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从鼻尖下溜过

真理从鼻尖下溜过

础德

巴斯德说过:“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翻开科学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发明历程中走了九十九步,最后离成功只差一步时,却永远失去了发明的机会。回顾这些事件,我们除了遗憾之外,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启迪。

当年卡文迪许再多走半步,惰性气体的发现会早100年。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空气中除少量水分和二氧化碳之外,氧气占1/5,氮气占4/5。卡文迪许(1731~1810)表示怀疑,但是要推翻他人的结论,必须自己拿出新结论,并要有科学实验为依据。于是卡文迪许设计了一种空气成分的鉴定实验:先除去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大量氧气,用放电法使氮变成氧化氮,再用碱吸收,剩余的氧再用红热的铜除去,他发现把所有的氧和氮除净之后,空气中似乎还有残余气体物质,然而这毕竟太少了,少到他认为那些极少量的残余物质不必计算,故名之为杂质。卡文迪许已经走到了新发现的边缘,然而他却没有再往前走半步。正是他所发现的那可以忽略不计的杂质,被后人认真研究后获得了重大的发现。

那是在100年后,英国科学家瑞利(1842~1919)发现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与氮化物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质量上每升相差有6.7毫克。他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决心要弄个清楚,于是他重做了卡文迪许的实验,对被卡文迪许称作“杂质”的物质进行了分离,结果瑞利竟发现了这极少的物质竟是物质元素的一个新家族——惰性气体,它们是氩、氦、氖、氪、氙、氡等。这些惰性气体虽然数量极微,却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果卡文迪许再多走半步,惰性气体的发现岂不是可以早100年?

我们为那些与重要发现和重大发明失之交臂的科学家们感到深深的惋惜。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方探索,“穷追不舍”,并且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是我们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和精神,搞发明创造需要,做其他学问需要,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需要。

(赵悦)

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并须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布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