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
在谈到领导和管理的时候,我们几乎言必称那些国外的大师和大师中的大师。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学院教授。在2002年5月埃森哲公司对当代最顶尖50位管理学者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位居第一。迈克尔•;波特在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和“三种通用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注化,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现代营销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他几乎成了营销学的同义词,其经典着作《营销管理》一书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商学院首选的营销教材。
以大师的弟子为荣,以大师的名义忽悠,已然成为现在的时尚。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爷爷和孙子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爷爷,以卖草帽为生,每天都要经过一片小树林,挑着一担草帽上城里去卖。
有一天走到半路上,路过小树林,爷爷累了,放下担子,坐在大树底下休息,打起盹来,不知不觉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身旁的箩筐里,一顶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顶草帽。在大树上的猴子们看见爷爷着急的样子,一齐大声笑起来。老爷爷抬头一看,这才明白,原来草帽全让猴子拿走了。
爷爷气极了,指着猴子们大声说:“你们这些坏东西,赶快把草帽还给我,不然我就把你们都捉起来!”猴子们看爷爷指手划脚地嚷嚷,也指手划脚地叫起来,不肯把草帽还给他。爷爷急得一边晃拳头,一边跺脚:“你们到底还不还我的草帽!再不还给我,我就把你们抓到城里去关起来!”猴子们也学爷爷的样子,晃着拳头,跺着脚,还是不把草帽还给他。老爷爷又急又慌,脱下草帽,搔起了脑袋,猴子们也学老爷爷的样子,脱下草帽,搔起脑袋来。
老爷爷看见猴子又在学他的样子,就把手里的草帽使劲往地上一摔,叹了口气说:“唉!真把我气死了!真把我气死了!”猴子见了,也学老爷爷的样子,一个个把草帽使劲摔下来。老爷爷赶忙把地上的草帽捡起来,一顶一顶装到箩筐里,挑起担子,进城去了。
很多年以后,孙子接过了爷爷的班。
有一天,在卖草帽的途中,孙子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结果帽子也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了爷爷讲的故事,于是举起手,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看到爷爷说的方法果然很有用,最后,孙子也摘下草帽丢在地上,可是奇怪,猴子们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一个个瞪着看他。
一个个头最大的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把孙子丢在地上的草帽捡起来,戴在自己头上,爬到树上去了。
孙子正在纳闷,就听见那个个头最大的猴子说:“傻瓜!就你有爷爷啊?”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普天之下共同的真理。我们拿来主义,外国人——别人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我们的“圣人”孔子,“兵圣”孙子,等等。
《塔木德》,这部流传了3300多年的羊皮卷,被誉为犹太人的《孙子兵法》,在国内开始流传起来,就像《孙子兵法》、《菜根谈》、《易经》墙里开花墙外香一样。
《塔木德》上的一句著名的格言是:“开锁不能总用钥匙;解决问题不能总靠常规的方法。有个故事说——两个儿子大了,犹太富翁老了。
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始终拿不定主意。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
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
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犹太人自古就懂得,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所以,拿起国外的大师理论救不活垂死的企业,模仿海尔、华为、国美的路子没有可复制的条件,企业花大钱请五大咨询不能只为了面子。
做一个卓有成效的领导者,你需要的不是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是在心中点亮一盏不灭的灯——明晰你的理想和目的,并且随时准备做出创新,创造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盈利模式。
管理: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万物皆为我用,才是最高的领导和管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