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有分寸,是一个人的最高修养

1、我们没有那么熟,别交浅言深

部门最近新来了一个同事佳佳,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活蹦乱跳的很有干劲。

因为除了她部门里都是80后,每个人都很愿意和年轻人多交流多说话。结果没过几个星期,就很少有人再主动和佳佳说话了。

我发现,每次部门同事想要和佳佳探讨一些工作生活上的问题的时候,佳佳总是会说一些“掏心窝”的话,把场面弄得很尴尬。

她刚来不久的一次部门聚餐,话还没聊几句,她就对着全桌的同事说:“你们知道么?隔壁设计部门的小张,和她的领导走得很近哦,两个人经常一起上下班,啧啧啧我可就告诉你们了啊。”

一时间气氛就尴尬了起来,她不知道的是,小张和她领导是亲兄妹,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小区;她更不知道的是,吃饭时候坐她旁边的男同事,是小张的男朋友。

还有一次几个同事围在小李旁边看他刚装修好的新房照片,佳佳走过去看了一眼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现在房价这么高,肯定马上就要缩水,国家也肯定会出台政策限购。现在买房子肯定吃亏,我可不打算现在买,我爸妈也等着我决定时机好给我掏钱呢。”同事们面面相觑,打着哈哈走开了。

好几个女同事来和我抱怨,说佳佳在和她们分别单独相处的时候,大吐苦水,抱怨的内容还都是一样的,工作压力大啊,年纪轻轻打拼好累啊之类的,抱怨完还都加上一句,“我真把你当朋友,这话只对你一个人讲过啊。”

同事们都觉得很无奈,我们有那么熟么?

孔夫子有云:“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如果对方不是你的故交知己,明明相知不深,你只顾畅所欲言图一时之快了,有没有想过我们没那么熟,还不到能听到你那些“掏心窝”的“肺腑之言”的程度。

听者有意说者无心,彼此关系本就淡漠,你却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我也尴尬你也尴尬。你以为你忠言逆耳,其实在我听来都是奇怪的抱怨;你以为你高谈阔论,其实在我听来全都是言之无物,不能深交。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不知道彼此的交情如何就妄下深言,对方不仅不觉得你好,反而会对你敬而远之。

2、讲笑话,不代表你有幽默感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天笑,可能是因为名字里带“笑”字,特别爱讲笑话,但是每次都是在大家谈论别地话题热火朝天的时候硬要插进来一个笑话。

有好多次大家明明在讨论电影明星,他非要讲一个借钱的笑话,大家明明在说互相的糗事,他非要插个数字的笑话。大家给他面子,象征性地笑笑,但是每次他一讲笑话,就是热络氛围的终结。

前段时间的同学聚会,天笑也来了,和大学时候不一样的是,他不再处处插话硬要把他那些不好笑的笑话塞进来了,而是笑着听大家讲,点头附和。

大伙儿正讨论着古董,纷纷炫耀自己家有什么祖传宝贝,天笑终于开口了,“说到这祖传的宝贝我家其实也有一件,那天我还问我妈来着,我妈居然说我早就见过了。”

大家纷纷看向他,想听他家又有什么值钱的宝贝,“我也奇怪呢,结果我妈颤颤巍巍给我拿了个镜子过来,照着我说,来,看看咱家祖传的丑。”

大家安静了一会儿,爆发出了哄堂大笑,大家都笑着说你妈真是亲妈,天笑你可真不容易之类的,纷纷说起来自己爸妈坑自己的趣事儿,气氛非但没有被破坏,反而更加热闹起来。

后来我问天笑,怎么变化这么大,突然会将笑话了。他和我说,他刚上班的时候有一次和好多大领导一起吃饭,他的主管以为他很会讲笑话就示意他来讲一个,结果他一张口,就是讽刺贪官的笑话,把一众领导脸都气绿了。

从此以后天笑就再也不乱讲笑话,而是看准时机,把自身经历,或者别的话语幽默地讲出来。

好多人都以为讲个笑话就表示自己说话有幽默感了,其实并非如此,幽默感和笑话是两件事。幽默感可以带动话题,使谈话变得深入进去或者话题越来越广,但不合时宜的笑话却可能终结话题,让别人不知道接什么。

如果只是把那些在网上看到的现成的段子和笑话硬塞进我们的谈话中,我就会觉得你很跳跃,本来聊得好好的,却要生硬地结束。

和有幽默感的人说话很轻松,会慢慢沾染上这种幽默感,说生活中普通的小事也会觉得很有意思。和只会生搬硬套笑话的人说话,很累,笑不起来不说,连话都说不了。

3、赞赏,也要知道该赞赏哪里

曾经公司里有两个人竞争销售总监的位置,两个人业务能力都很强,老板也很是头疼,不知道提拔谁才更合适。于是老板就在销售部门视察了几天,最后定了A同事。

我当时挺不解的,因为听说A的业务能力和B相比好像稍稍逊色一些,于是我就去和我的好朋友打听。

朋友和我说,要是他选的话他也希望是A来做他们部门总监,因为B总是在拍领导马屁,只要官比他大,多瞎的话他都说的出来。

朋友说有一次他们几个和领导在电梯里碰到了,老板有点胖,占了电梯里不少空间,他们几个挤在另一边。结果B居然还说老板身材保养得真好,要向他学习经验练一身肌肉。

“谁不知道老板有糖尿病就是因为不运动啊,老板虽然是应承了,但是明显不想和他说下去,这不就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朋友很是不屑B的这种行为,连连撇嘴。我忙问那A有没有借机赞美老板呢?

朋友说,“赞美当然有啊,谁看见大老板还不得表现一下说几句好听的啊,A就看到了老板别在西服口袋里的钢笔,夸老板钢笔挑的好,是那个牌子里顺滑度最好的一款。老板一听就感兴趣了,两个人聊了一道的各种牌子的钢笔体验。你看,这不就是赞美对地方了嘛!”

谁都不是傻瓜,领导也不是都爱听赞美的,更何况谁都不会爱听那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离谱赞美。生活中赞美别人有助于人际交往,但是赞美也要说到人家心坎里。

同事桌子上有孩子的照片,就夸夸孩子可爱漂亮;朋友随身总带着书,就夸夸人家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找到人家想表现出来的,说出别人想听到的赞美,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说话,好办事。

4、说得再多,不如恰到好处

《中国诗词大会》让“央视一姐”董卿又火了起来,大家被她极大的词汇量储备,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所折服,和参赛选手比,也毫不逊色。

她背诗反应很快,评委康震老师说到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董卿马上就能接,“送我上青云”。

支援阿塞拜疆设计铁路的女工程师选手上台后,董卿用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诗称赞她:“如果我的身躯能够匍匐成华夏大地的一根铁轨,那对于我坎坷的人生来说,也是莫大的幸事。”

把叶赛宁的《我记得》送给台上一位做父亲的选手,“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当花瓣撒落到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像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用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的诗来鼓励选手的盲人父亲,“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双眼,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参赛女选手夸奖董卿,“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您美得清新隽永。”

节目之后,董卿接受采访却并不觉得自己多么的有才华,她说:“可能因为诗词大会涉及的面比较广,有些正好在我知识点上,正好和大家应和一下,我不会盲目地展现自己对诗词量的储备,或者去显示自己。”

她是专业的主持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该说什么样的话,该怎样控场,怎样调动现场气氛,怎样引导观众进入诗意的意境。

话说再多,不如一句恰到好处。再喧哗的应和,也不如一句懂得。

会说话,是说得恰到好处,是为人处世中最高的情商。掌握了说话的分寸,才能扩展人生的尺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