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的情绪做健美
◆面对婴儿的啼哭
游戏活动
逗笑
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用多种方法逗引婴儿发笑,使之快乐,有以下做法:
(1)举高高。双手扶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往上举过头顶,孩子会因此而兴奋起来,能将孩子逗得哈哈大笑。
(2)找“小猫”。用手帕盖住孩子的脸,几秒钟后,迅速扯下手帕,同时,发出“喵——”的叫声,孩子的眼睛会一亮,接下来就是咯咯直笑。
(3)挠痒痒。把孩子平放在床上,父母轻轻触动孩子的易痒处,如触一触脖子,触一触胳肢窝,触一触脚心等,同时,发出“咯吱——咯吱—”的逗笑声,孩子会乐得扭动身子,开心地大笑。
(4)笑是孩子愉快情绪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展开笑容,将使你的宝宝更容易开放心理空间,接受、容纳更多的外界信息,并且乐意接近他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为此,动一动脑筋,想出更多让孩子咯咯笑的办法吧。
爱吃的小猪
做法:婴儿喜欢别人触动他们的手、脚,触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感觉,也能让他们注意自己的四肢。
(1)父母和孩子面对面坐着,用手捏捏孩子的小手,说:“这是谁的手?这是宝宝的手,不是妈妈的手。”捏捏孩子的小脚,说:“这是谁的脚”?这是宝宝的脚,不是爸爸的脚。”还可以握住孩子的手脚做动作,如小手拍拍,小脚噔噔等。
(2)打开孩子的手掌,从大拇指开始,轻轻按下孩子的每一个指头,边做边说,按下拇指说:“这只小猪爱吃鱼。”按下食指说:“这只小猪爱吃饭。”按下中指说:“这只小猪爱喝汤”……所有的手指都按完了以后说:“所有的小猪都吃饱了,真高兴。”
(3)同样程序,捏捏孩子的脚趾。
◆面对情绪风暴
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父母要注意两点:一是冷静下来,不要被孩子的坏情绪牵着鼻子走;二是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为此,提供以下的一些做法:
·孩子愤怒的时候:
(1)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
(2)不允许孩子愤怒时打人或毁物,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行,在出现此苗头时坚决制止,不可滋长坏习气;
(3)在气头上让孩子适当发泄,如:倾诉发泄,表情发泄,流泪发泄等;
(4)在孩子不可理喻时,父母不要急于施教,此时,多问、多说不仅无效,还会激化孩子的情绪;
(5)对孩子的愤怒表示理解(不是肯定),好言抚慰,缓和情绪;
(6)待孩子缓和了,帮助孩子反省愤怒、分析愤怒;
(7)教孩子学着制怒,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例如:气头上走开,去做别的事情等。
·孩子悲伤的时候:
(1)要让孩子适当发泄,比如哭出来。因为哭泣时,体内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缓解痛苦;
(2)父母无需多言,只是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体谅与理解,还可以温情地抚慰,起降温作用;
(3)大些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默默独处,自我体味与化解,最好不要去打扰他;
(4)待孩子平静一些了,再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悲伤愤怒、急躁等情绪。
游戏活动
把不高兴挤出去
做法:这个活动适合婴儿;当宝宝不高兴的时候,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宝宝不高兴了,是吗?妈妈有办法帮你把不高兴从你身上挤出去。”然后,父母双手搂抱孩子,一下紧,一下松。搂紧的时候就说:“不高兴,快出去。”如此反复多次。然后,轻轻贴一下孩子的脸,告诉他,“妈妈已经把你的不高兴挤出去了,好,现在可以高兴起了。”这样,孩子会受大人情绪的感染,也高兴起来。
做眼睛嘴巴操
做法: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同参与。爸爸带着孩子做动作,妈妈当解说员。爸爸与孩子面对面坐着,爸爸“做操”让孩子跟着模仿,妈妈来解说动作和表情。妈妈说:“眼睛不动,嘴巴张开。”爸爸和孩子就这样做,看到爸爸和孩子这样做了,妈妈再说:“嘴巴不动,眼睛瞪着斜向一边。”父子这样做,妈妈看父子的表情解说:“好可怕,生气了。”妈妈再说:“嘴巴不动,眼睛向上看。”父子这样做,妈妈看父子的表情解说:“在想什么呢?”如此做不同的眼睛、嘴巴动作,解说这些脸部动作表示的情绪。孩子熟悉以后,可以让孩子当解说员或领操员。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根据人的面部表情,判断情绪与内心活动。
◆“笑”比“哭”好
(1)帮助孩子意识自己的情感、知道喜、怒、哀、乐的区别;
(2)引导孩子辨别情感,知道什么情感是良好的,什么情感是不好的,对积极的情绪有好感;
(3)培养孩子学着控制情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能在大人的帮助之下,调节自己的情绪。
游戏活动
笑比哭好
准备:录音机、磁带、哭脸和笑脸的图片。
做法:
(1)录下爸爸、妈妈和孩子的笑声,把这些笑声放给孩子听,让孩子辨别是谁的笑声?再说一说爸爸为什么笑了?妈妈为什么笑了?宝宝为什么笑了?
(2)录下孩子的笑声和哭声。先和孩子看哭脸和笑脸图片,再把哭声和笑声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声音举图片,放出哭声时举哭脸,放出笑声时举笑脸。和孩子谈谈,真正声音好听?什么表情的脸好看?让孩子对笑有好感,对哭产生反感,哭起来的声音真难听呀。”
(3)让孩子听录音对着镜子做表情。听到笑声,就做笑脸;听到哭声,就做哭脸,大人在一旁评价,孩子做笑脸时,大人就说:“真好看,我喜欢。”孩子做哭脸时,大人就说:“真难看,我不喜欢。”以后若孩子无理哭闹时,大人可以拿过录音机来,说:“我要录音了。”或把镜子举在他的眼前,可缓解孩子的哭闹。
情绪脸谱
准备:不同情绪的脸谱(是简笔画的)、空白脸形、镜子、色笔。
做法:
(1)看脸谱说表情。和孩子一起看情绪脸谱,说一说每个脸谱表示的是什么情绪?用问题激发孩子对情绪的想象:“他为什么笑呢?有什么可乐的事高兴的事?”“他为什么哭呢?有什么难过的事吗?”“他为什么生气呢?有什么让他生气的事吗?”……大人和孩子一起猜想,你说一样,我说一样,越说越热闹。在说的过程中,分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动不动就哭了,好吗?动不动就生气了,好吗?
(2)看脸谱做表情。和孩子说一说不同表情的眼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做一做脸谱上的表情,大人做给孩子看,孩子做给大人看,还可以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引导孩子喜欢笑的表情,不喜欢哭的表情。
(3)画表情脸谱。供给孩子空白脸谱,让孩子画表情脸谱。可以把画脸谱和具体的事情结合,例如:大人说一件事,孩子画这件事的情绪脸谱,说的是一件高兴的事,就画快乐的脸;说的是一件难过的事,就画哭的脸或生气的脸。也可以让孩子讲他画的脸谱是什么事情。
◆培养开朗的性格
游戏活动
最快乐的事情
做法:快乐的事情总是会过去的,经常回味快乐,能延续快乐的情绪,孩子一般不善于回顾往事,需要大人引发。
(1)临睡前,和孩子说一说“今天的快乐事”,妈妈说一件给孩子听,孩子说一件给妈妈听。
(2)交换快乐。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说说这个星期自己快乐的事情,要尽量说得让大家乐起来,谁能把大家说乐了,就奖励谁。
(3)画快乐。设置一个“快乐园地”让孩子画下自己一件一件快乐的事情,把作品贴在“快乐园地”,鼓励孩子把画的快乐讲给大家听。
骰子游戏
准备:较大的方块,每一面上有一个不同情绪的情绪脸谱。
做法:先看一看方块上的情绪脸谱,说一说是什么表情?然后大人和孩子玩掷骰子游戏,轮流掷骰子,看掷出的是什么表情,就要说一件这个表情的事情。例如:爸爸掷出的是哭脸,孩子就要说一件与哭的事情;然后由孩子来掷骰子若掷出的是生气脸,爸爸就要说一件生气的事情。
这个游戏是让孩子将表情与事件联系起来。
◆克服分离焦虑
游戏活动
笑娃娃和哭娃娃
准确:“笑娃娃和哭娃娃”棋盘、棋子、骰子。
做法:先和孩子认棋盘,棋盘上有许多笑脸和哭脸,并且间隔排列,形成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告诉孩子走棋的规则:两个人持一枚棋子,轮流走,一个人先掷骰子,掷出的数字是几,就将自己的棋子走几步(走一个圆圈是一步),看最后走到的圆里是什么,若是笑娃娃,就奖励再前进一步;若是哭娃娃,就受罚后退一步;若是空白圈,就停在这里。如此轮流走棋,看谁的棋子先走到终点,就获得胜利。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形象地感受“笑比哭好”,从而对笑有好感,对哭有反感。
幸福歌
准备:《幸福歌》歌曲。
做法:这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欢快活泼、富于感动,很有感染大力。大人唱幸福歌给孩子听,引起孩子对这个歌曲的兴趣。
(1)学唱幸福歌。先带着孩子念歌词:“如果你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若觉得“幸福”一词孩子不好理解,可以将歌曲中的“幸福”改成“快乐”。熟悉歌词后,带着孩子唱歌曲,一边唱一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情,生动、活泼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2)续编歌词。幸福歌基本会唱以后,和孩子讨论改编歌词:“这种情绪还有什么表现方式?”快乐的时候除了拍手,还会有什么表现?例如:快乐——挤挤眼;快乐——点点头;快乐——唱一唱;快乐——跳个舞等。和孩子用改编的歌词唱这个歌,如“如果你感到你幸福,就跳舞……”再和孩子讨论别的情绪怎样表现,例如,生气了有什么表现?悲伤了有什么表现?把改编成别的情绪的歌词唱出来,例如“如果你感到你生气,就瞪眼……”一边唱一边做动作。鼓励孩子创造性地改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