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故事79>:威廉•大内的创见

<智慧小故事79>:威廉•大内的创见

Z的理论

《Z理论》(Theory Z)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在一九八一年所写的一本书。

他沿用麦克理格(Douglas McGregor)的X理论与Y理论提出Z理论,以解决美国公司遭受日本公司的冲击,所造成的管理难题。

大内认为,人有Z理论才能提高生产力,而Z理论的精髓就在信任、默契以及亲密等三个要素。

一、信任

大内博士举出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的实例,来解释何谓企业内的[信任”。

该公司副总裁交付人事专家设计一项新的制度。对人事专家来讲,这是难得的表现机会。可是人事专家进行一周之后,发现公司里某部门已有类似的制变,只是别人都不知道。他诚实地向副总裁报告,该部门的制度稍作修改,即可符合企业的需要。他知道他可以信任副总裁,对方会再给他表现的机会,以回应他的诚实。大内认为,互信乃是生产力的泉源。

二、默契

大内博士又举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为实例,来说明何谓企业之内的[默契”。

原来宝洁卫生纸工厂的操作员在领班监督下工作,往往过程中一个步骤错误要在三个步骤之后才会发现,并导致整叠卫生纸作废的损失。在传统制度下,即使负责的领班与温顺的操作员也无法产生契默。后来宝洁实施半自主式的制度,在生产线成立工作小组,自己管理自己,小组成员产生了默契,不良率大同降低,生产力大幅提高。

三、亲密

大内博士指出,美国人公认“亲密”存在于家庭、教堂、好友、俱乐部、邻居之中,并不存在于工作场所。可是在日本,亲密感觉见于工作场所,并因此孕育出家族式的共同意识。亲密的感情,互相关心,彼此鼓励,不仅维系日本人的生活,也维系日本产业的高生产力。

威廉•大内说:“除了信任、默契及亲密,没有一个社会人(Social being)能够成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