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沟通的技巧

缺乏沟通,是家庭生活中最普遍令人感到不满意的项目之一,父母亲抱怨无法与子女沟通,而子女则认为父母根本不听他们讲什么,这一切不是“代沟”的错,许多夫妻也很悲伤地承认,彼此不再聊天了。

来参加父母成长团体的人。虽各有不同的原因,但主要是希望能发掘与子女间更愉快、更有效地沟通方式。他们不仅希望获得子女的信任,也希望子女能告诉他们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不是用甩门或彼此不讲话的冷战方式来表达。

“唠叨、叱责、吼叫、恳求等传统的方法已行不通了,不仅令我们筋疲力竭,也得不到什么好效果。”

改变旧有的习惯需要承诺、动机、练习及他人的支持,找寻新的教养方式又是一条漫长而困难的路。

“我在练习新方法时,常会失去耐心,无法付出,也不愿听孩子讲什么。尤其当我很累的时候,仍会对子女大吼大叫、发脾气。”

“我一直都希望与子女有个较平等的关系,但只有透过方法与技巧才能付诸实现。这些技巧就是我所追寻的。”

说实在的,沟通没什么特殊技巧,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人们是如何愉快地应对、沟通,从中获取经验。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愿意倾听,不多说自己的意见或反驳别人的话题,自然会让对方建立安全感,并愿意进一步地与你深谈。但是如果我们提高音调、妄加批评,对方自然会闭嘴。

科技的发达,使得我们很方便与全球各地的人们通讯,但却很难与自己近在眼前的子女。朋友、太太聊天;也就是说个人的沟通能力逐渐降低,这真是近代人类生活中的一大讽刺。

发展实用的沟通技巧并非凭空而来,它是根据个人过去多年的经验作为发展基础。婴儿有他一套沟通方法,让父母知道他确实需要什么;当他逐渐长大,就更明白自己的需要,因此发展出更成熟的沟通方法。

如果认为“沟通”只是技术问题,就未免太愚蠢了。比我们所学的任何技术更重要的是品质,例如:真诚、接纳、信任、尊重的态度,才是真正重要的。没有这些特质,一切技巧只是操纵与控制的工具而已,只会引起厌恶与沟通的崩溃。

孩子不是机器人,而是独立的个体。沟通技巧能带来互动,但不保证有好的结果。善意的沟通可以减少眼泪、愤怒与冲突,但不见得百分之百有效。就算父母做“对”了,也不表示就会得到“好”的反应。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经过练习,会发现哪些对孩子有效哪些可以平抚他们?哪些会造成他们的排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