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为先

按我的理解,尊重就是要考虑自己并体谅他人。从最低程度上讲,尊重意味着要体谅他人的隐私、私人空间和财产,还要珍惜他人的时间。此外,还要做到尊重不同的看法、人生观、身体条件和信仰。更为重要的是,尊重意味着认同他人的内在价值,并认为他人能够有所贡献。

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就是通过尊重和体谅来体现的。上班见面时问上一句简单的“你好”,下班分手时道上一句“再见”,都是很普通但有时又容易被忽视的尊重的表现。遇到别人不打招呼,就好像把别人排斥在团体成员之外。事实上每天花上几分钟和员工闲聊非常有利于大家的沟通,并能为当天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基调。

就像向对方问好那样,记住经常一起工作的同事的名字也很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更开心的了。因此,能记得他人的名字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行为准则。然而,为什么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呢?

没有什么地方比住院部更让人觉得有压力或者等级森严的了。其中,外科又是医学中等级最为森严的学科。在华盛顿大学,两名进入第三年的外科实习医生开展了一场一对一的友谊比赛,看谁能记住更多助理护士、守卫、运输及餐厅工作人员的名字,并且要在工作中实际运用。他们的目的是要打破以往医生漠视医院里其他人员的传统,因为医院的运转离不了这些人。通过比赛,他们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有更多的人乐意为他们以及他们所医治的病人提供帮助。

走廊问候

每当有人请我就美国和欧洲的工作文化做比较时,我通常会举下面的例子。在美国,如果见面的是新来工作的人,我们就把对方当做新来者而与之握手、寒暄。不过,以后再见面时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当再次相见时,我们就不太会把他们当做新来者,而是将他们看做团队的一员。于是,我们不会再和他们握手,因为握手是欢迎新来者的礼节。

在欧洲,至少是在瑞士,习俗就不一样了。例如,我在艾迪可公司位于苏黎世的总部待过一个星期。头几天常常与人见面,他们的问候给人感觉真诚、热情,而且握手坚定有力。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几天后再次遇到时,他们还是会和我握手,并询问我待在这边的情况,好像我们的关系回到了第一次见面时一样。我很珍惜这种会面方式,因为它使得每次会面都成为彼此关系重新开始的契机。

措辞之道

对于每天工作在一起的同事,采用什么样的称谓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例如,沃尔玛称其员工一律为“伙伴”,戈尔公司(W.L. Gore)称其员工为“同仁”。艾迪可公司称其员工为“同事”,即使对外派的临时性雇员也不称“临时工”而称“同事”。在辉瑞公司,上至总裁下至普通员工,彼此之间都称“同仁”。星巴克的每位员工都是“伙伴”。在捷蓝航空公司(JetBlue),从公司总裁到空服人员都称“机组成员”。捷蓝航空甚至将这一理念进行了延伸。如果有人问机长飞机上有多少乘客,那么听到的答案是“没有乘客”,因为捷蓝航空把乘客看做顾客。在他们看来,顾客是来享受服务的,而乘客只是被运载的。捷蓝航空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服务,而飞机运载碰巧是所借助的手段罢了。

咖啡联络

思科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西弗尼斯(John Sifonis)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去休斯敦办公室的路上,会到星巴克买一杯咖啡给自己的助手。虽然只是偶尔这么做,但每一次都令他的助手激动不已。当然,西弗尼斯也做得恰到好处,不使这样的行为成为惯例或者更糟糕地成为权利。另外,西弗尼斯也很注意,并不只是当助手某项工作做得出色时送上一杯咖啡作为奖励。他知道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奖励员工的出色表现。西弗尼斯的做法完全发自内心,只是想对员工平日的工作聊表谢意罢了。

生日问候

星巴克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唐纳德(Jim Donald)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开始工作。他这样做主要是想利用这段时间与星巴克的工作团队进行联系。每天,他会通过语音信箱、电子邮件或亲笔书写的感谢卡与大约25名“伙伴”进行联系。不过真正吸引我注意的是,唐纳德每年都会亲自在500张生日贺卡上签名,这样总部的员工每年都能收到一张总裁亲笔签名的贺卡。有人可能认为这样的行为应该算做大动作,毕竟唐纳德必须依赖助理才能记得员工的生日。不过,我觉得他花这么多时间来签贺卡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规模相当企业的执行官们无法企及的。

关心同事

很多场合要求我们将同事当做普通人看待。在婚礼、小孩出生、孩子高中或大学毕业等喜庆场合,礼物并非必不可少,但一个祝贺电话或者一张贺卡都能传递出你的关心之情。

有些管理者也许会在同事或下属遭遇不顺时给予关心。蒂娜·戈登是强生公司沟通部门的主管,她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她因车祸腿受伤而在家休息时,前任首席执行官吉姆·伯克(Jim Burke,在他任内发生了泰诺中毒事件)来看望她的情形。吉姆告诉她:“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呢?我很关心你。”十几年后,蒂娜患了癌症,在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后,她所收到的第一封道贺信就是来自伯克的继任者拉尔夫·拉森(Ralph Larsen)。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强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待别人一向如此,连蒂娜这样的员工也跟着效仿起来。彼此表达关怀仅仅是该公司致力于在顾客心中建立“关怀备至”企业形象的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欢迎光临

客人来访时,如能在大厅看到自己的名字,往往会感觉到自己深受欢迎。无论是老式的手写欢迎牌,还是多媒体电子屏,客人在等候区看到自己的名字自然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如果想以这种方式来欢迎客人,要注意做好两件事。首先,要确保客人的名字拼写无误。因此,一定要反复核对。

其次,切记有些事项需要再三斟酌。例如,如果正在谈判并购事宜,则没有必要宣告竞争对手的来访。下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原本表示欢迎的行为可能适得其反,结果成为晚报的新闻。美国运输安全局常常会预订饭店的会议室以供培训联邦航空安全员之用。这些安全员为了航空安全有意匿名行事。可想而知,他们抵达饭店时如果看到“欢迎联邦航空安全员光临”的标语会做何感想。这个例子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欠考虑的行为可能会适得其反。

幸运的是,借助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在这方面发生差错,即:如果没有把握,就请教他人。即便自己很有把握,为谨慎起见仍然可以请教他人。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让顾客真心觉得受到了欢迎。

定向帮助

每当求职者接到戈尔公司的面试通知时,资料袋里都会附上一张从求职者家到戈尔公司的谷歌地图,该地图标明了到戈尔公司的最佳路线以及估计的旅途时间。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求职者缓解面试前经常会有的紧张情绪。这虽然是件小事,对求职者而言却有着特殊意义。反过来说,戈尔公司也是在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向公司展示自己。因为这么一来,求职者就不会迷路并能准时到达,在尊重面试时间安排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见,一个善意的举动往往能引致一连串的积极回应。

全球视野

还有一种行为与地图有关,不过,这种行为展示的是世界其他地方人们的价值观。UPS国际公司总裁大卫·艾伯尼(David Abney)认为,具备全球视野不仅是为了做成大生意,也能随时提醒人们不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艾伯尼负责UPS公司日益成长的国际快递业务。走进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型的世界地图。如果凑近一点看,你会发现这张地图很特别:地图上的两个半球是倒过来的,即北半球在下,南半球在上。更特别的是,地图的中心不是美国而是非洲大陆,美国被置于地图的边沿,即大多数地图上澳大利亚所处的位置。“这样安排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调当今世界陆地集中于非洲、欧洲和亚洲。”艾伯尼说。

艾伯尼接着说:“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这样设置地图,答案是为了时刻提醒我自己以及所有进我办公室的人: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之一,但天外有天,外面的世界并不围绕美国转。”

这种方式的效力在于通过重新排列办公室里的手工艺品来挑战那些限制视野和创新的莫须有和刻板思维。通过这样的一些细节,艾伯尼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里欢迎新思维。试想一下,当外国人士走进办公室看到这幅地图时,该有多大的影响力啊。你也可以通过排列办公室的某种手工艺品来达到表达自己能接受全球化新观点、新想法的效果。

避免俚语、方言和俗语

当谈及怎么为外国人着想时,我会提到一个与语言有关问题,即:当你与母语不同的外国人士交谈时,要意识到对方可能不懂你们国家的俚语、方言和俗语。我的母语是英语,但我经常要给母语为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或其他语言的人群做演讲。对于他们努力学习我的母语,我深表感激。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会再三斟酌我的语言表达。例如,我会用“熟悉”(familiar)代替“旧帽子”(old hat)的说法。我也试着避免需要特定知识背景才能明白的比喻。例如,要理解“我们在三垒附近伺机得分”这句话需要对棒球比赛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欧洲人和非洲人听了往往不解其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