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成长“软”暴力

从9岁开始,19岁的小阳(化名)就习惯了离家出走。从小他和母亲的关系就犹如水火,无法相容。“在她眼里,我一无是处,而且她让我感到自己是个欠了一堆债的人,必须要完全按照她的安排生活,才对得起她。” 小阳现在非常痛苦,他说,母亲在物质上确实给了他很多,但他无法忍受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据晚报昨天7版《9岁孩子习惯离家出走》)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强烈期许。从心理学上讲,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假想物”,希冀假借子女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自己曾经的挫折、失败、荣辱、兴衰等等,最终则形成一个巨大如山的寄托。可寄托一重,压力一沉,无法掌舵,孩子就“不听话”了,于是家长更是变本加厉指责。爱的心态实践了“逼”的行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将是致命的伤害。不但可能在孩子幼小心灵里形成阴影挥之不去,更易造成心理障碍。

心理压抑得不到排解,善良天性得不到释放,小阳用离家出走来抗争,来实施“报复”。也许离家出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要知道,每种习惯的背后,都渗透出一种疲劳:或感慨,或无奈。当孩子的内心排斥感积蓄到一定力量,当内心洪水盛满,心里堤坝倒塌,必然像“堰塞湖”一样危机四伏。这时,孩子的“报复”行为,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悲哀。

从小阳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隐忧,同时折射出了目前一些素质教育下的“应试管理”的弊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U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这风险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军事的,并将其分为社会风险和个人风险。家长将孩子视为“个人财产”进行训教,个人意志一旦背离家庭教育法则,极容易出现一种无法预测的“个人风险”。而破解“个人风险”的成本,将会变得异常沉重:对孩子来讲,荒废青春,因叛逆误入歧途;对社会来讲,增添不安定因素,扩大了潜在的“社会风险”。

逼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成长,是一种典型的家庭“软”暴力。多给孩子一份鼓励,多给他们一份赞美,用真诚和感化来铲除萦绕内心的羁绊,是值得每个家长思考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请不要让他们的“非暴力不合作”愈演愈烈,请不要“逼”孩子游离于本应和谐的家庭围墙外。一旦如此,我们看到的将是,无数在家门口徜徉徘徊、无奈冷漠的孤独身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