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读过的书,真的变成你的财富?

我常常觉得,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句假话。

柏拉图的智慧,不会因为你曾坐在书桌前,与《理想国》枯守数小时,就自动跑到你的心里。

你也不会花一下午看一本《围城》,哈哈一笑,就自动收获钱钟书杨绛的爱情。

我也曾贪恋所谓的“才女”之名,囫囵吞枣,一次吞完几十本书,最后只记得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为人物鞠一把泪,什么都没留下。

所幸,在书海里摸爬滚打这么久,虽然也踩过一些坑,却始终没有弃书而去,还积攒了一些小小的心得和经验。关于如何读书才能有效,这些心得,或许可以分享给你。

主动思考,最好是做笔记

主动思考,是有效读书的第一步。

什么是主动思考呢?

就是一个人在读书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带着自己的经历与体验,看待作者笔下的世界。在这个时候,作者只是一个引路人、讲解员,他说的话并非总是有道理,读者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来下判断。

或是举双手赞成,或是觉得作者说法不妥,与他商量讨论,都是可以的。

若是单纯看书,容易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而在主动思考之后,书中的见解和想法,便如刀刻斧琢,印进一个人的思想里。

个人认为,做笔记对于促进主动思考,相当有效。

读书的时候,若没有纸笔在身边,我常常会抓耳挠腮,难受不已。因为常常心有所得,偏偏这感觉又转瞬即逝,当时不写下来,再读第二遍,便很难有相同的感受了。

做笔记不是抄书,而是怎么有效率怎么来。

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划出我认为精彩的句子。心动之处,便在书页留白处写上批注。如此读完一本书,还会额外花几个小时,把笔记整理到电脑中。

这样,我不是“吞”了一本书,而是真正地“消化”了一本书。

另外,好书总是需要再三、再四阅读,而每一次阅读,都是建立在前一次的基础之上的。读书笔记上的灵感和心得,恰恰为下一次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学着把你读过的书说出来

我自己很喜欢和朋友聊书,日常太忙碌,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写成书评,和朋友聊聊当下心得,对于深刻理解一本书,也是有益的。

首先,能跟别人“讲明白”这件事情,本身就需要你吃透它。我常常说着说着,就发现“咦,原来这里我还没理解透”。

其次,写一篇书评,你需要正襟危坐,绞尽脑汁,但聊书,只需要一个兴味相投的朋友,和彼此碰巧的一段时间——一餐饭,一小段同行的路,一个美好的下午茶。

第三,和他人聊天,可以得到立即的反馈。他可能会质疑你,你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便暗下决心:“我回去弄懂这个话题!”他或许会同意你,举出你没听过的例子来附和你的观点,你们相互探讨,也容易有新的感悟。

当然,聊书是短平快的方式,写一篇完整的书评,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仍然是更为持久和深刻的方法。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李敖有一句著名的“读书无用论”。

“千万别对读书指望太多。你不会变得更博学,因为书上得来的东西你并没有真正去验证。你会因为终日耽于幻想而深思飘忽,因脱离生活而愈加沉默。”

书籍,来源于生活,又最终要回归到生活。

如果自己不曾体验过与书中人类似的喜怒哀乐,也许一个人对书籍的理解,便只能停留在大脑皮层浅表处,由故事情节而得到的简单刺激。他将永远无法体味这本书的灵魂。

拿我自己来说,如果不曾失去深爱的少年,便不会懂得安娜·卡列尼娜在失去爱情,卧上铁轨时的万念俱灰,更不会懂,托尔斯泰写下这一段时为何伏案痛哭。

如果不是年轻时颠沛流离辗转几个城市,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我也只会觉得《沟通的艺术》中所云,无非教科书一般的简单真理,原来践行竟是如此不易。

读书与人生,都是一种修行。

读书如短途旅行,在每天的24小时之中,花一点时间,体会没机会体验的另一种人生,成为自己不曾成为的人,看没机会看的风景。然后,更好地回归现实世界里。

如此,才能算是诗书藏于心;如此的岁月,才能算是不被辜负。

我知道你很努力,所以,更不希望你白白用力。

借用杨澜的话。愿腹有诗书的你,即便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洗尽铅华,也在同样的工作里,有不一样的心境;在同样的家庭里,有不一样的情调;为同样的后代,成就不一样的素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