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女生究竟谁输谁赢?

我写过很多个故事。每次都有人后台问我,后来呢?

后来,那个去了巴黎的女生现在怎么样?

后来,那个辞职去创业的男生现在怎么样?

后来,那个外企女高管生了娃在家相夫教子现在怎么样了呢?

也有人很恶意地说,等着吧,她把这么好的工作辞了能折腾出什么来,等着吧,创业早晚要失败看他怎么收场,等着吧,家庭主妇迟早变成黄脸婆。

我们都太在乎结果,太在乎输赢,太在乎姿态好看不好看。

就好像,努力了最后没有成功,姿态就特别难看,肯定会被笑话,而为了一个好看的姿态,我宁可不去付出,因为这样至少就不会失败吧。

01

和琳达在巴塞罗那街头偶遇过一个姑娘。

我们在巴特罗之家排队的时候,她排在我们前面,梳着马尾,很利落的中国女生。

和琳达一路看视频讲解器的讲解,惊叹高迪建筑的色彩和想象力,一路拍照说笑嘻嘻哈哈。我们走出巴特罗之家,在各个景点,一共遇到了这个姑娘三次。傍晚的时候,最后一站在米拉之家又遇到时,她走过来对我们说,我觉得你们是驻外记者吧。

和琳达愣住,这都能看出来。

她说她以前也是一家央媒的记者,后来辞职了在欧洲读书,假期一个人逛巴塞罗那。

媒体人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相见聊天,自然是现在以及未来的打算。

她说,没有为什么就非要从央媒辞职,来欧洲读金融也不是为了回去转行,或者找个更好的工作。

在路上的女生走走停停,本来就是想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更丰富的生活 。

02

其实有时候,我也是个特别焦虑的人。也喜欢问,那么后来呢。

我记得我和琳达猜了一路,你说这一个人走走停停的姑娘,看着那么年轻,她到底结婚了吗。我俩一致认为她应该单身,后来知道她辞职来读书,更肯定了我们的想法。

但最后还是忍不住问她。意外的是,她早早就结婚了,老公在国内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和琳达惊呼,那你为什么还这么作,为什么不在家生娃,晋升人生赢家,并且她当时有一份那么好的工作。

她特别淡定和我们说,哪有什么人生赢家,怎么样才算是赢,怎么样又算作输呢。

后来,琳达在北京遇到她,一起相约吃饭聊天。她搬去了上海,没有转行,没有投身金融行业,依然在做媒体人,好像一切和出去之前并无两样。

但是你看她从容的身影,看她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听她娓娓道来这些年,听她说如何从欧洲回来,如何决定搬去上海,听她说她在上海的小日子,你心里知道,一定有一些东西早已经不一样了。

来了,看到了,体验了,就好了。

后来琳达和我说,她瞬间想起了我们在巴塞罗那问她为什么不在家生娃,做人生赢家,两个画面交织在一起,你好像就明白了,在路上的女生,如何能那么肤浅地论输赢。

我们苦苦追问的后来呢,后来她过得好吗?其实是个伪命题。

因为我们想问的只是她是否安稳,是否有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是否嫁了好老公,是否生了好孩子,而后来,在路上她得到的一切又怎么能用这些来衡量,怎么能冷冰冰地被量化,它们早已融入了灵魂。

03

可是你要说,在路上的女生都是在国外学习工作的。

一定要出国才能过上在路上的生活吗?

我记得以前拉美中心站办公室的宣传板上,有每个记者的工作照和写下的一句话。

第一次去站里的时候,就看见了琳达照片旁边,她写下的话。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彼时感触很深,因为这不就是驻外记者工作的真实写照吗?我们非常非常幸运,在那么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份一路走一路看世界的工作,所以我们喜欢这样的句子,我们说我们永远在路上。

等到卸任回来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只能驻外时候才能永远在路上吗?只是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你可以去追求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吗?

只有我们留学的时候,我们在海外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才能永远在路上吗?

04

去年底开始写这个公号以后,认识了很多作者圈的朋友。

写公众号是一个需要极强的毅力以及自律的事情。我刚开始写作没多久时,在北京遇到过达达令。

她每天都更新一篇特别长的文章,写生活里的故事,写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特别牛的是,她几乎每天都写,每天都更新。

我问她,一开始是怎么积累读者的,我刚开始写公众号,要怎么努力呢?

她告诉我,你写就是了,你每天都写,写上三个月,然后看看这件事适不适合你,你能不能做下来,因为说到底都是个热爱。

你在黑洞里独自写作的时候,连一点点甜头都看不到。开始写公号比开始创业还难,因为没有计划书,估计不出多久才能有回报,你站在黑洞里看不到前方的光亮在哪儿。

后来我才知道,她有自己的工作,每天下班后开始写,一直写作到深夜,她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她从来没有想过公号要做到什么程度,她从来没想要让写作给自己带来什么,甚至她都没想过,如果没有人来看,那么她还写吗?

那一刻,我觉得这不就是在路上的姑娘吗?

和location无关,和读书无关,和创业无关,都是为了自己心底小小的愿望,在默默地努力着。

从没想过这件事能不能成,什么时候才能成,从来都不害怕付出,从来都不害怕付出了没有回报。

05

后来,她变成了你们都知道的达达令,她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她是我回国后遇见的第一个“在路上”的女生。

后来,我见过很多很多这样的女生,她们很多都生活在国内,她们都执着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努力着,付出着。她们不计较得失,不算计成本,她们和那些我驻外时候一路上遇见的姑娘们是一个模样。

她们没有成天纠结于出国留学究竟值不值。而她们也没有想过自己究竟执着地做着一件自己热爱的小事,到底有没有用。

她们都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实现着自己小小的愿望。

没有过程值不值,没有结果好与坏,也没有姿态高与低。

在路上的女生不分胜负。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