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话才能巧妙地说服和影响别人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人一生当中都要不断地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主要以人为对象的领导同志,更是无时无刻不面对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在与人的交道中,如何巧妙而不是机械地、委婉而不是生硬地说服对方理解、赞同、拥护自己的观点、想法或安排,并主动、自觉、心甘情愿地照此言行,是一门内涵颇深的艺术,运用得好,会产生巨大威力。拿破仑说,一支笔胜过两千条枪;毛主席也说,枪杆子、笔杆子,这两点都很重要。枪是用来消灭敌人的,很重要;笔是用来说服朋友或把敌人说服成朋友的,同样很重要。
说服既然是一门艺术,其中必有许多“秘诀”、“技巧”、“窍门”之类的东西。依笔者之见,说服不易,也不很难,只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做到如下“三个结合”,贯彻如下“三种策略”,一般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个原则——
自信尊人原则。要说服人家相信你的观点、想法或安排是正确的,首先自己要自信。自信未必一定能说服人,但不自信肯定不能说服人。不过,光自信不够,还必须充分地尊重对方,从心底里多从正面、积极的方面看人家,约见要守时,握手要有力,交谈要耐心倾听。如果要说服对方认识错误,一定要注意别用挖苦的语言,要换位思考,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人家,不能只顾自己痛快,不顾别人感受。
实事求是原则。真诚的人、诚实的话容易被人接受,想给人以真诚、诚实的印象,就一定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服人最忌道貌岸然、装腔作势,嘴里假话、空话、大话不绝,因为你带着面具,人家看不透你,不敢相信你这个人,怎么会相信你的的观点、看法或安排?
反自我利益原则。如果你想让别人接受的东西能给你带来利益,这种利益越多别人就越不接受,而对你个人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危害的东西,别人却很容易相信。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一个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怎样对待他。
三个结合——
单面论证与双面论证相结合。单面论证,就是只讲一面之词,只讲正面的道理;双面论证,就是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讲。那么,什么时候运用单面论证,什么时候运用双面论证,或者说怎样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呢?一个,要看说服对象的特点。对那些学问多、经历广的人,就不要用单面论证,而要用双面论证,因为你不讲反面,他会琢磨,会说你讲得不完全,觉得你这个人讲话不全面,就否定你;而对一些学问不多、经历不广的人,就可以用单面论证,讲简单点,不然他听不明白,搞不清楚。再一个,要看说服任务的时间性。如果要立竿见影,说服完马上就要对方照着去做,就采取单面论证;而要形成一种长期的信任,就要双面论证,因为单面论证不容易稳固。
先后效应相结合。先效应就是先入为主的效应,后效应就是后发制人的效应。说服人的时候,要先讲正面观点,以求先入为主,然后也提一下反面观点,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漏洞、弱点,最后再回到正面观点上,把先效应、后效应同时考虑到。
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理性说服,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科学分析;感性说服,就是用情感的煽动,让人激动起来,让情绪来感动人。二者各有利弊,运用时要因人而已。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受情感性的影响,宜侧重于情感说服;文化程度高的人受情感影响较小,应侧重于理性说服。最好的说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理性与感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种策略——
先求同,后论异策略。一定要先把“门”打开,取得某些共识,不然,对方排斥你,连“门”都进不了,就什么也没法谈了。美国总统林肯很会谈判,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很简单,每次谈判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先肯定对方的道理,最后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因为接受了对方,对方也会接受你。
差异适度策略。既然需要说服,说明对方与你在认识上必有不同之处。要正视这种差异,承认这种差异,但要尽可能地将这种差异把握在可控的限度内,不要一上来就与对方针锋相对,摆出一幅势不两立的架势。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国家号召人民奔赴朝鲜战场,当时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就很不错,因为单说“抗美援朝”,与老百姓离得远一些——朝鲜与俺又有什么关系?而加上“保家卫国”,就和老百姓的生活直接连接起来了——噢,美国打朝鲜是想进中国啊,我们要求上前线!
重复策略。重复会加深记忆,加深理解,“谎话重复三遍就是真理”。“文革”期间,北京体育馆有一次大聚会,大家反复唱一句歌词:“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好”好什么啊?可天天这样说,人人这样唱,重复多了老百姓就觉得好了。美国总统林肯很重视重复,有一次演讲时说“我们是来自人民的为人民的人民政府”,听起来很拗口,但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