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说服技巧

怎样说服别人


引起兴趣


说服一个人最好是先能引起情绪上的共鸣。比如说勾起一个人的好奇心。当他对于事情好奇了才会有进一步去了解的冲动,借助这种冲动你可以把更多的好奇和兴趣注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一个说服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打同情牌


要建立的是情绪上的共鸣,除了好奇和兴趣另一种容易实现的就是同情了。虽然让对方同情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是在于说服一些态度不是很强硬或者让别人态度软化过程中还是常常有效地。


构建信任


要达到情绪共鸣的效果自然要构建一个信任纽带。首先比如说说服的环境可以比较私人聊起来比较随意。这样容易敞开心扉地说,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动之以情,建立信任。在说开了之后,我们就应该以情动人,这个时候就是引起情绪共鸣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消除彼此间的戒备和隔阂,通常去说服某人,彼此之间肯定存在意见的分歧。这个分歧会产生意见和隔阂。所以要确定这种隔阂的消失才好进一步地说服人。


当我们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可以进一步阐述我们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条理清晰,呈说道理。这个是说服的观点呈现阶段,当对方已经有意向听取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应该条理清晰地讲述这些东西完成我们观点的表达。


一、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二、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三、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四、消除防范,以情感化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种暗示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给帮助等等。


摆眼睛的图片让人更守规矩


据英国Newcastle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2010年的试验报告,眼睛的图像会对人们的日常合作行为造成影响。比如在人们附近放置一张眼睛的图片,会给他们留下自己正被监视的印象,这样他们更有可能自己清理收拾或者归还借的东西。


使用名词代替动词来改变人们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博士SusanWeinschenk在《如何让人做事》(HowtoGetpeopletoDoStuff)一书中写道,使用一个名词来强化你作为某特定组织成员的身份能够迎合人们对归属感的需要。比如问问题时,可以用“当个选民对你来说有多重要?”来代替“投票对你而言有多重要?”。


受惊吓的人会更配合


波兰Opole大学及Wroclaw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别人听你的话,可以先吓住对方。因为焦虑之后再心情缓解的人面对请求时通常反应更积极,这是因为他们的满脑子想的都是他们先前遇到的潜在危险。


聚焦谈判对象的收获而非失去


心理学爱好者,着名记者DavidMcRaney在《你没那么聪明》(YouAreNotSoSmart)一书中写道,在谈判协商过程中,向你的谈话对象强调接纳你的方案后他们将能得到的好处,举个例子,如果你正试图卖出一辆车,你应该说“这车按1000美元给你”而不是“给我1000美元买走这车”。


说服别人的技巧


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当你的演讲有可能引起争议时,找准恰当的途径显得特别重要。途径不对头,就有可能导致听众的敌对情绪,不等你的话出口,你早已注定要立于失败的境地。路子选对了,你便能充分说服听者。这是一门最难掌握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际艺术。首先,你应当了解你的听众。


先退后进,变守为攻


演讲时,特别是当你的观点处于不利的境地时,为了达到说服听众的目的,你不妨先有意识地退一步,肯定听众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然后在获得听众信任的基础上再寻找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巧妙地提出你的观点,变退为进,化守为攻,从而最终有力地说服听众。


因势利导,激发共鸣


要使听众心服口服,你在演讲时不可违背听众的意愿,不能采取逼迫甚至是威胁的手段强迫听众接受你的观点。你应当牢记在心的是,只有当你的观点能够引起听众感情共鸣时,你的观点才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权衡利弊,以理服人


要想征服听众,老练的演讲者知道不能急于求成。正如玛克·安东尼那样,他知道要耐心而谨慎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不是感情用事。


第一,让人对你产生好感。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人。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主动赞美几句,会让对方更容易接纳你的意见。比如,在说“正事”之前,夸夸他的穿着打扮、人品态度等。


第二,借用社会影响力。人们都害怕与社会脱节,会不自觉地“随大流”,仿效多数人的做法。这正是羊群效应,通过随大流获得在社会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社会影响力,不一定是本人,也可以是借的。


第三,发挥权威效应。多数人愿意听从专家或权威人士的意见,在说服别人时,不如利用一下“名人效应”,告诉对方“这是某某大师的建议”或“某位名人也喜欢这样做”,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把自己的专长充分展现出来,也能起到效果。


第四,把握互惠原则。当你对着别人微笑时,别人通常也会用微笑回报。同样的道理,别人说话时点头鼓励、用肯定的目光看着他,当轮到你发言时,他也更容易肯定和相信你所说的话。


第五,留下“证据”。只要承诺了,人们通常都会努力实现。因此,谈好事情后让对方给出承诺,比如记在备忘录上、找个见证人等。既不让你遗忘承诺,也能给对方一个很好的提醒。


共同意识的作用


朋友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共同意识”,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应该敏锐地把握这种共同意识,以便求同存异,缩短与对方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其实说服本身就是要设法缩短和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共同意识的提出往往会增加双方的亲密感,最终达到接近对方内心的目的。


说服时的语言艺术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如果你总是板着脸、皱着眉,那么,这副样子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使说服陷入僵局。因此,在注意到这一点时,你可以适当点缀些俏皮话、笑话、歇后语,在说服的过程中,使对话的气氛变得轻松些,这样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责的作用


在工作中也许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要将某一项艰巨的工作或任务交付同事或下属时,明知可能不为对方接受,甚至还会引起他的不满,但此事又太重要,实在非他莫属。要说服他十分困难。在面对这样的情形时,怎么办?我们的方法是你不妨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说一句:“现在我要向你交待一项工作,虽然明知你会感到不愉快!”这样的表达使对方听了以后,便不好意思拒绝或不满了,这就是自责的作用。


与人聊天如何找话题


1、不要太着急进入下一话题。如果你过于相信应该聊很多话题,你可能会忘记一件事,即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持续很多小时。只有当你聊尽了一个话题之后,才应该进行下一个。当然,一个很好的谈话会自然而然地从一个话题进行到下一个。


2、不要避免你不了解的话题。我们总是固定在我们熟知的话题上,以至于忘了它真正的目的:交换信息。如果跟你聊天的这个人谈到了一些你从没听过的事、你不能找到关联的事、完全不理解的事等,那么你很幸运!问问他们关于这些的问题会填充时间,将谈话带到新的和没想到的放心,让你看起来像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且可能教会你一些东西。


3、不要自动过滤负面话题。如果对方提到一个你有很糟糕经历的话题,这并不一定代表你需要跳过这个回合。问问你自己是否:1)这是适合分享的(比如一次糟糕的家庭聚会和一个创伤家族秘密);2)你可以简短地谈;3)如果二者都符合,那就可以谈论。一个有趣的灾难故事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能比一个礼貌的、大概的谈话更能让谈话双方走得更近。


4、放下自己的压力。不仅仅是你的责任来让谈话继续,这需要你们二者共同的努力。如果对方真的对你所说的不感兴趣的话,你做什么都不能让他们说话!


(1)必须摸清对方的背景,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清楚对方的不足,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有“盲人骑瞎马”的感觉,难免踏进“雷区”,触犯对方的隐私。


(2)要善于“扬长避短”。这里的“扬长避短”是说要多关注和赞扬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愿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自己不光彩的事情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这是任谁都不能忍受的。


(3)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了对方的面子。


(4)委婉地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巧妙地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


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在谈话前,先为自己预设好“安全警戒线”。


(1)内容高雅


玩笑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玩笑,不仅给对方以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钢琴家波奇在一次演奏时,发现剧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于是他对在场的听众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二三个座位的票。”于是这半场的听众大笑起来。波奇无伤大雅的玩笑话轻松化解了令人尴尬的情境。


(2)态度友善


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也是互相增进感情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不满、厌恶的情绪,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别人不如你口齿伶俐,不能对你反唇相讥,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会愿意与你交往。


(3)行为适度


开玩笑主要是借助语言,但有时也可以通过行为动作来传递笑料,逗别人发笑,但行为动作一定要适度。有对夫妻,感情很好,经常互相开玩笑。一天,丈夫摆弄鸟枪,对准妻子说:“不许动,一动我就打死你!”说着扣动了扳机。结果,妻子被意外地打成重伤。可见,玩笑千万不能过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