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教师心理健康不能只靠呼吁

暴力管教学生、教学受挫自杀、职业倦怠……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惊人的数字提醒我们教师面临的巨大压力。曾经,我们用“红烛”、“春蚕”来定位教师的角色,可是当这些“红烛”、“春蚕”自己都不堪重负时,他们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关注教师,不仅仅是关注他的物质待遇,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为此,我们访问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

申继亮: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兴趣是认知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特别委托课题2004-200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与监控系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4-2006: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子课题-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师发展的自我内在机制研究子课题-教师自我效能研究、教师反思与自我监控研究、教师归因研究等。

中国教师报:在中国心理健康网上我们看到,江西省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曾对全省中学的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做过调查。在这组年龄段介于22~49岁的群体中,有42%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近6%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同时,近几年有关教师暴力虐待学生的消息多见报端。您对此怎么看?

申继亮:谈到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一个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健康的教育行为,当然,即使心理健康的教师也不一定都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改革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同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只有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了解有关学生个体差异的知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心理素质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当前,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两项最基本的工作是必须的。一项工作是要有立法作为保障,这样可以保证教师选拔、培训、晋升等教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法可依;第二项工作就是真正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的科学体系,从而确保我国教师的选拔、入职科学化。我们认为教师入职的资格认证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师在学历、身体、品行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第二个层次是有关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第一是教师的职业倾向性,比如说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第二是基本的心理能力,教师教育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应该有基本的心理能力做保障,如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是特殊的专业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第四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专门知识,比如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有了教师心理素质的标准参照,就可以选拔出比较适合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来入职。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重视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是证明不是高学历、高文凭就可以当老师,学历和文凭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第三个层次是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素质考察,比如学科知识水平。

中国教师报:现在有很多媒体刊登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调查,也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到底哪个才是比较准确客观的?

申继亮: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教师当中的确有人存在心理问题,但这个比例是多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调查所采用的标准不一样,调查内容不一样,得出的数据不一样。每个数据虽然是客观的,但却不一定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提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有必要首先看一下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过去,我们习惯把教师的很多问题都归结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比如有些老师体罚学生,看似是职业道德问题,因为教师行为规范上明确规定了不得体罚学生。但这也不完全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道德有是有非,而行为本身还牵涉到教师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而情绪控制能力的高低是不存在道德意义的。进一步来说,教师出了问题,不能完全以道德标准来评价,更应该看教师的人格特点和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境。当期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教师报:在很多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收入相对有保障,为什么他们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申继亮:首先教师不是圣人,他也会犯错误,也会出现各种身心问题。我认为当期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如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和医疗保险等都在变,同时教育领域的诸多变革,包括继续教育、新课改,学校企业化、用人制度上的末位淘汰,以及当代学生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这些变化对老师来讲都会构成新问题、新挑战。教师在面对这些新环境、新要求、新问题时,如果不能去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自卑、抑郁、焦虑等。其二就是教师无法应对职业压力。我们曾经在北京、湖北、山东等地进行过抽样调查,压力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有很大压力感受、非常大压力感受的竟然占70%,这等于说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感觉到压力很大,自己很忙,尤其是毕业班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如果没有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就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胃溃疡、失眠、情绪失控等。

不仅如此,长期的压力还可能导致职业枯竭或职业倦怠,即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相对降低,教师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虽然这些问题每一个职业都会有,但在教师这个职业里,如此普遍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中国教师报:怎么才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舒缓教师的心理压力呢?

申继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教师管理体制应该有一些变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该赋权于老师,解放老师,去掉老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为什么?这就又和教师专业化联系起来。任何一个专业都应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如果没有,职业水平就无法表现,教师也是一样。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条条框框在限制着教师,如教材限制、考试限制、学生成绩的限制等。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又希望教师把课教好,把学生教活,这就使得教师经常处于压力和冲突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赋权于教师,让教师发挥自己所长,让矛盾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纾解,这也是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另一方面,我们设定教师资格认证,就是要认真把好关,选出一些真正想做老师而又适合作老师的人,而不仅仅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压力,意义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时,对压力的感受就不同了。

中国教师报: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如何重新定位自己?

申继亮:过去,一个新教师来到学校,通常是老教师给他做一些引路工作,多是从思想工作的层面来谈这些问题。但现在应该有一种新的视角,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帮助教师进行生涯规划的问题,这是每个人、每个职业都要进行的。学校应该对青年教师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更应在教师的继续教育里添加这些内容。因为教师也会影响学生,如果教师都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

中国教师报:现在有的学校有心理教师,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门针对教师的心理教育似乎很少。

申继亮:情况的确如此,所以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增加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而不应该只关注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知识。

中国教师报:您对心理教育走进中小学有什么建议?

申继亮: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几个基本问题要澄清,第一是“谁来做”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学校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来做这个工作,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所有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都归责于心理老师,这种心理教育学科化的做法我不太赞同。因为心理教育跟学科教育不完全一样。比如数学有问题,学生就去找数学老师,那么心理有问题,就去找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就像开门诊,等待学生上门看病?因为学科教育有知识领域的特定性,而心理关乎到一个人在所有活动当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实践,需要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所有的学科都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单单一个学科的老师是不行的。

心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普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实施学生心理发展的专业化评估,当然也包括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等。

第二个是“面向谁”的问题。心理教育不仅是挂着个牌子,谁来看病我管谁,它应该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推动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和学生不是医患关系。心理教育课程化是不可取的,同样心理教育医学化也是不可取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