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男孩为何总和父母一起睡?

假装长不大是为了维持家庭平衡

一位恭谦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诊室,孩子18岁,耷拉着头,父亲坐在儿子旁边,对着治疗师,很急切地说:“这孩子,18岁了,还和他妈妈睡,弄得我们夫妻分居多年,我担心他这样有毛病。”

那位父亲侃侃而谈,一改其拘谨的神态。他说自己曾经当过军人,转业后家里分的房子小,三口之家一直住在一起,后来房子大了,因老人住在一起,三人仍不能分开睡,好在他经常出差,所以孩子能够和母亲两人睡。等到他较为固定可以回家时,孩子却不愿和母亲分开了,这时,孩子已经13岁了,以后他只好自己一个人睡。不过,倘若母亲有事不在,孩子也不会一个人睡,也要父亲陪着他睡。

我想,又是一个溺爱环境中的孩子不愿去体验新生活的案例,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分离焦虑的案例,在中国,处于和母亲“共生状态”的大孩子太多了,在年龄上已经长大成人,可在心理上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方面,母亲喜欢溺爱孩子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紧紧抓住母亲,不愿去体验新的但充满风险的生活。

对于这种例子,我们总是会关注在我们面前的孩子到底有多大,是以何种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于是我转向孩子,问他的学习成绩、同学关系,也考察他的言语表达能力。

这孩子可以直接用眼光与我接触,并不发怵,很沉着地讲述他喜欢电子产品,早在15岁就喜欢在市场中浏览MP3、掌上电脑以及其他游戏电子产品,并能够很成功地向同学推销,还能盈利。和同学的关系开始时很顺利,也能够很谈得来,但深交下去,他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就逐渐疏远。学习成绩以前一向可以,近来退步得明显,脑子不好使,注意力、记忆力均下降,自己也觉得苦恼,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和父亲的关系是“矛盾性亲近”,即既愿意接触,又比较逆反。和母亲接触则为“亲近性疏远”,即关系很亲,但心里又觉得很疏远。

我感到这时这孩子就是以18岁甚至更成熟的年龄在与我对话,从容、有距离、条理清晰。这样的孩子不该有严重的分离焦虑。

“假装不长大”既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还可逃避精神重压,谁不乐意呢

我又问他父母关系如何。他说,他们以前总是吵架,而这几年关系好些了,不吵了。我问孩子,是否自从父母不吵架了,你的成绩反而开始下降了,记忆力也不如以前了?这孩子想了想,说:这好像没什么联系吧。

这时,父亲插话道:我在某公司工作,我自己的交际能力还行,平时经常有应酬,为此,他妈妈经常与我吵架,这孩子其实很佩服我,但要和我交谈时可能我会比较粗暴、武断,他虽然和他妈妈亲些,但他妈妈工作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他其实瞧不起他妈妈。

我有些明白这孩子的良苦用心了,一个强大的男性是否会有更多的能力去获得其它的机会而抛弃旧的,这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老话题。父母亲吵架的模式是个能够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模式,对孩子来讲,只要父母在一起———不论以如何的方式,也许都是让他感到安全的前提。于是,父母的关系模式的改变,在孩子的内心所体验到的,反而是不安全感,这当然也与孩子长大、理解面扩大有关,他无疑是欣赏和愿意成为父亲那样的男子汉的,但这样家里就有两个强大的男人。面对一个弱小、无助的女性,母亲失去了母亲的照顾功能,又没有知识上的跟进,也许,在孩子的内心,母亲既可能被父亲淘汰,也可能为自己、最后为社会所淘汰。而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幻想现实”,他必须使自己变得不进步、变得需要回到被照顾的状态中去。这样,自己能够不那么强大,母亲也就显得有“照顾”的价值了。

孩子的母亲没来,所以我只能看到一个强大的父亲和一个充满怜悯心的儿子。我们常常讲“共生”是指孩子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其实,“望子成龙”、“老有所养”等均是讲的父母对孩子的依靠,前者是职业希望,后者是生活希望,合起来对孩子造成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假装不长大”既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还可逃避上述的精神重压,谁不乐意呢?!

“假装不进步”具有精致的心理结构,他是在避免这个“家庭的死亡”

作为第三者恰当进行干预的父亲的角色在此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他要给孩子这样的印象,那就是“独立是迟早要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情,这与考上大学与否其实没多大关系”,这个父亲说自己花了很大的代价让孩子读书,而这孩子最近的表现让他觉得“要封顶的大厦面临坍塌”的感觉,可见,他在乎孩子的成绩甚于在乎孩子的人格发育。另外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独立的人格是指父母和自己各自负责,父母的事情是不该由孩子来负责,很多父母将他们之间的龌龊暴露在孩子面前,并以孩子为工具去实施对对方的操纵,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对父母的状态要负责,这也是中国文化粘滞的特色之一。君不见,家里一个成员出问题,其他亲戚走马灯地过来,苦口婆心、责骂训斥,这种情形导致了成员间的界限不清,也容易导致孩子婴儿般的倾向。这孩子把父母的吵架当做他们关系维持的一种信号,因而,他不能接受父母不吵架的现状,那就是,父亲可能会抛弃母亲,自己若考上大学,离开家庭,那前面的种种极有可能变成现实。

过于强大的父亲(事业有成、在单位和家里绝对权威、与母亲各方面的悬殊差异导致不经意对母亲的不屑)对孩子来讲具有过于危险的“攻击性”,他认同父亲就会轻辄与父亲发生对抗、重则表现为放弃父亲的安排,学习下降,甚至出现很多对外的攻击行为,如打架、逃学等。攻击性不恰当的表现还可以以相反的形式表达,如性格孤僻、生病、情感脆弱等。

孩子身体的不适是为了不与父亲直接对抗,将自己变得弱小一点,他的“退步”还导致了来自母亲的照顾,旨在继续发挥她的作用。这种“假装不进步”具有精致的心理结构,使家庭维持在“维持”的水平。

这孩子深得其味,他是在避免这个“家庭的死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