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足够的爱

10个月大的俊俊总喜欢让人抱着睡觉,只要一离开大人的怀抱,他就不停地哭。为了不让小孙子哭,奶奶每回都心疼地将俊俊抱在怀里睡。妈妈为俊俊的独立性伤透了脑筋,总觉得奶奶太惯孩子,担心这样时间久了会形成孩子对大人的依赖。可经过一番实践,经妈妈独立性理论训练下的俊俊,非但没有独立,反倒越来越粘人了。

俊俊妈妈是一位现代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长远打算。问题在于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不是要在1岁以前就开始呢?事实上,理解一个孩子的行为,除了需考虑其行为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的年龄。因此,只有了解孩子所处的生命阶段,才能给其恰当的精神营养。

1岁以前的孩子面对这个非常陌生的世界,会自然地与母亲结成一种共生关系,就好像是小袋鼠藏在妈妈的袋中一样。有心理学家把孩子生命的头12~14个月,称作“将婴儿当衣服一样穿在身上”的时期。也许我们会担心,如果总是抱着孩子、陪孩子睡觉,随时满足他们的需要,孩子会过于依赖我们因而被宠坏。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个时期给孩子多少的爱都是不够的。可以说,1岁以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只有大人的应对。这个时期维持儿童健康心理的是依恋与安全感,如果这些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孩子自然吃得好、睡得香。这种非生理性的发育迟滞在儿童心理学家看来是儿童对这个世界不信任的表现,“不肯长”的背后隐藏的是亲密欲求没有满足而导致的心绪不宁和过度补偿。儿童对“依恋”和“安全感”的不满足感,可能在成年后以贪婪、不信任他人、低自尊等形式出现。

因此,过早地给孩子制定行为规则,要求孩子独立,会让孩子产生危机感,觉得妈妈在拒绝他,认为这个世界不安全。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孩子会觉得你不够爱他,他要时刻守着你,用胡闹、哭泣的方式呼唤你、提醒你,你越推他,他越粘你。独立的前提是依恋和安全感,独立不是勉强来的,但也不难求,只要孩子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用不着担心孩子不会自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自然会与父母一点点地拉开距离,如果把孩子比做“瓜”,父母要做的只是等待“瓜熟蒂落”的时节。

育儿启示

给孩子足够的爱

如果孩子对你的独立性训练很反感,请先检讨一下孩子有没有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你有没有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对于俊俊妈妈来说,最要紧的是与孩子建立足够的亲密感,让孩子觉得你是可以依靠的。

※不要怕惯坏孩子,多搂抱、抚摸和亲吻孩子。

※多陪孩子睡觉,跟孩子谈心、唱歌、讲故事。

※努力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要。

※给孩子恰当的生长空间。

因此,父母也需要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相关链接

按时按需爱孩子

2岁前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依恋与信赖。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

2岁后会出现第一个反抗期,“我自己来”、“我要”、“我不”等词汇频繁出现,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此时,孩子急需证明自己并不是毫无用处、软弱无力,他在尝试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孩子开始介入自己愿意和父母愿意两者冲突的危机中,温顺乖巧的小宝贝变成了只会跟父母唱对台戏的小魔头。这时候,父母一方面应给孩子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更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和积极的解决,日后较易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之,如果此时父母总是以无穷的“不准”、“不许”来限制孩子的自主权,孩子可能因此变得消极、没有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3岁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幻想蓬勃地发展起来,并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规划。如果此时父母鼓励孩子的主动行为或想像,孩子就会获得主动性,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孩子的主动行为或想像,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意识,形成自卑感。

学习成为5~12岁孩子的主要活动,他们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中完成工作的乐趣”。

因此,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应在不同时期满足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创造自己的乐趣,不要勉强孩子顺应你的要求。

摘自《读懂孩子的心》

编辑:小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