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年轻人走出心理“死胡同”

翻开近日的《江门日报》,有两则新闻令笔者颇有感慨。一则是:一年轻人怀疑是被人骗光了钱而选择既割脉又上吊自杀;另一则为:一贫困生为筹学费多次做泥水工,希望能跨入大学门槛,追寻自己的梦想。

同样是年轻人,一个在逆境面前不放弃,为了能继续上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另一个却因为小挫折,悲观厌世,狠心抛下相依为命的母亲,轻易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么大的反差!自强者,让人欣赏;轻生者,让人扼腕。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乐观、开朗、健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扬帆未来的信心,具有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困境面前不堪一击。据有关资料,自杀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头号杀手。生命是如此宝贵,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舍得撒手而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轻生者都有一个共同弱点,就是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面对痛苦、忧伤、挫折、委屈、困难、压力、失败等等时,他们不是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而是选择放弃生命以逃避现实。由此可见,要减少、避免年轻人轻生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医治”年轻人的“心病”,在他们心理走进黑暗的“死胡同”时,有人手持火把,将他们引上光明的大道。

那么,谁来当那个“火炬手”?家长、学校、社会都责无旁贷。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同时不要过度娇纵、保护、溺爱孩子,避免使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低下。学校要加强抗挫折教育、心理辅导课程。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还要多关心、贴近、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机构,为心理出现偏差的年轻人提供帮助。据悉,我市已开通了“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这是我市青少年的福音。

轻生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伤害。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相信未来……我们在许许多多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身上,感受到了这种感人的力量。我们更希望,在我们侨乡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这种可贵的品格,正如前文所述的那个不放弃梦想的贫困学子,这样,我们也就看到了更多希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