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他人合作

从大多数人的现实境遇中不难看出,承诺如若经常性地失效,往往会使人陷入困窘、烦忧,乃至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决定承诺之前要防止感情冲动,以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承诺的适度。那么,如何赢得他人合作呢?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波黑战争,一群波斯尼亚士兵在大雾中迷路,走到了塞尔维亚人的阵地前面。在大雾散去以后,塞尔维亚士兵发现了这群波斯尼亚人,一场攻击在所难免。

激烈的攻击结束以后,西基似乎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设法隐藏在了“无人地带”处的一个遗弃的战壕里,还俘虏了前来打扫战场的塞尔维亚人尼诺。后来他们又发现另一个活着的波斯尼亚士兵塞拉,但是十分糟糕的是,他受伤了,而且身体下面还被塞了一颗地雷,如果他动一下的话,三个人都会死。事情开始变得复杂了。

三个本来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的人被相同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合作”:分别向各自的阵地喊话(他们正好夹在敌对双方的中间),要求双方不要开枪;他们也试图“解决”敌对关系,比如谈论双方共同的朋友。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的猜忌和对立,他们又时常争吵。

双方的部队也因为这三个士兵而放弃了对抗,一起向联合国部队请求援助。事情发展到这儿,问题本可以到此解决了,可是复杂的历史原因(双方的敌意)和现实的困难(塞拉身体下面要命的地雷)制造了很多问题。由于媒体的曝光,全世界都在关注这起事件,联合国不得不派出高级官员前往解决,但还是无能为力最后的结果是,尼诺和西基在“循环报复”中送了命,联合国部队制造了“和平解决”的假象来应付舆论。至于塞拉则还是躺在那颗该死的地雷上,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在这个故事中,为了避免零和或负和博弈,尼诺和西基都是愿意合作的,双方军队也是因为自己人处在危险中而无意对抗,甚至联合国都出面维持和平……但为什么在每个人都希望合作的情况下却造成了如此悲惨的结局呢?稍作分析我们就可发现,缺乏承诺是造成悲剧的根源,因为缺乏承诺,所以造成双方无法互相信任,无法信任自然达不成合作。在博弈中,能为我们带来合作的承诺必须符合两个要求,适度和切实。

绝不为自己“制造”力不从心的、不可变更的、日趋沉重的负担而盲目地承诺,是把握适度承诺的前提。因为信守承诺,只有在量力而行、相互体谅、留有余地的情况下,才有望圆满地兑现。注意在承诺时讲明在特定情况下的理解深度和适应弹性变化,并不降低承诺的严肃性。承诺时留有余地,是人生艺术的难点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走向成熟的一种鲜明标志,这就要求人们做到“恰如其分”地承诺——使对方满意,使自己主动。……

有效承诺的第二个要求是切实,也就是履践对他人的承诺(也可称为允诺、许诺)。应诺,是一个人向导自身生存态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往往决定了他在博弈中能否达成有效的合作。一个人是否能信守承诺,往往鲜明地反映着他的为人风范、精神品位和生活艺术的优劣,以及未来的人生走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