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您对话孩子的世界

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知识实用性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也兴起了实用主义讨论风潮。而在一个工业化迅速扩展,甚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实用性和功利化似乎成了生活世界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他们讲求效率,提出了合格与不合格、成功与非成功的概念,并以此为衡量尺度,标记一切事物,将其延伸至幼儿的生活世界中来。

对话孩子的世界

1、“体验”幼儿生活世界的“目的性”

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知识实用性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也兴起了实用主义讨论风潮。而在一个工业化迅速扩展,甚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实用性和功利化似乎成了生活世界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他们讲求效率,提出了合格与不合格、成功与非成功的概念,并以此为衡量尺度,标记一切事物,将其延伸至幼儿的生活世界中来。

在某幼儿园综合探索活动中,主题是“镜子的秘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镜子、白纸、水、塑料盆等材料,辅助幼儿发现“镜子的秘密”。实际上,教师在观察评价表中关于镜子的反射现象的项目,将幼儿是否发现沾水的镜子可以在白纸上反射出彩虹作为评价成功的标准,并认为只有发现彩虹,这一活动才算得上“成功”,而没有发现彩虹的,就应当继续尝试。以成人制定的这一标准出发,教师在活动中的行为即变成了利用各种途径,包括语言启发、实地操作等,将幼儿引向目的地,并用诸如“成功”、“失败”等言语来划分幼儿的发现成果,违背了自由探索活动的初衷,也挫败了某些幼儿的积极情绪,使主动尝试变成了被动完成任务,收效甚微。

这一活动中,教师完全以成人生活世界的想当然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和评量幼儿生活世界的活动,他们并没有看到,其实仅仅将水洒在镜子上,对幼儿来说便是一种欣喜,而他们看到白纸能反射出带水珠的皇冠,脸上就已经露出收获的满足了,更不用说摆弄镜子、玩水、剪纸这些生活中自然自在的情境中,他们还可如万花筒般变幻出多种模样,该是一种怎样的欢呼雀跃。教师假若能抛弃既定的成人世界中的成功标准,尝试体验幼儿发现的快乐,就能够走入幼儿的生活并与其共同成长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