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狠心”会如何?

美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倾向于绅士教育(即教育并非功利目的,只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修养,而并不在于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有“价值”。在我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妈妈对宝宝的爱不可谓不深,关怀不可谓不细致。可是过度的关爱和保护,却养成了宝宝眼高手低,轻视劳动,懒散任性的通病。宝宝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遇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你的教育态度。

不同的教育态度形成不同的养育观念

美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倾向于绅士教育(即教育并非功利目的,只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修养,而并不在于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有“价值”。

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在幼儿阶段,在人生的准备期,妈妈不会把获得知识放在首要位置,相反,把宝宝的个人品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妈妈更注重宝宝是否能恰当地、得体地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妈妈也认为,“实战”性的体验能更好地提升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宝宝的事情不做过多干预。

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东方文化中宝宝是家族的延续、传统科举制度中知识是为“升官发财”做准备、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妈妈往往把知识的获得放在首位。于是,只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学业成绩,忽视对独立、勇敢、诚实、合作等品质的培养,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

教育中该“狠心”时就狠心

随着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承担工作责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才流动更加频繁等变化,传统上只要学业优秀,忽略团队合作精神、诚信品质的选才标准,一去不复返了。人们更关注个体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幼儿阶段,从一开始就关注宝宝的个人品质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做法。

宝宝的成长,“顺风顺水”并非一定是好事。成长的过程,只是整个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顺利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成功,更何况成长过程属于人生的准备阶段,它的存在意义不在于本身如何,而是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度保护宝宝的方式是需要丢弃的,因为终究有那么一天,宝宝要由他人保护变为自我保护。美国妈妈的“狠心”值得我们借鉴,童年期的“狠心”恰好是为了让宝宝今后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