安排妥当,我才向儿子宣布这个消息,既给了惊喜,自己也把握十足。”
“因为事先没有对孩子承诺过什么,要不要奖,奖励什么,这些主动权全部掌握在我自己手里。”谈及自己的经验,刘慧显得很得意。
专家总结
家长许诺要量力而行
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朱凯凰认为,家长千万不要向孩子轻易许下承诺,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她赞同家长刘慧的做法,相比承诺,让小孩有个突然惊喜,对孩子的鼓励会更有效果。
不少父母有时候是因为跟风,有时候是随口一说,立马给了孩子承诺,随后又轻易爽约。父母认为没什么,但小孩子却非常在意。“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之前就失掉了信任感,要想孩子再100%相信自己的爸爸妈妈很难。”朱凯凰认为,事件的负面影响就是近期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已经让小孩子抓到把柄,父母话语的权威性大大下降;而长期看,这会影响到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很自然地会做些失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